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运输的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21  105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运输的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变压器按用途可以分为:配电变压器、电力变压器、全密封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单相变压器、电炉变压器、整流变压器、电抗器、抗干扰变压器、防雷变压器、箱式变电器试验变压器、转角变压器、大电流变压器、励磁变压器等。

变压器一般是通过安装万向轮进行移动运输的,但是变压器的体积较大,万向轮锁定后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曲面,接触面积较小,稳定性不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便于运输的变压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固定机构能够提高变压器停止移动后的稳定性的便于运输的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运输的变压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压器机体,箱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万向轮;固定机构,两个所述固定块靠近其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竖腔、横腔、圆筒、第一挡板、第一连杆、第一弹簧、推杆、环形槽、压板、拉环、第二挡板、第二连杆、第二弹簧和滑块,竖腔开设在凸块的底部,延伸至凸块的中部,横腔开设在凸块的侧表面与竖腔连接,圆筒固定连接在第一挡板的顶部,第一挡板的底部与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远离第一挡板的一端穿过腔体的底部与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推杆滑动连接在竖腔的内表面,第一连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杆的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推杆的顶部,推杆靠近其中上端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推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第二挡板固定连接在固定块一侧靠近横腔的表面,第二连杆的一端穿过第二挡板与拉环固定连接,第二连杆远离拉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第二连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挡板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的顶部;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安装在腔体的内部;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安装在箱体的内底部。

优选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腔体、槽口、支撑杆、第一转轴和u型杆,腔体开设在竖腔的顶部,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槽口,槽口与腔体相通,支撑杆固定连接在腔体靠近其一侧的内底部,支撑杆远离腔体内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表面与u型杆的一端转动连接,u型杆转动连接在槽口的内表面。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电机、第二转轴、第一扇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转轴、第二扇叶、进风口、出风口和金属网罩,电机固定连接在箱体靠近其一侧的内底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扇叶,第二转轴靠近第一扇叶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的中心固定套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箱体的内底部,第三转轴远离箱体底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扇叶,箱体的内顶部设有出风口,箱体的内底部设有进风口。

优选的,所述u型杆的横梁上固定套设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底部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箱体靠近进风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网罩。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运输的变压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运输的变压器,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在变压器需要停止移动静止进行工作时,使压板可以固定接触地面,达到了增大变压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其稳定性的效果;

通过设置挤压机构,达到了提供给固定机构向下的压力的效果;

通过设置散热机构,达到了吹风散热,避免变压器工作时温度较高的效果;

通过设置防滑套,达到了方便拉动u型杆,避免打滑的效果;

通过设置防滑纹达到了增大压板与地面的摩擦力,提高变压器稳定性的效果;

通过设置金属网罩,达到了防止灰尘进入箱体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运输的变压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箱体;2、固定机构;3、挤压机构;4、散热机构;5、变压器机体;6、固定块;7、万向轮;21、竖腔;22、横腔;23、圆筒;24、第一挡板;25、第一连杆;26、第一弹簧、27、推杆;28、环形槽;29、压板;2a、拉环;2b、第二挡板;2c、第二连杆;2d、第二弹簧;2e、滑块;31、腔体;32、槽口;33、支撑杆;34、第一转轴;35、u型杆;41、电机;42、第二转轴;43、第一扇叶;44、第一齿轮;45、第二齿轮;46、第三转轴;47、第二扇叶;48、进风口;49、出风口;4a、金属网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运输的变压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包括:箱体1、固定机构2、挤压机构3、散热机构4。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压器机体5,箱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万向轮7;两个所述固定块6靠近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有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包括竖腔21、横腔22、圆筒23、第一挡板24、第一连杆25、第一弹簧26、推杆27、环形槽28、压板29、拉环2a、第二挡板2b、第二连杆2c、第二弹簧2d和滑块2e,竖腔21开设在固定块6的底部,延伸至固定块6的中部,横腔22开设在固定块6的侧表面与竖腔21连通,圆筒23固定连接在第一挡板24的顶部,第一挡板24的底部与第一连杆2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25远离第一挡板24的一端穿过腔体31的底部与推杆27的一端固定连接,推杆27滑动连接在竖腔21的内表面,第一连杆25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26,第一弹簧2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杆25的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推杆27的顶部,推杆27靠近其中上端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28,推杆27远离第一连杆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29,第二挡板2b固定连接在固定块6一侧靠近横腔22的表面,第二连杆2c的一端穿过第二挡板2b与拉环2a固定连接,第二连杆2c远离拉环2a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2e,第二连杆2c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2d,第二弹簧2d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挡板2b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2e的顶部。

需要说明的是,推动圆筒23向下移动,圆筒23通过第一连杆25带动推杆27向下移动,第一弹簧26拉伸,压板29接触地面,环形槽28滑动至滑块2e对应的位置,在第二弹簧2d弹性的作用下,滑块2e卡接进入环形槽28的内部,使压板29固定,不会向上移动;拉动拉环2a,滑块2e移出环形槽28,推杆27在第一弹簧26恢复力的作用下带动压板29上升,恢复至初始位置,变压器可以进行移动,通过设置固定装置2,在变压器需要停止移动静止进行工作时,使压板29可以固定接触地面,达到了增大变压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其稳定性的效果。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挤压机构3安装在腔体31的内部,所述挤压机构3包括腔体31、槽口32、支撑杆33、第一转轴34和u型杆35,腔体31开设在竖腔21的顶部,固定块6的一侧开设有槽口32,槽口32与腔体31相通,支撑杆33固定连接在腔体31靠近其一侧的内底部,支撑杆33远离腔体31内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4,第一转轴34的表面与u型杆35的一端转动连接,u型杆35转动连接在槽口32的内表面,拉动u型杆35,u型杆35的一端绕第一转轴34转动,接触圆筒23,推动圆筒23向下移动,通过设置挤压机构3,达到了提供给固定机构2向下的压力的效果。

