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复合式浇包升降机构的多孔位自动浇铸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21  99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复合式浇包升降机构的多孔位自动浇铸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铸造工艺的不断创新,以及液压技术、单片机技术、plc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使用,使古老的铸造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铸造的生产手段和组织模式得以彻底变革,特别是铸造工艺的不断改进以及铸造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可以有效控制铸件的充型、凝固、微观组织分布、缩松及缩孔等的形成过程,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对于铸造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使用的最多的浇铸工艺为倾转重力铸造法,倾转重力铸造法就是铸型或金属型在倾转过程中靠倾角的变化使液体流淌进型腔的一种铸造生产方法。

转浇铸工艺主要适用于大型复杂铝硅合金铸件。虽然目前已经有许多工厂采用倾转浇铸工艺并拥有了许多成形的技术,但是倾转浇铸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运用却参次不齐,特别是用于中小企业,生产中小批量、大型复杂铝合金铸件的倾转重力铸造机的控制仍很原始,采用继电-接触器系统,通过点动控制液压系统进行工作,无法保证铸件的质量,尤其是对结构复杂、壁厚不均匀、尺寸精度及力学性能要求高的铸件,常出现氧化夹渣、气孔气泡、缩松裂纹、冷隔,针孔等铸件缺陷。另外,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可靠性差,零部件数量多,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工作效率低,制造、调整、使用和维修均不方便。

尤其在浇铸时,浇包的升降机构大多采用电机提升或者液压提升,电机提升动力不足,在浇包的体积较大,装满金属溶液重量较大时,电机无法顺利提升起浇包,液压提升的行程较小,浇包只能小范围移动,对于较大的模具浇铸时,需要提升到较大的高度以使浇口对准模具,上述的提升方式均不能满足多孔位自动浇铸机的浇包在实际应用的工作,所以申请人提出复合式浇包升降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复合式浇包升降机构的多孔位自动浇铸机,以解决在多孔位自动浇铸机的浇包提升时,可能因为动力不足或者行程不够而影响其浇铸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复合式浇包升降机构的多孔位自动浇铸机,包括浇包、浇铸托架、浇铸托臂、浇铸塔和承载式行走小车,所述浇包开口向下且安装在所述浇铸托架上,所述浇铸托架水平滑动安装在所述浇铸托臂上,所述浇铸托臂的两侧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驱动所述浇铸托架在所述浇铸托臂上来回移动,所述浇铸托臂通过复合式升降机构滑动安装在所述浇铸塔上,所述浇铸塔竖直安装在所述承载式行走小车上,所述承载式行走小车滚动安装在地面轨道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复合式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液压缸、动滑轮、转向轮、中转轮、定滑轮和钢丝绳,所述第二液压缸沿水平方向对称安装在所述承载式行走小车的两侧,所述动滑轮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上,所述转向轮通过横梁对称安装在所述承载式行走小车上,所述中转轮对称安装在所述浇铸托臂的两侧,所述定滑轮安装在所述浇铸托臂上,所述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所述承载式行走小车上,其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动滑轮、转向轮、中转轮和定滑轮且固定于所述浇铸托臂上,所述第二液压缸驱动所述钢丝绳带动所述浇铸托臂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动滑轮、所述转向轮、所述中转轮和所述定滑轮均设置为凹形轮,且凹面均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浇铸托臂的两侧下方对称安装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的两侧转动安装有多组导轮,所述导轮外表面抵紧所述浇铸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浇铸塔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所述浇铸托臂的安全限位凸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浇铸塔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所述浇铸托臂的安全限位支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浇铸塔与所述浇铸托臂之间设置有线形位移感应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的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复合式浇包升降机构的多孔位自动浇铸机,将传统的液压提升机构改变为液压-滑轮组复合式升降,第二液压缸动力足,能顶起较大较重物体,结合滑轮组可以达到换向和改变行程的效果,第二液压缸行程的大小具体由滑轮组的数量决定,解决了传统液压缸行程不足,以及电机动力不足的问题。

