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贯穿地下工程的深基坑钢支撑后拆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力度和速度不断提升,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安装与拆除对地下工程施工周期和安全影响较大,在基坑支撑结构的拆除阶段,换撑结构的布置方式、支撑拆除时间、结构变形控制等措施是否合理,严重主体结构的工程质量。目前,深基坑支护钢支撑拆除在支撑以下主体结构的浇筑、防水、回填以及换撑结构施工完成,且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钢支撑拆除施工。传统施工方法存在前置工序繁多、质量条件要求高,对地下结构的施工周期影响大,并不利于地下结构质量控制等诸多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贯穿地下工程的深基坑钢支撑后拆的连接装置,具有施工简单,安装和拆除便捷,效率高,并且节约钢材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贯穿地下工程的深基坑钢支撑后拆的连接装置,包括传力转换节和设置在所述传力转换节两端的连接件,所述传力转换节贯穿地下工程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钢支撑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力转换节包括至少两根型钢和多块固定板连接形成一中间通透的筒,至少两根所述型钢通过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型钢侧面,所述型钢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型钢为角钢或h型钢或槽钢;若所述型钢为角钢,则所述角钢数量为四个,矩形阵列分布,相邻两个角钢不接触;若所述型钢为h型钢或槽钢,则所述h型钢或槽钢数量为两个,所述h型钢的腹板或所述槽钢的槽口相对设置,相邻两个h型钢或槽钢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与所述型钢、钢支撑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力转换节上相交设置止水板,所述止水板中心设置有尺寸小于所述筒的内径的通孔,所述止水板整体尺寸大于所述传力转换节的断面尺寸。
优选的,所述地下工程贯穿位置内侧的法兰盘倾斜设置,所述型钢上端长度小于下端长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抗剪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①传力转换节配合法兰盘与钢支撑连接,安装和拆卸简单,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工期;
②传力转换节配合止水板在保证支撑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保证地下结构的防水性能;
③较传统施工方法,减少过多切割钢支撑,降低了钢材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贯穿地下工程的深基坑钢支撑后拆的连接装置的传力转换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贯穿地下工程的深基坑钢支撑后拆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2中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贯穿地下工程的深基坑钢支撑后拆的连接装置的传力转换节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贯穿地下工程的深基坑钢支撑后拆的连接装置的止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坑支护2、牛腿3、连接件
4、固定板5、止水板6、抗剪钢筋
7、型钢8、结构钢筋9、地下结构外墙
10、钢围檩11、钢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示例性的,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贯穿地下工程的深基坑钢支撑后拆的连接装置,包括传力转换节和设置在所述传力转换节两端的连接件3,所述传力转换节贯穿地下工程并通过连接件3与钢支撑11连接,所述传力转换节包括至少两根型钢7和多块固定板4连接形成一中间通透的筒,至少两根型钢7通过固定板4连接,固定板4位于型钢7侧面,型钢7两端固定连接连接件3。具体的,根据设计图纸计算钢支撑11贯穿所述地下结构的位置,以地下结构外墙为例,计算出钢支撑11贯穿所述地下结构外墙位置,在该位置安装所述传力转换节,所述传力转换节两端分别连接固定连接件3,连接件3另一端与钢支撑固定连接,保证后期所述地下室外墙施工的时候所述传力转换节可以埋入所述地下结构外墙,便于后期钢支撑的拆除作业。
优选的一种方案,型钢7为角钢,数量为四个,矩形阵列分布,相邻两个所述角钢不接触。优选的,四个所述角钢分别位于左上、左下、右下和右上四个方位,相邻的两个所述角钢的侧边相向设置且不接触,相邻的两个所述角钢的相邻的侧面使用固定板4固定连接,优选的,固定板4位钢板。进一步的,固定板4间隔设置在所述角钢的侧面,保证所述传力转换节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优选的一种方案,型钢7为h型钢或槽钢,数量为两个,所述h型钢的腹板或所述槽钢的槽口相对设置,相邻两个所述h型钢或所述槽钢不接触。具体的,以h型钢为例。两根所述h型钢并排放置且不接触,优选的,翼缘板在上,使用固定板4分别在上、下翼缘板将两跟h型钢固定连接,优选的,固定板4位钢板。进一步的,固定板4间隔设置在所述h型钢的翼缘板上,保证所述传力转换节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型钢7为槽钢的时候,制作方式参考h型钢,再次不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优选的一种方案,连接件3为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与型钢7、钢支撑11焊接连接。具体的,所述传力转换节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法兰盘,同事对应的钢支撑11位置焊接法兰盘,所述传力转换节与钢支撑通过法兰连接,其安装、拆卸均很便捷。
