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副边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接受电动汽车这种环保的出行方式。同时也被许多汽车厂家认为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而且都投入了大笔资金进行研发。不过,由于充电问题的现实阻碍,一直以来还没有得到充分推广。目前,电动车最重要的部分莫过于电池和充电设备,由于技术瓶颈,短时间内它们只能使用锂电池,所以无线(感应)充电系统变成了另一个研发重点。与有线充电系统相比,无线充电有多种优势,能够顺应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无线充电主要应用场景为自动驾驶,包括但不限于自动驾驶汽车,大巴,物流车,扫地机器人等等。传统插座式充电方式,需要人工进行连接充电插头。而无线充电可以实现完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进行充电。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一般采用的是磁场方式作为空间无形软介质,将电能由电源端传递至用电设备(汽车电池包)的一种技术。无线充电系统按照物理部件可分为三大部分。地面发射机构(原边线圈)、车载拾取机构(副边线圈)和电能转换装置(墙端设备)组成。电能转换装置的作用是将工频50hz的交流电转换成85khz的高频交流电来供给地面发射机构。
副边线圈和散热壳体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车载拾取机构中必不可少的两个部件,因被使用在新能源汽车上,所以必须满足ip67防护要求。因为副边线圈和原边线圈之间要通过电磁感应充电,所以副边线圈的壳体不能使用金属,而功率器件需要用散热,故副边线圈和功率器件不能用同一个壳体。然而这两个壳体之间的密封问题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的。因为现有的常用塑料材质发生蠕变的可能性都很大,如果用o型密封圈或其他类型的密封圈,时间久了很难保证ip67密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满足ip67防护级别的无线充电副边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充电副边设备,包括:
副边线圈组件,其用于无线充电电磁转换;
第一密封结构,其形成在副边线圈组件与散热壳体相邻的一面;
散热壳体,其盖装在副边线圈组件上,其内部形成有副边线圈组件励磁线穿过的通孔;
第二密封结构,其形成所述通孔中,所述励磁线穿过其中;
上盖板,其盖装于散热壳体上。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无线充电副边设备,第一密封结构是在副边线圈组件顶面形成的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可以采用硅胶。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无线充电副边设备,第二密封结构是灌注所述通孔中的密封胶层。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无线充电副边设备,第二密封结构灌满所述通孔。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无线充电副边设备,散热壳体侧壁底部四周向远离散热壳体方向形成有外延,所述外延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固定孔;
副边线圈组件侧壁上形成有多个凸部,每个凸部上形成有一个第二固定孔;
其中,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位置相配合,第一固定连接件穿过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将散热壳体和副边线圈组件固定连接。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无线充电副边设备,散热壳体侧壁上形成有多个具有内螺纹的安装孔,上盖板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第三固定孔;
第三固定孔与安装孔位置相配合,第二固定连接件穿过第三固定孔后与安装孔内螺纹形成锁固,将上盖板与散热壳体连接固定。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无线充电副边设备,所述外延上每个第一固定孔两侧均形成有加强件。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无线充电副边设备,所述加强件是直角三角形支撑件,该三角形支撑件的一条直角边形成在散热壳体侧壁上,该三角形支撑件的另一条直角边形成在所述外延上。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无线充电副边设备,散热壳体为铝制,上盖板为铝制。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副边线圈组件和散热壳体之间设置第一密封结构,并在散热壳体内励磁线穿过孔中设置第二密封结构,解决了电动汽车的副边线圈和散热壳体在组装过程中的ip67防护问题。相比较现有的副边线圈和散热壳体的密封大多采用安装密封圈的形式,这种方式操作复杂,且难以解决因塑料蠕变问题而引起的泄露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灌密封胶,将副边线圈和散热壳体连接的位置密封起来,可有效的阻隔散热器与外部空气的接触,达到ip67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附图旨在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方法、结构和/或材料的一般特性,对说明书中的描述进行补充。然而,本实用新型附图是未按比例绘制的示意图,因而可能未能够准确反映任何所给出的实施例的精确结构或性能特点,本实用新型附图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定或限制由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所涵盖的数值或属性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副边线圈组件1
第一密封结构2
散热壳体3
副边线圈组件励磁线4
通孔5
第二密封结构6
上盖板7
外延8
第一固定孔9
凸部10
第二固定孔11
安装孔12
第三固定孔13
加强件14
第一固定连接件15
