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施工围堰用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一般主要用于水工建筑中,除作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外,围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围堰高度高于施工期内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
但是现有的围堰一般都是通过钢管进行固定的,在安装的时候不仅繁琐、费时费力,且现有的围堰大多数是对围堰的一侧进行加固,当水真面冲击时可以有效地对围堰进行固定,但当水冲击过后会出现回力,这时单侧加固有显得不牢固,容易使得围堰倒塌。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水利施工围堰用加强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施工围堰用加强结构,解决安装的时候不仅繁琐、费时费力,且对围堰的加固不牢靠,容易发生倒塌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利施工围堰用加强结构,包括:底座;
两个卡紧孔,两个所述卡紧孔开设于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
两个卡紧钢钎,两个所述卡紧钢钎的底部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卡紧孔的内部,两个所述卡紧钢钎的顶部均焊接有下盖框,两个所述下盖框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上盖框,两个所述下盖框内壁的底部均设置有挤压螺纹杆,两个所述挤压螺纹杆的底部均依次贯穿所述下盖框和所述卡紧钢钎并延伸至所述卡紧钢钎的内部,所述挤压螺纹杆延伸至所述卡紧钢钎内部的一端焊接有挤压块,两个所述卡紧钢钎的两侧均开设有开口槽,四个所述开口槽内壁的两侧之间均设置有卡紧装置;
所述卡紧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固定连接于所述开口槽内壁的两侧之间,所述固定框内壁的左侧设置有直杆,所述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钻头,所述直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框并延伸至所述卡紧钢钎,所述直杆延伸至所述卡紧钢钎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所述固定框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直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直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所述卡紧钢钎之间开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所述螺纹孔的顶部均放置有l型固定板,两个所述l型固定板的顶部均开设有锁紧通孔,两个所述锁紧通孔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l型固定板的正面和背面之间均设置有卡紧框,两个所述卡紧框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围板。
优选的,两个所述卡紧框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母,两个所述固定螺母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
优选的,所述围板的左侧面侧设置有若干个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围板的左侧面,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所述卡紧钢钎相离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强框。
优选的,两个所述加强框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杆。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纺织生产用污水净化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施工围堰用加强结构: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框、直杆、钻头、固定块、复位弹簧、限位块的设置可以使得卡紧钢钎与地面进行卡紧,增加了卡紧钢钎与地面之间的阻力,进而使得卡紧钢钎紧紧地与地面卡住,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复位弹簧的设置可以对直杆起到复位作用,且可以防止卡紧钢钎在向地面卡紧过程中直杆左右移动,影响卡紧钢钎向下移动;通过伸缩杆、缓冲弹簧、缓冲板的设置可以减缓水流对围板的冲击力,进而提高了围板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加强框和两个加强杆的设置可以使得围板能够有效的抵御水流的冲击力,且在水流冲击后能够抵御水流向回流动产生的回力,进而使得装置可以牢牢地将围板固定住,可以避免围板倒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利施工围堰用加强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卡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l型固定板和卡紧框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加强框和加强杆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1、底座,2、卡紧孔,3、卡紧钢钎,4、下盖框,5、上盖框,6、挤压螺纹杆,7、挤压块,8、开口槽,9、卡紧装置,91、固定框,92、直杆,93、钻头,94、固定块,95、复位弹簧,96、限位块,10、螺纹孔,11、l型固定板,12、锁紧通孔,13、第一螺纹杆,14、卡紧框,15、围板,16、固定螺母,17、第二螺纹杆,18、缓冲装置,181、伸缩杆,182、缓冲弹簧,183、缓冲板,19、加强框,20、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利施工围堰用加强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卡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l型固定板和卡紧框的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加强框和加强杆的侧视图。一种水利施工围堰用加强结构,包括:底座1;
两个卡紧孔2,两个所述卡紧孔2开设于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
两个卡紧钢钎3,两个所述卡紧钢钎3的底部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卡紧孔2的内部,两个所述卡紧钢钎3的顶部均焊接有下盖框4,两个所述下盖框4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上盖框5,两个所述下盖框4内壁的底部均设置有挤压螺纹杆6,两个所述挤压螺纹杆6的底部均依次贯穿所述下盖框4和所述卡紧钢钎3并延伸至所述卡紧钢钎3的内部,所述挤压螺纹杆6延伸至所述卡紧钢钎3内部的一端焊接有挤压块7,两个所述卡紧钢钎3的两侧均开设有开口槽8,四个所述开口槽8内壁的两侧之间均设置有卡紧装置9;
所述卡紧装置9包括固定框91,所述固定框91固定连接于所述开口槽8内壁的两侧之间,所述固定框91内壁的左侧设置有直杆92,所述直杆9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钻头93,所述直杆9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框91并延伸至所述卡紧钢钎3,所述直杆92延伸至所述卡紧钢钎3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4,所述固定块94靠近所述固定框91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直杆9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95,所述直杆9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6;
通过复位弹簧95的设置可以对直杆92起到复位作用,且可以防止卡紧钢钎3在向地面卡紧过程中直杆92左右移动,影响卡紧钢钎3向下移动;
所述上盖框5与所述下盖框4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对上盖框5的打开,进而便于对挤压螺纹杆6进行转动;
两个所述固定块94相对的一侧为弧形设置,且两个所述固定块94与所述挤压块7相适配,当挤压块7完全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块94之间时,两个所述固定块94相离的一侧均刚好与固定框91接触;
