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道式低可视度真无线耳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5  7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耳机,特别是一种耳道式低可视度真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tws耳机,即真无线蓝牙耳机。传统的tws耳机整体集成于耳机外壳内,佩戴于外耳,体积较大,会造成久戴不适,且外观效果较为明显,美观性差。同时,传统的佩戴方式仅仅是塞入外耳,剧烈运动时会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佩戴后外观效果不明显,可视度低,更加美观,佩戴舒适,剧烈运动时不易掉落的耳道式低可视度真无线耳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耳道式低可视度真无线耳机,包括有:

功能模块,包括功能模块壳体及集成设置于功能模块壳体内的蓝牙模块、供电模块及麦克风;

发声模块,包括耳机壳体及设置于耳机壳体内的动铁单元,发声模块可嵌入耳道内;

及仿生弯曲连接部,包括中空绝缘套管及穿设于中空绝缘套管内的连接导线,仿生弯曲连接部前端连接发声模块、后端连接功能模块,功能模块与发声模块通过连接导线电连接,仿生弯曲连接部按照人耳的生理结构弯曲,可挂设于耳廓上并使功能模块隐藏到耳廓后方。

进一步地,所述仿生弯曲连接部从耳道自耳屏上方引出、经耳廓内侧上方绕至耳廓后方。

进一步地,所述仿生弯曲连接部的中空绝缘套管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且具有一定的弯曲弹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导线外形成有凯夫拉纤维保护层,凯夫拉纤维保护层设置于中空绝缘套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发声模块还包括有连接于耳机壳体上的耳道式硅胶头。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壳体包括有设置于其前端的导音管,所述耳道式硅胶头连接于导音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壳体为生物涂层外壳,采用尼龙、镀金不锈钢及钛合金材料中的一种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功能模块壳体及设置于功能模块壳体内的蓝牙芯片、麦克风、信号处理单元、电池和电池管理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单元采用dsp。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蓝牙模块、供电模块及麦克风集成设置于功能模块内,并通过仿生弯曲连接部隐藏到耳廓后方,耳机壳体内仅集成设置发声模块,体积较小,可嵌入耳道内,耳机佩戴后,外观效果不明显,可视度低,更加美观,佩戴舒适,剧烈运动时不易掉落。同时,通过设置耳道式硅胶头,可进一步增加耳机佩戴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功能模块的分解结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发声模块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仿生弯曲连接部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耳道式低可视度真无线耳机的佩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功能模块,11.功能模块壳体,111.底壳,112.上盖,12.蓝牙芯片,13.麦克风,14.信号处理单元,15.电池,16.电池管理芯片,2.发声模块,21.耳机壳体,211.导音管,22.耳道式硅胶头,3.仿生弯曲连接部,31.中空绝缘套管,32.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道式低可视度真无线耳机,包括有功能模块1、发声模块2及仿生弯曲连接部3。

功能模块1,包括功能模块壳体11及集成设置于功能模块壳体11内的蓝牙芯片12、两麦克风13、信号处理单元14、电池15和电池管理芯片16,信号处理单元14采用dsp,功能模块壳体11包括底壳111和上盖112。

发声模块2,包括耳机壳体21、设置于耳机壳体21内的对角线长度3.5毫米的动铁单元及连接于耳机壳体21上的耳道式硅胶头22,发声模块2可嵌入耳道内。耳机壳体21包括有设置于其前端的导音管211,耳道式硅胶头22嵌设连接于导音管211上。耳机壳体21为生物涂层外壳,采用尼龙材料制成。

仿生弯曲连接部3,包括中空绝缘套管31及穿设于中空绝缘套管31内的连接导线。中空绝缘套管31采用透明生物兼容尼龙材料制成,为外径1毫米、内径0.5毫米的空心管道,具有一定的弯曲弹性;连接导线外形成有凯夫拉纤维保护层,凯夫拉纤维保护层设置于中空绝缘套管31内。仿生弯曲连接部3前端通过接线端子32连接发声模块2、后端连接功能模块1,功能模块1与发声模块2通过连接导线电连接,仿生弯曲连接部3按照人耳的生理结构弯曲,仿生弯曲连接部3从耳道自耳屏上方引出、经耳廓内侧上方绕至耳廓后方,可挂设于耳廓上并使功能模块1隐藏到耳廓后方。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耳道式低可视度真无线耳机佩戴时,将发声模块2嵌入耳道内,仿生弯曲连接部3从耳道自耳屏上方引出、经耳廓内侧上方绕至耳廓后方,将功能模块1隐藏到耳廓后方。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耳道式硅胶头22套设于导音管211上。耳机壳体21为生物涂层外壳,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功能模块1的信号处理单元14采用anc自动噪声消除器。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技术特征:

1.一种耳道式低可视度真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功能模块,包括功能模块壳体及集成设置于功能模块壳体内的蓝牙模块、供电模块及麦克风;

发声模块,包括耳机壳体及设置于耳机壳体内的动铁单元,发声模块可嵌入耳道内;

及仿生弯曲连接部,包括中空绝缘套管及穿设于中空绝缘套管内的连接导线,仿生弯曲连接部前端连接发声模块、后端连接功能模块,功能模块与发声模块通过连接导线电连接,仿生弯曲连接部按照人耳的生理结构弯曲,可挂设于耳廓上并使功能模块隐藏到耳廓后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道式低可视度真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弯曲连接部从耳道自耳屏上方引出、经耳廓内侧上方绕至耳廓后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耳道式低可视度真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弯曲连接部的中空绝缘套管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且具有一定的弯曲弹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道式低可视度真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线外形成有凯夫拉纤维保护层,凯夫拉纤维保护层设置于中空绝缘套管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道式低可视度真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模块还包括有连接于耳机壳体上的耳道式硅胶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耳道式低可视度真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壳体包括有设置于其前端的导音管,所述耳道式硅胶头连接于导音管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道式低可视度真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壳体为生物涂层外壳,采用尼龙、镀金不锈钢及钛合金材料中的一种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道式低可视度真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功能模块壳体及设置于功能模块壳体内的蓝牙芯片、麦克风、信号处理单元、电池和电池管理芯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耳道式低可视度真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采用dsp。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道式低可视度真无线耳机,包括功能模块、发声模块及仿生弯曲连接部。功能模块包括功能模块壳体及集成设置于功能模块壳体内的蓝牙模块、供电模块及麦克风;发声模块包括耳机壳体及设置于耳机壳体内的动铁单元,发声模块可嵌入耳道内;仿生弯曲连接部包括中空绝缘套管及穿设于中空绝缘套管内的连接导线,仿生弯曲连接部前端连接发声模块、后端连接功能模块,仿生弯曲连接部按照人耳的生理结构弯曲,可挂设于耳廓上并使功能模块隐藏到耳廓后方。本实用新型的发声模块体积较小,可嵌入耳道内,功能模块通过仿生弯曲连接部隐藏到耳廓后方,耳机佩戴后,外观效果不明显,可视度低,更加美观,佩戴舒适,剧烈运动时不易掉落。

技术研发人员:薛洪明;施明明;张春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亿欧得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