第二固定连接件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加以应用,在没有背离实用新型总的设计思路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下述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具体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作“连接”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以直接连接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不同的是,当元件被称作“直接连接”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
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副边设备,包括:
副边线圈组件1,其用于无线充电电磁转换;
第一密封结构2,其形成在副边线圈组件1与散热壳体3相邻的一面;
散热壳体3,其盖装在副边线圈组件1上,其内部形成有副边线圈组件励磁线4穿过的通孔5;
第二密封结构6,其形成所述通孔5中,所述励磁线4穿过其中;
上盖板7,其盖装于散热壳体3上。
其中,第一密封结构2是在副边线圈组件1顶面形成的密封胶层,第二密封结构6是灌注所述通孔5中的密封胶层。可选择的,第二密封结构6灌满所述通孔5。
第二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副边设备,包括:
副边线圈组件1,其用于无线充电电磁转换;
第一密封结构2,其形成在副边线圈组件1与散热壳体3相邻的一面;
散热壳体3,其盖装在副边线圈组件1上,其内部形成有副边线圈组件励磁线4穿过的通孔5;散热壳体3侧壁底部四周向远离散热壳体方向形成有外延8,所述外延8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固定孔9;副边线圈组件1侧壁上形成有多个凸部10,每个凸部上形成有一个第二固定孔11;散热壳体3侧壁上形成有多个具有内螺纹的安装孔12,上盖板7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第三固定孔13;所述外延8上每个第一固定孔9两侧均形成有加强件14;所述加强件14是直角三角形支撑件,该三角形支撑件的一条直角边形成在散热壳体3侧壁上,该三角形支撑件的另一条直角边形成在所述外延8上。
第二密封结构6,其形成所述通孔5中,所述励磁线4穿过其中;
上盖板7,其盖装于散热壳体3上。
其中,第一密封结构2是在副边线圈组件1顶面形成的密封胶层,第二密封结构6是灌注所述通孔5中的密封胶层。可选择的,第二密封结构6灌满所述通孔5。
第一固定孔9与第二固定孔11位置相配合,第一固定连接件15穿过第一固定孔9与第二固定孔11将散热壳体3和副边线圈组件1固定连接;
第三固定孔13与安装孔12位置相配合,第二固定连接件16穿过第三固定孔13后与安装孔12内螺纹形成锁固,将上盖板7与散热壳体3连接固定,散热壳体3为铝制,上盖板7为铝制,第一固定连接件15和第二固定连接件16选择螺栓。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都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还将理解的是,除非这里明确定义,否则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这类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语境中的意思相一致的意思,而不以理想的或过于正式的含义加以解释。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无线充电副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副边线圈组件,其用于无线充电电磁转换;
第一密封结构,其形成在副边线圈组件与散热壳体相邻的一面;
散热壳体,其盖装在副边线圈组件上,其内部形成有副边线圈组件励磁线穿过的通孔;
第二密封结构,其形成所述通孔中,所述励磁线穿过其中;
上盖板,其盖装于散热壳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副边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结构是在副边线圈组件顶面形成的密封胶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副边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密封结构是灌注所述通孔中的密封胶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副边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密封结构灌满所述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副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散热壳体侧壁底部四周向远离散热壳体方向形成有外延,所述外延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固定孔;
副边线圈组件侧壁上形成有多个凸部,每个凸部上形成有一个第二固定孔;
其中,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位置相配合,第一固定连接件穿过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将散热壳体和副边线圈组件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副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散热壳体侧壁上形成有多个具有内螺纹的安装孔,上盖板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第三固定孔;
第三固定孔与安装孔位置相配合,第二固定连接件穿过第三固定孔后与安装孔内螺纹形成锁固,将上盖板与散热壳体连接固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副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上每个第一固定孔两侧均形成有加强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副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是直角三角形支撑件,该三角形支撑件的一条直角边形成在散热壳体侧壁上,该三角形支撑件的另一条直角边形成在所述外延上。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副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散热壳体为铝制,上盖板为铝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