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稳定型地基支护。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坑支护作为一个结构体系,应要满足稳定和变形的要求,即通常规范所说的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则是指支护结构的变形或是由于开挖引起周边土体产生的变形过,影响正常使用,但未造成结构的失稳。
现有的地基支护大多都是固定的结构,由于地基土层容易因受外接温度影响而热胀冷缩,导致支护结构位移,进而对支护的安全的稳定性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支撑稳定型地基支护,解决现有地基支护大多都是固定的结构,由于地基土层容易因受外接温度影响而热胀冷缩,导致支护结构位移,进而对支护的安全的稳定性带来隐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支撑稳定型地基支护,包括地基土层和中心支撑架,所述地基土层内部四周壁上设置有支护板,所述支护板背部设置有地埋桩,所述支护板内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支护滑块,所述支护滑块上设置有支护杆,所述支护杆一端设置有中心支撑架,所述中心支撑架底部四角处设置有支撑腿,所述中心支撑架和所述支护滑块靠近所述支护杆出均设置有转动连接孔,所述转动连接孔内设置有连接轴,所述支护板内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支护杆和所述液压缸一端均设置有活动连接柄,所述支护板两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螺杆,所述支护滑块内靠近所述转动连接孔一侧设置有贯穿孔,所述支护滑块内远离所述贯穿孔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支护板与所述地基土层通过所述地埋桩固定连接,所述地埋桩内嵌在所述地基土层中,所述地埋桩与所述支护板焊接,所述滑槽和所述限位孔成型于所述支护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护滑块与所述滑槽通过所述螺杆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限位孔以及所述支护滑块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贯穿孔成型于所述支护滑块上,所述支护杆与所述支护滑块通过挂钩连接,所述中心支撑架与所述支护杆通过挂钩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连接孔均成型于所述支护滑块以及所述中心支撑架上,所述连接轴内嵌在所述支护滑块以及所述中心支撑架中。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连接柄嵌套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液压缸内嵌在所述支护杆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内嵌在所述支护滑块中。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地基支护大多都是固定的结构,由于地基土层容易因受外接温度影响而热胀冷缩,导致支护结构位移,进而对支护的安全的稳定性带来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护滑块,支护杆,中心支撑架、液压缸以及压力传感器,可根据施工土层热胀冷缩实时调节支护的紧张性,有利于支护结构始终处于一个稳定的工作状态,有效的保护了基坑的安全性,有利于施工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支撑稳定型地基支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支撑稳定型地基支护中心支撑架除去支护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支撑稳定型地基支护中支护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支撑稳定型地基支护中支护板与支护滑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支撑稳定型地基支护中支护滑块的左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地基土层;2、中心支撑架;3、支护板;4、支护滑块;5、支护杆;6、地埋桩;7、滑槽;8、液压缸;9、支撑腿;10、转动连接孔;11、连接轴;12、活动连接柄;13、螺杆;14、限位孔;15、压力传感器;16、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5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支撑稳定型地基支护,包括地基土层和中心支撑架,地基土层1内部四周壁上设置有支护板3,支护板3背部设置有地埋桩6,支护板3内设置有滑槽7,滑槽7内设置有支护滑块4,支护滑块4上设置有支护杆5,支护杆5一端设置有中心支撑架2,中心支撑架2底部四角处设置有支撑腿9,中心支撑架2和支护滑块4靠近支护杆5出均设置有转动连接孔10,转动连接孔10内设置有连接轴11,支护板3内设置有液压缸8,支护杆5和液压缸8一端均设置有活动连接柄12,支护板3两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孔14,限位孔14内设置有螺杆13,支护滑块4内靠近转动连接孔10一侧设置有贯穿孔16,支护滑块4内远离贯穿孔16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5。