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地下工程贯穿位置内侧的所述法兰盘倾斜设置,型钢7上端长度小于下端长度。具体的,所述传力转换节整体表现为直角梯形或者梯形,所述梯形上窄下宽,也即所述传力转换节两端的法兰盘一个或者两个倾斜设置,便于与钢支撑11连接、拆卸和调整。
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传力转换节上相交设置止水板5,止水板5中心设置有尺寸小于所述筒的内径的通孔,止水板5整体尺寸大于所述传力转换节的断面尺寸。具体的,如图5所示,止水板5为圆形或者矩形,中间设置有通孔,止水板5上对应所述传力转换节的形状设置有开槽,在连接固定板4之前将止水板5套入所述传力转换节上,后期将止水板5焊接在所述传力转换节上,保证止水板5位于所述地下结构外墙中间位置,完成其止水功能。更进一步的,止水板5厚度不小于6mm,宽度不小于150mm,在与所述传力转换节接触的四周全部满焊,不得漏焊,避免地下水深入室内。
在所述地下结构进行施工至所述传力转换节之前,对所述传力转换节进行打磨除锈作业。
优选的一种方案,固定板4上设置有抗剪钢筋6。具体的,如图4所示,在固定板4上焊接抗剪钢筋6,具体的,以“井”字形方式将4根抗剪钢筋6焊接在所述传力转换节上的固定板4上,对外墙结构进行局部加强,抗剪钢筋6的型号级数量,根据结构实际需求计算结果来确定。
本实用新型公开使用贯穿地下工程的深基坑钢支撑后拆的连接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基坑开挖的同时在基坑支护1上安装固定牛腿2和钢围檩10,在贯穿地下工程结构处使用传力转换节配合连接件3安装固定钢支撑11;
所述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通过拆除连接件3与所述传力转换节对钢支撑11进行拆除。
优选的一种方案,在所述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所述地下结构外墙施工前在位于所述外墙中间位置的所述传力转换节上安装止水板5。
优选的一种方案,连接件3为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与型钢7、钢支撑11焊接连接。
在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且达到钢支撑11拆除条件后,进行钢支撑11的拆除,对于贯穿所述地下结构处,只需将所述法兰盘拆除即可完成对应位置的钢支撑的拆除,然后将所述传力转换节超出所述地下结构墙体部分切除,做防水、防腐处理。拆除下来的法兰盘可以继续周转使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传力转换节配合法兰盘与钢支撑连接,安装和拆卸简单,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工期;此外传力转换节配合止水板在保证支撑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保证地下结构的防水性能;而且较传统施工方法,减少过多切割钢支撑,降低了钢材损耗。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1.贯穿地下工程的深基坑钢支撑后拆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力转换节和设置在所述传力转换节两端的连接件,所述传力转换节贯穿地下工程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钢支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穿地下工程的深基坑钢支撑后拆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转换节包括至少两根型钢和多块固定板,至少两根所述型钢和多块固定板连接形成一中间通透的筒,至少两根所述型钢通过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型钢侧面,所述型钢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穿地下工程的深基坑钢支撑后拆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为角钢或h型钢或槽钢;若所述型钢为角钢,则所述角钢数量为四个,矩形阵列分布,相邻两个角钢不接触;若所述型钢为h型钢或槽钢,则所述h型钢或槽钢数量为两个,所述h型钢的腹板或所述槽钢的槽口相对设置,相邻两个h型钢或槽钢不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穿地下工程的深基坑钢支撑后拆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与所述型钢、钢支撑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穿地下工程的深基坑钢支撑后拆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转换节上相交设置止水板,所述止水板中心设置有尺寸小于所述筒的内径的通孔,所述止水板整体尺寸大于所述传力转换节的断面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贯穿地下工程的深基坑钢支撑后拆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工程贯穿位置内侧的法兰盘倾斜设置,所述型钢上端长度小于下端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穿地下工程的深基坑钢支撑后拆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抗剪钢筋。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