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降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井联合轻型井点管基坑降水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在深基坑施工中一般采取深井深降,也即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下较深的位置,但是很少注重地下水资源保持的问题。此种基坑降水方法还可能会引起周围原有建筑物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位移问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井联合轻型井点管基坑降水系统,包括:
管井,用于输出地面至基坑之间土壤空间中的液体;所述管井埋设于土壤空间中,且第一端伸入所述基坑下方土壤中而第二端伸出所述地面;
气动水泵,用于抽取所述管井中的液体;所述气动水泵与所述管井连接;
第一排水管,用于输出所述管井中的液体;所述第一排水管设置于所述管井中,且第一端伸入所述基坑下方土壤中而第二端与沉淀池连接;
轻型井点管,用于输出所述基坑下方土壤空间中的液体;所述轻型井点管埋设于土壤空间中,且第一端伸入所述基坑下方土壤中而第二端埋设于所述地面下方;
真空泵,用于抽取所述轻型井点管中的液体;所述真空泵与所述轻型井点管连接;
第二排水管,用于输出所述轻型井点管中的液体;所述第二排水管第一端与所述轻型井点管第二端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沉淀池连接;
沉淀池,用于存储液体;所述沉淀池设置于所述地面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排水管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排水管第二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基坑处设置有基坑轮廓面。
优选地,所述管井第一端伸入所述基坑下方0.5m处。
优选地,所述基坑轮廓面包括轻型井点管安装槽,所述轻型井点管设置于所述轻型井点管安装槽中。
优选地,所述轻型井点管安装槽最低处低于所述基坑轮廓面最低处。
优选地,所述轻型井点管安装槽最低处低于所述基坑轮廓面最低处0.5m。
优选地,所述轻型井点管第一端伸入所述轻型井点管安装槽下方0.5m处。
优选地,所述第二排水管贴合所述基坑表面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井联合轻型井点管基坑降水系统,解决以往因管径在粉土层降水造成地下水土流失而造成的地基承载力降低和影响周边环境问题;按需降水,解决了尽量减少抽取地下水资源和防止地下水污染的问题;同样也解决了电源线路不集中造成安全用电隐患面临的问题,达到改善文明施工环境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井联合轻型井点管基坑降水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井联合轻型井点管基坑降水系统,包括:管井1、气动水泵2、第一排水管3、轻型井点管4、真空泵5、第二排水管6和沉淀池7,下面对各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井联合轻型井点管基坑降水系统,包括:
管井1,用于输出地面至基坑之间土壤空间中的液体;所述管井1埋设于土壤空间中,且第一端伸入所述基坑下方土壤中而第二端伸出所述地面;
气动水泵2,用于抽取所述管井1中的液体;所述气动水泵2与所述管井1连接;
第一排水管3,用于输出所述管井1中的液体;所述第一排水管3设置于所述管井1中,且第一端伸入所述基坑下方土壤中而第二端与沉淀池7连接;
轻型井点管4,用于输出所述基坑下方土壤空间中的液体;所述轻型井点管4埋设于土壤空间中,且第一端伸入所述基坑下方土壤中而第二端埋设于所述地面下方;
真空泵5,用于抽取所述轻型井点管4中的液体;所述真空泵5与所述轻型井点管4连接;
第二排水管6,用于输出所述轻型井点管4中的液体;所述第二排水管6第一端与所述轻型井点管4第二端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沉淀池7连接;
沉淀池7,用于存储液体;所述沉淀池7设置于所述地面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排水管3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排水管6第二端连接。
当使用此管井联合轻型井点管基坑降水系统对基坑进行降水排水处理时,在土方开挖前及开挖过程中,开启气动水泵2,通过管井1和第一排水管3对地面及基坑之间的土壤空间进行排水,将水位降低至基坑以下0.5m处;而后,土方开挖到基坑底部标高后,开启真空泵5,通过轻型井点管4和第二排水管6对基坑底部土壤空间中的水进行排水处理,使得基坑底部的水位降低0.5m。
如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坑处设置有基坑轮廓面8。基坑轮廓面8可以为水位高度提供参考,同时对各零件的安装提供位置参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管井1第一端伸入所述基坑下方0.5m处。基坑下方土壤空间中的水分经由管井1排出并进入沉淀池7中。
如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坑轮廓面8包括轻型井点管安装槽9,所述轻型井点管4设置于所述轻型井点管安装槽9中。轻型井点管安装槽9所在平面低于基坑轮廓面8的所在平面,可以用于安装轻型井点管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轻型井点管安装槽9最低处低于所述基坑轮廓面8最低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轻型井点管安装槽9最低处低于所述基坑轮廓面8最低处0.5m。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轻型井点管4第一端伸入所述轻型井点管安装槽9下方0.5m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水管6贴合所述基坑表面设置,可以使得布局规律,条理性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井联合轻型井点管基坑降水系统,解决以往因管径在粉土层降水造成地下水土流失而造成的地基承载力降低和影响周边环境问题;按需降水,解决了尽量减少抽取地下水资源和防止地下水污染的问题;同样也解决了电源线路不集中造成安全用电隐患面临的问题,达到改善文明施工环境的目的。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1.一种管井联合轻型井点管基坑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井,用于输出地面至基坑之间土壤空间中的液体;所述管井埋设于土壤空间中,且第一端伸入所述基坑下方土壤中而第二端伸出所述地面;
气动水泵,用于抽取所述管井中的液体;所述气动水泵与所述管井连接;
第一排水管,用于输出所述管井中的液体;所述第一排水管设置于所述管井中,且第一端伸入所述基坑下方土壤中而第二端与沉淀池连接;
轻型井点管,用于输出所述基坑下方土壤空间中的液体;所述轻型井点管埋设于土壤空间中,且第一端伸入所述基坑下方土壤中而第二端埋设于所述地面下方;
真空泵,用于抽取所述轻型井点管中的液体;所述真空泵与所述轻型井点管连接;
第二排水管,用于输出所述轻型井点管中的液体;所述第二排水管第一端与所述轻型井点管第二端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沉淀池连接;
沉淀池,用于存储液体;所述沉淀池设置于所述地面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排水管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排水管第二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井联合轻型井点管基坑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处设置有基坑轮廓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井联合轻型井点管基坑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井第一端伸入所述基坑下方0.5m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井联合轻型井点管基坑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轮廓面包括轻型井点管安装槽,所述轻型井点管设置于所述轻型井点管安装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井联合轻型井点管基坑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型井点管安装槽最低处低于所述基坑轮廓面最低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井联合轻型井点管基坑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型井点管安装槽最低处低于所述基坑轮廓面最低处0.5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井联合轻型井点管基坑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型井点管第一端伸入所述轻型井点管安装槽下方0.5m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井联合轻型井点管基坑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管贴合所述基坑表面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