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有效防止雨水渗积的建筑基坑。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
现有的建筑基坑四壁防水措施不足,容易使雨水从基坑外部土壤渗入基坑内部,而且现有的建筑基坑底部难以便捷的排水,容易使雨水蓄积,会影响正常的施工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可有效防止雨水渗积的建筑基坑,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基坑四壁防水措施不足,容易使雨水从基坑外部土壤渗入基坑内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有效防止雨水渗积的建筑基坑,包括基坑、渗水层和防渗层,所述基坑内底端设置有防渗底层,所述防渗底层下端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防渗底层上端设置有砂石层,所述砂石层上端设置有所述渗水层,所述基坑四面内壁上设置有加固网,所述加固网内壁上设置有所述防渗层,所述防渗层内壁上设置有防水层。
进一步的,所述防渗底层与所述基坑内底端浇筑连接,所述防渗底层具有坡度,所述排水管与所述防渗底层下端一侧浇筑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渗底层可防止地下水向所述基坑内渗透,具有坡度的所述防渗底层可在所述基坑内有水时,使水能够便捷的流动积蓄至所述防渗底层的较低端。
进一步的,所述砂石层与所述防渗底层浇筑连接,所述渗水层与所述砂石层浇筑连接,所述渗水层可采用渗水砖等构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砂石层结构稳固,可使水能够便捷的渗下,所述渗水层可使所述砂石层表面更为平整,所述渗水层具有良好的渗水性。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网为钢筋网,所述加固网与所述基坑内壁浇筑连接,所述防渗层与所述加固网浇筑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加固网可对所述基坑四壁的土壤进行加固,使所述基坑结构更加稳固,所述防渗层具有良好的防渗性。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与所述防渗层浇筑连接,所述基坑上方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一侧壁上设置有抽水管,所述水泵远离所述抽水管一侧壁上设置有输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层具有极佳的防水性,配合所述防渗层,可更加有效地防止所述基坑外的水向所述基坑内蓄积。
进一步的,所述抽水管以及所述输水管均与所述水泵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抽水管伸入所述基坑内部,所述抽水管远离所述水泵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过滤头,所述过滤头底端中部内嵌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过滤头下端可靠近所述基坑底端,在雨水较大时,所述水泵在工作时可通过所述抽水管对所述基坑内的水进行抽取,然后通过所述输水管排出,所述过滤网可防止所述水泵在工作时将一些杂质抽入所述抽水管中,以防止所述抽水管堵塞。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的建筑基坑四壁防水措施不足,容易使雨水从基坑外部土壤渗入基坑内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固网、防渗层和防水层,可使基坑四壁具有极佳的防水性和防渗性能,可有效防止在下雨时雨水通过基坑外部的土壤渗透至基坑内,十分实用;而且现有的建筑基坑底部难以便捷的排水,容易使雨水蓄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渗水层、砂石层、防渗底层和排水管,可使雨水在基坑底部快速蓄积并通过排水管排出,排水十分便捷快速,可有效防止雨水在基坑内蓄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有效防止雨水渗积的建筑基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有效防止雨水渗积的建筑基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有效防止雨水渗积的建筑基坑中抽水管和过滤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