支护板3与地基土层1通过地埋桩6固定连接,地埋桩6内嵌在地基土层1中,地埋桩6与支护板3焊接,滑槽7和限位孔14成型于支护板3上。
支护滑块4与滑槽7通过螺杆13连接,螺杆13与限位孔14以及支护滑块4插接。
贯穿孔16成型于支护滑块4上,支护杆5与支护滑块4通过挂钩连接,中心支撑架2与支护杆5通过挂钩连接。
转动连接孔10均成型于支护滑块4以及中心支撑架2上,连接轴11内嵌在支护滑块4以及中心支撑架2中。
活动连接柄12嵌套在连接轴11上,液压缸8内嵌在支护杆5中,压力传感器15内嵌在支护滑块4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13、限位孔14以及支护滑块4的固定位置因施工进度,基坑内的高度觉得支护的高度,提高了支护的使用灵活性,其次中心支撑架2为正方形状,在受到四面支撑力时,受力均匀且稳定,压力传感器15测得数据有外部的控制设备控制,且液压缸8也收外部的控制设备智能操作执行动作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将地埋桩6插入到地基土层1的四周壁中,使得支护板3能够稳定对地基土层1壁起到一个支撑作用,然后根据施工的位置,将支护滑块4通过螺杆13和限位孔14固定在滑槽7中合适的位置,接着把支护杆5通过活动连接柄12卡入到支护滑块4内的连接轴11上,下一步在基坑内部合适的位置通过支撑腿9将中心支撑架2固定起到,最后即可将支护杆5内液压缸8端头的活动连接柄12与中心支撑架2外壁中的连接轴11进行固定连接,通过外部设备控制液压缸8进行紧压处理,中心支撑架2通过支护杆5对支护板3起到一个推压的作用,即可保障支护板3紧贴在地基土层1壁上,起到支护的作用,本装置内的压力传感器15可根据地基土层1热胀冷缩形变对支护板3的作用力,来调节液压缸8的伸缩性,以便于支护杆5能够时刻保障这紧绷的支撑状态,解决了常规支护固定的结构因土层形变而损坏的弊端。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1.一种支撑稳定型地基支护,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土层(1)和中心支撑架(2),所述地基土层(1)内部四周壁上设置有支护板(3),所述支护板(3)背部设置有地埋桩(6),所述支护板(3)内设置有滑槽(7),所述滑槽(7)内设置有支护滑块(4),所述支护滑块(4)上设置有支护杆(5),所述支护杆(5)一端设置有中心支撑架(2),所述中心支撑架(2)底部四角处设置有支撑腿(9),所述中心支撑架(2)和所述支护滑块(4)靠近所述支护杆(5)出均设置有转动连接孔(10),所述转动连接孔(10)内设置有连接轴(11),所述支护板(3)内设置有液压缸(8),所述支护杆(5)和所述液压缸(8)一端均设置有活动连接柄(12),所述支护板(3)两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孔(14),所述限位孔(14)内设置有螺杆(13),所述支护滑块(4)内靠近所述转动连接孔(10)一侧设置有贯穿孔(16),所述支护滑块(4)内远离所述贯穿孔(16)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稳定型地基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3)与所述地基土层(1)通过所述地埋桩(6)固定连接,所述地埋桩(6)内嵌在所述地基土层(1)中,所述地埋桩(6)与所述支护板(3)焊接,所述滑槽(7)和所述限位孔(14)成型于所述支护板(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稳定型地基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滑块(4)与所述滑槽(7)通过所述螺杆(13)连接,所述螺杆(13)与所述限位孔(14)以及所述支护滑块(4)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稳定型地基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16)成型于所述支护滑块(4)上,所述支护杆(5)与所述支护滑块(4)通过挂钩连接,所述中心支撑架(2)与所述支护杆(5)通过挂钩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稳定型地基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孔(10)均成型于所述支护滑块(4)以及所述中心支撑架(2)上,所述连接轴(11)内嵌在所述支护滑块(4)以及所述中心支撑架(2)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稳定型地基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柄(12)嵌套在所述连接轴(11)上,所述液压缸(8)内嵌在所述支护杆(5)中,所述压力传感器(15)内嵌在所述支护滑块(4)中。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