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雨箱式变压器,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当初级线圈中通有交流电流时,铁芯中便产生交流磁通,使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电压。变压器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变压器就是一种利用电磁互感应,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箱式变压器属于大型的产品,为了防雨防尘,大部分变压器都安装在防雨箱内。
现有的防雨箱为了实现对变压器防水,通过使用密封材料,保证防雨箱整体的密封性,变压器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部分防雨箱为了散热开设通风孔,缺乏防尘装置,都容易引起变压器的损坏,现在急需一种防雨箱式变压器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雨箱式变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对变压器进行保护,防水防尘能力更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雨箱式变压器,包括防雨箱、前门板、支撑座、便于保护机构以及变压器主体,所述防雨箱前端面设置有前面板,所述防雨箱下端面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前门板后侧设置有变压器主体,所述支撑座上侧设置有便于保护机构,所述便于保护机构包括遮雨棚、支撑杆、通风管、防尘网、限位夹板、固定座、减震弹簧、风机以及扇叶,所述防雨箱上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面设置有遮雨棚,所述防雨箱内壁左端设置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内部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通风管右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右端面设置有扇叶,所述防雨箱内壁后侧设置有限位夹板,所述防雨箱内壁下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管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通风管对称设置在防雨箱左右两端面同一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扇叶外端面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端面安装有机座。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夹板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夹板对称设置在变压器主体左右两侧,且两组限位夹板之间的距离与变压器主体宽度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弹簧上端面设置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下端尺寸大于固定座上端面开口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主体下端面设置有拖板,所述升降柱、减震弹簧以及固定座均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固定座、减震弹簧以及升降柱均对称设置在拖板下端面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雨箱式变压器,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遮雨棚、支撑杆、通风管、防尘网、限位夹板、固定座、减震弹簧、风机以及扇叶,该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缺乏防护装置,再户外使用作业使用过程中容易被雨水或灰尘损坏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能力,适应性更好。
因通风管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通风管对称设置在防雨箱左右两端面同一水平高度,该设计保证通风顺畅,便于对变压器主体进行散热,因限位夹板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夹板对称设置在变压器主体左右两侧,且两组限位夹板之间的距离与变压器主体宽度相匹配,该设计限定变压器主体位置,防止在恶劣天气时发生晃动,因弹簧上端面设置有升降柱,升降柱下端尺寸大于固定座上端面开口大小,该设计通过减震弹簧吸收升降柱传递的动能,便于对变压器主体进行防护,同时防止升降柱从固定座内部滑脱,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对变压器进行保护,防水防尘能力更佳。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雨箱式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雨箱式变压器中便于保护机构的正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中:1-防雨箱、2-前门板、3-支撑座、4-便于保护机构、5-变压器主体、41-遮雨棚、42-支撑杆、43-通风管、44-防尘网、45-限位夹板、46-固定座、47-减震弹簧、48-风机、49-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雨箱1式变压器,包括防雨箱1、前门板2、支撑座3、便于保护机构4以及变压器主体5,防雨箱1前端面设置有前面板,防雨箱1下端面设置有支撑座3,前门板2后侧设置有变压器主体5,支撑座3上侧设置有便于保护机构4。
便于保护机构4包括遮雨棚41、支撑杆42、通风管43、防尘网44、限位夹板45、固定座46、减震弹簧47、风机48以及扇叶49,防雨箱1上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杆42,支撑杆42上端面设置有遮雨棚41,防雨箱1内壁左端设置有通风管43,通风管43内部设置有防尘网44,通风管43右侧设置有风机48,风机48右端面设置有扇叶49,防雨箱1内壁后侧设置有限位夹板45,防雨箱1内壁下侧设置有固定座46,固定座46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47,该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缺乏防护装置,再户外使用作业使用过程中容易被雨水或灰尘损坏的问题。
通风管43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通风管43对称设置在防雨箱1左右两端面同一水平高度,该设计保证通风顺畅,便于对变压器主体5进行散热,扇叶49外端面设置有保护罩,保护罩上端面安装有机座,该设计便于对扇叶49进行保护,防止飞出后损伤变压器主体5,限位夹板45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夹板45对称设置在变压器主体5左右两侧,且两组限位夹板45之间的距离与变压器主体5宽度相匹配,该设计限定变压器主体5位置,防止在恶劣天气时发生晃动。
减震弹簧47上端面设置有升降柱,升降柱下端尺寸大于固定座46上端面开口大小,该设计通过减震弹簧47吸收升降柱传递的动能,便于对变压器主体5进行防护,同时防止升降柱从固定座46内部滑脱,变压器主体5下端面设置有拖板,升降柱、减震弹簧47以及固定座46均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固定座46、减震弹簧47以及升降柱均对称设置在拖板下端面左右两侧,该设计便于对变压器主体5整体进行减震,减震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工作人员首先将防雨箱1安装到合适位置,保证支撑座3处于同一水平高度,随后工作人员打开前门板2将变压器主体5固定在拖板上端,保证变压器主体5处于两组限位夹板45之间,随后关闭前门板2,下雨时,整体密封的防雨箱1以及防雨棚都可以阻隔外界雨水进入防雨箱1内部,当遇到大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时,限位夹板45以及拖板可以限定变压器主体5位置,升降柱将变压器主体5上升或下降的动能传递到减震弹簧47,减震弹簧47通过不断的拉伸或收缩吸收动能,防止变压器主体5被磕碰造成损坏,变压器主体5工作时会产生热量,风机48带动扇叶49旋转将外界空气通过左侧通风管43吸入进行热量交换,随后热的外界空气再通过右侧的通风管43排出,保证变压器主体5温度正常,防尘网44拦截外界空气中的杂质,防止对变压器主体5造成损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防雨箱式变压器,包括防雨箱、前门板、支撑座、便于保护机构以及变压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箱前端面设置有前面板,所述防雨箱下端面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前门板后侧设置有变压器主体,所述支撑座上侧设置有便于保护机构;
所述便于保护机构包括遮雨棚、支撑杆、通风管、防尘网、限位夹板、固定座、减震弹簧、风机以及扇叶,所述防雨箱上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面设置有遮雨棚,所述防雨箱内壁左端设置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内部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通风管右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右端面设置有扇叶,所述防雨箱内壁后侧设置有限位夹板,所述防雨箱内壁下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箱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通风管对称设置在防雨箱左右两端面同一水平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箱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外端面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端面安装有机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箱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夹板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夹板对称设置在变压器主体左右两侧,且两组限位夹板之间的距离与变压器主体宽度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箱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上端面设置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下端尺寸大于固定座上端面开口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雨箱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主体下端面设置有拖板,所述升降柱、减震弹簧以及固定座均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固定座、减震弹簧以及升降柱均对称设置在拖板下端面左右两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