2、在浇铸托臂的两侧下方对称安装有滑动架,滑动架的两侧转动安装有多组导轮,导轮外表面抵紧浇铸塔,减少摩擦,方便浇铸托臂在浇铸塔上移动,浇铸塔的顶部设置有安全限位凸起以及底部设置有安全限位支架,防止浇铸托臂在浇铸塔超出行程而损坏,浇铸塔与浇铸托臂之间设置有线形位移感应器,便于监控和定位浇铸托臂的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复合式浇包升降机构的多孔位自动浇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复合式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浇包;2、浇铸托架;3、浇铸托臂;31、滑动架;32、导轮;4、第一液压缸;12、浇铸塔;121、安全限位凸起;122、安全限位支架;13、承载式行走小车;14、复合式升降机构;141、第二液压缸;142、动滑轮;143、转向轮;144、中转轮;145、定滑轮;146、钢丝绳;15、横梁;16、线形位移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实施例1请参照图1示出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带有复合式浇包升降机构的多孔位自动浇铸机,包括浇包1、浇铸托架2、浇铸托臂3、浇铸塔12和承载式行走小车13,所述浇包1开口向下且安装在所述浇铸托架2上,所述浇铸托架2水平滑动安装在所述浇铸托臂3上,所述浇铸托臂3的两侧安装有第一液压缸4,所述第一液压缸4驱动所述浇铸托架2在所述浇铸托臂3上来回移动,所述浇铸托臂3通过复合式升降机构14滑动安装在所述浇铸塔12上,所述浇铸塔12竖直安装在所述承载式行走小车13上,所述承载式行走小车13滚动安装在地面轨道17上。

该复合式浇包升降机构,浇包1通过螺栓安装在浇铸托架2上,浇铸托架2水平滑动安装在浇铸托臂3上,浇铸托臂的3两侧安装有第一液压缸4,第一液压缸4驱动浇铸托架2在浇铸托臂3上来回移动,浇铸托臂3通过复合式升降机构14滑动安装在浇铸塔12上,浇铸塔12竖直安装在承载式行走小车13上,承载式行走小车13滚动安装在地面轨道17上,将传统的液压提升机构改变为液压-滑轮组复合式升降,液压缸动力足,能顶起较大较重物体,结合滑轮组可以达到换向和改变行程的效果,第二液压缸行程的大小具体由滑轮组的数量决定,解决了传统液压缸行程不足,以及电机动力不足的问题。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2请参照图2示出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复合式升降机构14包括第二液压缸141、动滑轮142、转向轮143、中转轮144、定滑轮145和钢丝绳146,所述第二液压缸141沿水平方向对称安装在所述承载式行走小车13的两侧,所述动滑轮142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液压缸141的输出端上,所述转向轮143通过横梁15对称安装在所述承载式行走小车13上,所述中转轮144对称安装在所述浇铸托臂3的两侧,所述定滑轮145安装在所述浇铸托臂3上,所述钢丝绳146一端固定在所述承载式行走小车13上,其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动滑轮142、转向轮143、中转轮144和定滑轮145且固定于所述浇铸托臂3上,所述第二液压缸141驱动所述钢丝绳146带动所述浇铸托臂3上下运动。

钢丝绳146通过动滑轮142和转向轮143,可以将第二液压缸141的行程翻倍增大,第二液压缸141通过钢丝绳146带动浇铸托臂3在浇铸塔12上移动,并且通过滑轮传动比较省力,行程可调。

优选地,所述动滑轮142、所述转向轮143、所述中转轮144和所述定滑轮145均设置为凹形轮,且凹面均设置有防滑纹。

动滑轮142、转向轮143、中转轮144和定滑轮145均设置为凹形轮,且凹面均设置有防滑纹,防止钢丝绳146脱落和打滑。

优选地,也可以采用齿轮和齿条进行传动。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3示出了一个实施例,所述浇铸托臂3的两侧下方对称安装有滑动架31,所述滑动架31的两侧转动安装有多组导轮32,所述导轮32外表面抵紧所述浇铸塔12。