参考图1所示,所述散热机构4包括电机41、第二转轴42、第一扇叶43、第一齿轮44、第二齿轮45、第三转轴46、第二扇叶47、进风口48、出风口49和金属网罩4a,电机41固定连接在箱体1靠近其一侧的内底部,电机41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4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42远离电机41的一端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扇叶43,第二转轴42靠近第一扇叶43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4,第一齿轮44与第二齿轮45啮合,第二齿轮45的中心固定套接有第三转轴46,第三转轴4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箱体1的内底部,第三转轴46远离箱体1底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扇叶47,箱体1的内顶部设有出风口48,箱体1的内底部设有进风口49。

需要说明的是,电机41带动第二转轴42转动,通过第一齿轮44与第二齿轮45啮合带动第三转轴46转动,使第一扇叶43和第二扇叶47转动,通过设置散热机构4,达到了吹风散热,避免变压器工作时温度较高的效果。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u型杆35的横梁上固定套设防滑套,通过设置防滑套,达到了方便拉动u型杆35,避免打滑的效果。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压板29的底部设有防滑纹,达到了增大压板29与地面的摩擦力,提高变压器稳定性的效果。

参考图1所示,所述箱体1靠近进风口4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网罩4a,通过设置金属网罩4a,达到了防止灰尘进入箱体1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运输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压器机体(5),箱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万向轮(7);

固定机构(2),两个所述固定块(6)靠近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有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包括竖腔(21)、横腔(22)、圆筒(23)、第一挡板(24)、第一连杆(25)、第一弹簧(26)、推杆(27)、环形槽(28)、压板(29)、拉环(2a)、第二挡板(2b)、第二连杆(2c)、第二弹簧(2d)和滑块(2e),竖腔(21)开设在固定块(6)的底部,延伸至固定块(6)的中部,横腔(22)开设在固定块(6)的侧表面与竖腔(21)连通,圆筒(23)固定连接在第一挡板(24)的顶部,第一挡板(24)的底部与第一连杆(2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25)远离第一挡板(24)的一端穿过腔体(31)的底部与推杆(27)的一端固定连接,推杆(27)滑动连接在竖腔(21)的内表面,第一连杆(25)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26),第一弹簧(2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杆(25)的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推杆(27)的顶部,推杆(27)靠近其中上端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28),推杆(27)远离第一连杆(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29),第二挡板(2b)固定连接在固定块(6)一侧靠近横腔(22)的表面,第二连杆(2c)的一端穿过第二挡板(2b)与拉环(2a)固定连接,第二连杆(2c)远离拉环(2a)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2e),第二连杆(2c)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2d),第二弹簧(2d)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挡板(2b)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2e)的顶部;

挤压机构(3),所述挤压机构(3)安装在腔体(31)的内部;

散热机构(4),所述散热机构(4)安装在箱体(1)的内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运输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3)包括腔体(31)、槽口(32)、支撑杆(33)、第一转轴(34)和u型杆(35),腔体(31)开设在竖腔(21)的顶部,固定块(6)的一侧开设有槽口(32),槽口(32)与腔体(31)相通,支撑杆(33)固定连接在腔体(31)靠近其一侧的内底部,支撑杆(33)远离腔体(31)内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4),第一转轴(34)的表面与u型杆(35)的一端转动连接,u型杆(35)转动连接在槽口(32)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运输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4)包括电机(41)、第二转轴(42)、第一扇叶(43)、第一齿轮(44)、第二齿轮(45)、第三转轴(46)、第二扇叶(47)、进风口(48)、出风口(49)和金属网罩(4a),电机(41)固定连接在箱体(1)靠近其一侧的内底部,电机(41)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4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42)远离电机(41)的一端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扇叶(43),第二转轴(42)靠近第一扇叶(43)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4),第一齿轮(44)与第二齿轮(45)啮合,第二齿轮(45)的中心固定套接有第三转轴(46),第三转轴(4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箱体(1)的内底部,第三转轴(46)远离箱体(1)底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扇叶(47),箱体(1)的内顶部设有出风口(49),箱体(1)的内底部设有进风口(4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运输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杆(35)的横梁上固定套设防滑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运输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9)的底部设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运输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靠近进风口(4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网罩(4a)。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运输的变压器。所述便于运输的变压器包括箱体、固定机构、挤压机构和散热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竖腔、横腔、圆筒、第一挡板、第一连杆、第一弹簧、推杆、环形槽、压板、拉环、第二挡板、第二连杆、第二弹簧和滑块,竖腔开设在凸块的底部,延伸至凸块的中部,横腔开设在凸块的侧表面与竖腔连接,圆筒固定连接在第一挡板的顶部,第一挡板的底部与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远离第一挡板的一端穿过腔体的底部与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推杆滑动连接在竖腔的内表面,第一连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运输的变压器具有提高变压器停止移动时的稳定性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林鉴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乔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