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护坡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21  118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排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道路护坡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护坡道是为保护路基坡脚不受流水侵蚀,保证边坡稳定,而在路基坡脚与取土坑内侧坡顶之间预留的1~2m甚至4m以上宽度的平台,道路护坡下通常设置排水沟用于排水,但是排水沟内经常会进入一些污物,污物随着水的流动一同移动至排水口内,容易导致排水口堵塞,影响排水质量,同时需要人工定期清理排水沟内的污物,费时费力,不能够自行将排水沟内的污物导入相应位置,进而影响排水质量和效率。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道路护坡排水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道路护坡排水结构,包括道路,所述道路的表面浇筑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表面浇筑有道路护坡,且排水槽的内壁浇筑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对接有污物箱,所述污物箱的内壁螺接有第一滤网,排水槽的内壁浇筑有导流架,所述导流架的内部设有排水导管,且导流架的内壁螺接有第二滤网,导流架的侧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焊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壁螺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螺接在污物推板的表面,所述污物推板滑动连接在排水槽的内部,安装板的表面螺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螺接在导流架的侧内壁。

所述道路浇筑在排水槽的左侧面,道路护坡浇筑在排水槽的有侧面,排水槽呈“凹”形结构设置。

所述安装架呈矩形框体结构,安装架浇筑在排水槽的左侧内壁,污物箱对接在安装架的凹陷部分内部,污物箱的表面焊接有定位板,定位板呈“l”形板状结构,定位板的水平部分焊接在污物箱的侧表面,安装架的突出部分内部设有定位孔,定位板的竖直部分对接在定位孔的内部。

所述污物箱的下表面为空心结构设置,第一滤网螺接在污物箱的侧内壁,污物箱的下端与排水管相连通。

所述导流架由矩形板和梯形板组成,导流架浇筑在排水槽的右侧内壁,排水导管设置在梯形板与矩形板的内侧下端,第二滤网设置在排水导管的侧端并螺接在导流架上矩形板与梯形板的内侧表面。

所述安装板设置在第二滤网的外端,安装板的内部设有连接孔,安装座呈圆形框体结构,第一气缸螺接在安装座的凹陷部分内壁,第一气缸通过连接孔螺接在污物推板的表面,第二气缸螺接在导流架上矩形板与梯形板的侧表面并螺接在安装板的侧表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水及污物沿着道路护坡进入排水槽内,二者在排水槽内流动,水沿着排水槽流动并最终进入到排水导管的内部,并通过排水管排出,污物通过第二滤网进行阻隔,向下端调节第一气缸使污物推板移动至第二滤网的外端,然后向外端调节第二气缸使污物推板推动污物箱污物箱一端移动,污物最终进入到污物箱的内部,部分水通过第一滤网过滤后排出,便于对污物进行收集处理,保证排水效率,适合推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水槽与排水导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与污物推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道路1;排水槽2;道路护坡3;安装架4;污物箱5;第一滤网6;导流架7;排水导管8;第二滤网9;安装板10;安装座11;第一气缸12;污物推板13;第二气缸14。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道路护坡排水结构,包括道路1,道路1的表面浇筑有排水槽2,排水槽2的表面浇筑有道路护坡3,道路1浇筑在排水槽2的左侧面,道路护坡3浇筑在排水槽2的有侧面,排水槽2呈“凹”形结构设置,下雨天道路1及道路护坡3表面的水及污物进入到排水槽2的内部,水及污物在排水槽2的内部流动并最终通过排水导管8排出并通过污物箱5对污物进行收集,保证排水效率与质量;

参照图2,排水槽2的内壁浇筑有安装架4,安装架4的内部对接有污物箱5,安装架4呈矩形框体结构,安装架4浇筑在排水槽2的左侧内壁,污物箱5对接在安装架4的凹陷部分内部,污物箱5的表面焊接有定位板,定位板呈“l”形板状结构,定位板的水平部分焊接在污物箱5的侧表面,安装架4的突出部分内部设有定位孔,定位板的竖直部分对接在定位孔的内部,通过定位板将污物箱5对接在安装架4内,通过污物箱5对污物进行收集,向上端拉动污物箱5即可将其取下,便于对污物进行处理;

参照图3,污物箱5的内壁螺接有第一滤网6,污物箱5的下表面为空心结构设置,第一滤网6螺接在污物箱5的侧内壁,污物箱5的下端与排水管相连通,通过污物推板13将污物推送至污物箱5的内部后,污物通过污物箱5进行收集并处理,污物中掺杂的水分通过第一滤网6进行过滤处理并最终通过排水管排出,便于对污物进行处理;

参照图2和图3,排水槽2的内壁浇筑有导流架7,导流架7的内部设有排水导管8,且导流架7的内壁螺接有第二滤网9,导流架7由矩形板和梯形板组成,导流架7浇筑在排水槽2的右侧内壁,排水导管8设置在梯形板与矩形板的内侧下端,第二滤网9设置在排水导管8的侧端并螺接在导流架7上矩形板与梯形板的内侧表面,通过导流架7对水及污物进行导流,水通过第二滤网9进入到排水导管8内并通过排水管排出,污物通过第二滤网9进行阻隔,避免排水导管8堵塞;