所述钻头93为圆锥形,通过钻头93的设置便于直杆92向地面嵌入,进而便于将卡紧钢钎3与地面进行卡紧;
通过固定框91、直杆92、钻头93、固定块94、复位弹簧95、限位块96的设置可以使得卡紧钢钎3与地面进行卡紧,增加了卡紧钢钎3与地面之间的阻力,进而使得卡紧钢钎3紧紧地与地面卡住,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所述卡紧钢钎3之间开设有两个螺纹孔10,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所述螺纹孔10的顶部均放置有l型固定板11,两个所述l型固定板11的顶部均开设有锁紧通孔12,两个所述锁紧通孔12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3,两个所述l型固定板11的正面和背面之间均设置有卡紧框14,两个所述卡紧框14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围板15。
两个所述卡紧框14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母16,两个所述固定螺母16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7;
所述卡紧框14与所述l型固定板的真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便于第二螺纹杆17与固定螺母16进行锁紧,进而实现将所述卡紧框14与所述l型固定板进行固定。
所述围板15的左侧面侧设置有若干个缓冲装置18,所述缓冲装置18包括伸缩杆18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围板15的左侧面,所述伸缩杆181的外表面套设有缓冲弹簧182。
所述伸缩杆18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83;
通过伸缩杆181、缓冲弹簧182、缓冲板183的设置可以减缓水流对围板15的冲击力,进而提高了围板15的稳定性。
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所述卡紧钢钎3相离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强框19。
两个所述加强框19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杆20;
通过两个加强框19和两个加强杆20的设置可以使得围板15能够有效的抵御水流的冲击力,且在水流冲击后能够抵御水流向回流动产生的回力,进而使得装置可以牢牢地将围板15固定住,可以避免围板倒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利施工围堰用加强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安装时,工作人员先选好合适的位置放置底座1,将两个卡紧钢钎3分别塞进两个卡紧孔2内部,随后通过辅助工具将卡紧钢钎3与地面卡紧,接着转动上盖框5,将上盖框5取下后,拧动挤压螺纹杆6,使得挤压螺纹杆6向下移动,带动挤压块7向下移动,进而通过挤压块7对两个固定块94进行挤压,进而使得两个直杆92向两侧移动,使得两个直杆92与土壤卡紧,从而实现对底座1固定;
接着将围板15两侧的卡紧框14与l型固定板11套接住,随后通过两个第二螺纹杆17与固定螺母16进行拧紧,进而对围板进行固定,接着两个l型固定板11放置在底座1上且与两个螺纹孔10一一对应,通过两个第一螺纹杆13将l型固定板11固定在底座1上,随后通过螺栓将两个加强框19固定连接在围板15的两侧,安装完成。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利施工围堰用加强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固定框91、直杆92、钻头93、固定块94、复位弹簧95、限位块96的设置可以使得卡紧钢钎3与地面进行卡紧,增加了卡紧钢钎3与地面之间的阻力,进而使得卡紧钢钎3紧紧地与地面卡住,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通过复位弹簧95的设置可以对直杆92起到复位作用,且可以防止卡紧钢钎3在向地面卡紧过程中直杆92左右移动,影响卡紧钢钎3向下移动;通过伸缩杆181、缓冲弹簧182、缓冲板183的设置可以减缓水流对围板15的冲击力,进而提高了围板15的稳定性;
通过两个加强框19和两个加强杆20的设置可以使得围板15能够有效的抵御水流的冲击力,且在水流冲击后能够抵御水流向回流动产生的回力,进而使得装置可以牢牢地将围板15固定住,可以避免围板倒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水利施工围堰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
两个卡紧孔(2),两个所述卡紧孔(2)开设于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
两个卡紧钢钎(3),两个所述卡紧钢钎(3)的底部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卡紧孔(2)的内部,两个所述卡紧钢钎(3)的顶部均焊接有下盖框(4),两个所述下盖框(4)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上盖框(5),两个所述下盖框(4)内壁的底部均设置有挤压螺纹杆(6),两个所述挤压螺纹杆(6)的底部均依次贯穿所述下盖框(4)和所述卡紧钢钎(3)并延伸至所述卡紧钢钎(3)的内部,所述挤压螺纹杆(6)延伸至所述卡紧钢钎(3)内部的一端焊接有挤压块(7),两个所述卡紧钢钎(3)的两侧均开设有开口槽(8),四个所述开口槽(8)内壁的两侧之间均设置有卡紧装置(9);
所述卡紧装置(9)包括固定框(91),所述固定框(91)固定连接于所述开口槽(8)内壁的两侧之间,所述固定框(91)内壁的左侧设置有直杆(92),所述直杆(9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钻头(93),所述直杆(9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框(91)并延伸至所述卡紧钢钎(3),所述直杆(92)延伸至所述卡紧钢钎(3)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4),所述固定块(94)靠近所述固定框(91)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直杆(9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95),所述直杆(9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围堰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所述卡紧钢钎(3)之间开设有两个螺纹孔(10),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所述螺纹孔(10)的顶部均放置有l型固定板(11),两个所述l型固定板(11)的顶部均开设有锁紧通孔(12),两个所述锁紧通孔(12)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3),两个所述l型固定板(11)的正面和背面之间均设置有卡紧框(14),两个所述卡紧框(14)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围板(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围堰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紧框(14)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母(16),两个所述固定螺母(16)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围堰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15)的左侧面侧设置有若干个缓冲装置(18),所述缓冲装置(18)包括伸缩杆(18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围板(15)的左侧面,所述伸缩杆(181)的外表面套设有缓冲弹簧(18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围堰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8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8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围堰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所述卡紧钢钎(3)相离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强框(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围堰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加强框(19)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杆(20)。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