在浇铸托臂3的两侧下方对称安装有滑动架31,滑动架31的两侧转动安装有多组导轮32,导轮32外表面抵紧浇铸塔12,减少摩擦,方便浇铸托臂3在浇铸塔12上移动。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4示出了一个实施例,所述浇铸塔1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所述浇铸托臂3的安全限位凸起121。

所述浇铸塔1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所述浇铸托臂3的安全限位支架122。

浇铸塔12的顶部设置有安全限位凸起121以及底部设置有安全限位支架122,防止浇铸托臂3在浇铸塔12超出行程而损坏设备。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5示出了一个实施例,所述浇铸塔12与所述浇铸托臂3之间设置有线形位移感应器16。

浇铸塔12与浇铸托臂3之间设置有线形位移感应器16,便于监控和定位浇铸托臂3的运动。

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复合式浇包升降机构的多孔位自动浇铸机,包括浇包(1)、浇铸托架(2)、浇铸托臂(3)、浇铸塔(12)和承载式行走小车(13),所述浇包(1)开口向下且安装在所述浇铸托架(2)上,所述浇铸托架(2)水平滑动安装在所述浇铸托臂(3)上,所述浇铸托臂(3)的两侧安装有第一液压缸(4),所述第一液压缸(4)驱动所述浇铸托架(2)在所述浇铸托臂(3)上来回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托臂(3)通过复合式升降机构(14)滑动安装在所述浇铸塔(12)上,所述浇铸塔(12)竖直安装在所述承载式行走小车(13)上,所述承载式行走小车(13)滚动安装在地面轨道(1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复合式浇包升降机构的多孔位自动浇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升降机构(14)包括第二液压缸(141)、动滑轮(142)、转向轮(143)、中转轮(144)、定滑轮(145)和钢丝绳(146),所述第二液压缸(141)沿水平方向对称安装在所述承载式行走小车(13)的两侧,所述动滑轮(142)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液压缸(141)的输出端上,所述转向轮(143)通过横梁(15)对称安装在所述承载式行走小车(13)上,所述中转轮(144)对称安装在所述浇铸托臂(3)的两侧,所述定滑轮(145)安装在所述浇铸托臂(3)上,所述钢丝绳(146)一端固定在所述承载式行走小车(13)上,其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动滑轮(142)、转向轮(143)、中转轮(144)和定滑轮(145)且固定于所述浇铸托臂(3)上,所述第二液压缸(141)驱动所述钢丝绳(146)带动所述浇铸托臂(3)上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复合式浇包升降机构的多孔位自动浇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轮(142)、所述转向轮(143)、所述中转轮(144)和所述定滑轮(145)均设置为凹形轮,且凹面均设置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复合式浇包升降机构的多孔位自动浇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托臂(3)的两侧下方对称安装有滑动架(31),所述滑动架(31)的两侧转动安装有多组导轮(32),所述导轮(32)外表面抵紧所述浇铸塔(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复合式浇包升降机构的多孔位自动浇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塔(1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所述浇铸托臂(3)的安全限位凸起(1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复合式浇包升降机构的多孔位自动浇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塔(1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所述浇铸托臂(3)的安全限位支架(1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复合式浇包升降机构的多孔位自动浇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塔(12)与所述浇铸托臂(3)之间设置有线形位移感应器(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复合式浇包升降机构的多孔位自动浇铸机,包括浇包、浇铸托架、浇铸托臂、浇铸塔和承载式行走小车,浇包开口向下且安装在浇铸托架上,浇铸托架水平滑动安装在浇铸托臂上,浇铸托臂的两侧安装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驱动浇铸托架在浇铸托臂上来回移动,浇铸托臂通过复合式升降机构滑动安装在浇铸塔上,浇铸塔竖直安装在承载式行走小车上,承载式行走小车滚动安装在地面轨道上,将传统的液压提升机构改变为液压‑滑轮组复合式升降,第二液压缸动力足,能顶起较大较重物体,结合滑轮组可以达到换向和改变行程的效果,第二液压缸行程的大小具体由滑轮组的数量决定,解决了传统液压缸行程不足,以及电机动力不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胥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铭恒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