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边坡支护排水结构,属于边坡开口线支护及截排水结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在西南山区工程建设越来愈多,工程建设受到边坡开挖、稳定等因素制约,和边坡受到降雨和坡面集雨的影响,边坡稳定性进一步变差。
常规的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一般要在开挖后一定时间内才能对边坡开口线进行支护和锁口,这样不利于开挖爆破的安全操作,也不利于安全文明施工;其次,坡面容易受山坡汇水集雨的影响和冲刷,雨水冲刷既污染建基面,又加快建基面的风化、崩解。
综上所述,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并未有很好的解决开挖后及时保护建基面等的设计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边坡支护排水结构,该边坡支护排水结构可克服现有开挖支护技术不能及时解决边坡锁口和截排水协调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边坡支护排水结构,包括平台;平台的周围开挖有边坡;所述边坡的四周开挖有若干个截排水沟,截排水沟通过支护锚杆和锚筋束进行锚固。
所述若干个截排水沟呈半圆排列。
所述若干个截排水沟形成边坡锁口支护结构。
第一排截排水沟离边坡的距离为3~5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截排水沟和支护锚杆的充分结合,能有效的保证施工安全和保护建基面;
2.边坡支护与排水的结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适当减少征地面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3.结构紧密结合,整体性较好,能适当提高边坡稳定性,支护效果更好;
4.前期有边坡锁口和截排水功能,后期结合永久支护结构,达到永临结合的效果,能适当减少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图;
图中:1-截排水沟,2-支护锚杆,3-边坡,4-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边坡支护排水结构,包括平台4;平台4的周围开挖有边坡3;所述边坡3的四周开挖有若干个截排水沟1,截排水沟1通过支护锚杆2和锚筋束进行锚固。
所述若干个截排水沟1呈半圆排列。
所述若干个截排水沟1形成边坡锁口支护结构。
第一排截排水沟1离边坡3的距离为3~5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边坡开挖前,采用截排水沟和支护锚杆的充分结合,使边坡开挖和坡面在后续施工中处于一种受保护的状态;
2.结构整体性适当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在开挖施工期能够有效的保证施工安全;
3.能有效的减少工程量,起到了一定的经济效果;
4.结构布置紧凑,能减少土地使用面积,降低工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1.一种边坡支护排水结构,包括平台(4),其特征在于:平台(4)的周围开挖有边坡(3);所述边坡(3)的四周开挖有若干个截排水沟(1),截排水沟(1)通过支护锚杆(2)和锚筋束进行锚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截排水沟(1)呈半圆排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截排水沟(1)形成边坡锁口支护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支护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排截排水沟(1)离边坡(3)的距离为3~5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