参照图2和图4,导流架7的侧端设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的表面焊接有安装座11,安装座11的内壁螺接有第一气缸12,第一气缸12螺接在污物推板13的表面,污物推板13滑动连接在排水槽2的内部,安装板10的表面螺接有第二气缸14,第二气缸14螺接在导流架7的侧内壁,安装板10设置在第二滤网9的外端,安装板10的内部设有连接孔,安装座11呈圆形框体结构,第一气缸12螺接在安装座11的凹陷部分内壁,第一气缸12通过连接孔螺接在污物推板13的表面,第二气缸14螺接在导流架7上矩形板与梯形板的侧表面并螺接在安装板10的侧表面,通过向下端调节第一气缸12使污物推板13移动至第二滤网9的外端,然后向外端调节第二气缸14使污物推板13推动污物并使其最终进入污物箱5内,便于对污物进行处理,保证排水质量。

工作原理:下雨天雨水与道路护坡3接触并沿着道路护坡3的倾斜面进入排水槽2的内部,同时掺杂着部分污物进入排水槽2内,雨水与污物进入排水槽2内后沿着排水槽2流动,雨水及污物在流动过程中,雨水通过第二滤网9进行过滤并进入到排水导管8的内部并排出,污物通过第二滤网9的阻隔无法进入排水导管8内,此时通过向下端调节第一气缸12,使得污物推板13向下端移动并移动至第二滤网9的外端,然后向外端调节第二气缸14使污物推板13向污物箱5的一端移动,污物推板13在移动过程中其表面的污物随着污物推板13的移动最终进入到污物箱5的内部,实现对污物的收集回收,避免污物对排水导管8造成堵塞,保证下雨天道路的排水质量,无需人工定期对排水槽2内的污物进行清理,省时省力,排水效率高,适合推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道路护坡排水结构,包括道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1)的表面浇筑有排水槽(2),所述排水槽(2)的表面浇筑有道路护坡(3),且排水槽(2)的内壁浇筑有安装架(4),所述安装架(4)的内部对接有污物箱(5),所述污物箱(5)的内壁螺接有第一滤网(6),排水槽(2)的内壁浇筑有导流架(7),所述导流架(7)的内部设有排水导管(8),且导流架(7)的内壁螺接有第二滤网(9),导流架(7)的侧端设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的表面焊接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的内壁螺接有第一气缸(12),所述第一气缸(12)螺接在污物推板(13)的表面,所述污物推板(13)滑动连接在排水槽(2)的内部,安装板(10)的表面螺接有第二气缸(14),所述第二气缸(14)螺接在导流架(7)的侧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护坡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1)浇筑在排水槽(2)的左侧面,道路护坡(3)浇筑在排水槽(2)的有侧面,排水槽(2)呈“凹”形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护坡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呈矩形框体结构,安装架(4)浇筑在排水槽(2)的左侧内壁,污物箱(5)对接在安装架(4)的凹陷部分内部,污物箱(5)的表面焊接有定位板,定位板呈“l”形板状结构,定位板的水平部分焊接在污物箱(5)的侧表面,安装架(4)的突出部分内部设有定位孔,定位板的竖直部分对接在定位孔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护坡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污物箱(5)的下表面为空心结构设置,第一滤网(6)螺接在污物箱(5)的侧内壁,污物箱(5)的下端与排水管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护坡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架(7)由矩形板和梯形板组成,导流架(7)浇筑在排水槽(2)的右侧内壁,排水导管(8)设置在梯形板与矩形板的内侧下端,第二滤网(9)设置在排水导管(8)的侧端并螺接在导流架(7)上矩形板与梯形板的内侧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护坡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设置在第二滤网(9)的外端,安装板(10)的内部设有连接孔,安装座(11)呈圆形框体结构,第一气缸(12)螺接在安装座(11)的凹陷部分内壁,第一气缸(12)通过连接孔螺接在污物推板(13)的表面,第二气缸(14)螺接在导流架(7)上矩形板与梯形板的侧表面并螺接在安装板(10)的侧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道路护坡排水结构,包括道路,道路的表面浇筑有排水槽,排水槽的表面浇筑有道路护坡,且排水槽的内壁浇筑有安装架,安装板的表面焊接有安装座,第二气缸螺接在导流架的侧内壁,水及污物沿着道路护坡进入排水槽内,二者在排水槽内流动,水沿着排水槽流动并最终进入到排水导管的内部,并通过排水管排出,污物通过第二滤网进行阻隔,向下端调节第一气缸使污物推板移动至第二滤网的外端,然后向外端调节第二气缸使污物推板推动污物箱污物箱一端移动,污物最终进入到污物箱的内部,部分水通过第一滤网过滤后排出,便于对污物进行收集处理,保证排水效率,适合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谷剑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7.1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