有效防止雨水渗积的建筑基坑中过滤头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基坑;2、防渗底层;3、排水管;4、砂石层;5、渗水层;6、加固网;7、防渗层;8、防水层;9、水泵;10、抽水管;11、输水管;12、过滤头;13、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有效防止雨水渗积的建筑基坑,包括基坑1、渗水层5和防渗层7,基坑1内底端设置有防渗底层2,防渗底层2下端一侧设置有排水管3,防渗底层2上端设置有砂石层4,砂石层4上端设置有渗水层5,基坑1四面内壁上设置有加固网6,加固网6内壁上设置有防渗层7,防渗层7内壁上设置有防水层8。
如图1-2所示,防渗底层2与基坑1内底端浇筑连接,防渗底层2具有坡度,排水管3与防渗底层2下端一侧浇筑连接,排水管3远离防渗底层2一端可接至蓄水坑等地,防渗底层2可防止地下水向基坑1内渗透,具有坡度的防渗底层2可在基坑1内有水时,使水能够便捷的流动积蓄至防渗底层2的较低端,以便通过排水管3向外部排水。
如图1-2所示,砂石层4与防渗底层2浇筑连接,渗水层5与砂石层4浇筑连接,渗水层5可采用渗水砖等构筑,砂石层4结构稳固,可使水能够便捷的渗下,渗水层5可使砂石层4表面更为平整,渗水层5具有良好的渗水性,以使基坑1内的水能够便捷的渗下。
如图1-2所示,加固网6为钢筋网,加固网6与基坑1内壁浇筑连接,防渗层7与加固网6浇筑连接,加固网6可对基坑1四壁的土壤进行加固,使基坑1结构更加稳固,防渗层7可防止基坑1外部的水向基坑1内渗透。
如图1-2所示,防水层8与防渗层7浇筑连接,基坑1上方一侧设置有水泵9,水泵9一侧壁上设置有抽水管10,水泵9远离抽水管10一侧壁上设置有输水管11,防水层8具有极佳的防水性,配合防渗层7,可更加有效地防止基坑1外的水向基坑1内蓄积,十分实用。
如图1-4所示,抽水管10以及输水管11均与水泵9通过法兰连接,抽水管10伸入基坑1内部,抽水管10远离水泵9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过滤头12,过滤头12底端中部内嵌有过滤网13,过滤头12下端可靠近基坑1底端,在雨水较大时,水泵9在工作时可通过抽水管10对基坑1内的水进行抽取,然后通过输水管11排出,过滤网13可防止水泵9在工作时将一些杂质抽入抽水管10中,以防止抽水管10堵塞,过滤头12在需要清洁维护时可便捷的从抽水管10上取下,以便进行清洁维护。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基坑1四壁的加固网6可对基坑1四壁的土壤进行加固,使基坑1结构更加稳固,防渗层7和防水层8具有极佳的防渗性能和防水性能,可有效防止基坑1外部的水向基坑1内渗透,防止在下雨时雨水通过基坑1外部的土壤渗透至基坑1内,渗水层5具有良好的渗水性,砂石层4结构稳固,可使水能够便捷的渗下,渗水层5可使砂石层4表面更为平整,渗水层5和砂石层4可使基坑1内的水能够便捷的渗下,防渗底层2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防渗性能,且防渗底层2具有坡度,可在基坑1内有水时,使水能够便捷的流动积蓄至防渗底层2的较低端,以便通过排水管3向外部排水,十分便捷,在雨水较大时,水泵9在工作可通过抽水管10对基坑1内的水进行抽取,然后通过输水管11排出,过滤网13可防止水泵9在工作时将一些杂质抽入抽水管10中,以防止抽水管10堵塞,过滤头12在需要清洁维护时可便捷的从抽水管10上取下,以便进行清洁维护。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1.一种可有效防止雨水渗积的建筑基坑,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1)、渗水层(5)和防渗层(7),所述基坑(1)内底端设置有防渗底层(2),所述防渗底层(2)下端一侧设置有排水管(3),所述防渗底层(2)上端设置有砂石层(4),所述砂石层(4)上端设置有所述渗水层(5),所述基坑(1)四面内壁上设置有加固网(6),所述加固网(6)内壁上设置有所述防渗层(7),所述防渗层(7)内壁上设置有防水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防止雨水渗积的建筑基坑,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底层(2)与所述基坑(1)内底端浇筑连接,所述防渗底层(2)具有坡度,所述排水管(3)与所述防渗底层(2)下端一侧浇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防止雨水渗积的建筑基坑,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层(4)与所述防渗底层(2)浇筑连接,所述渗水层(5)与所述砂石层(4)浇筑连接,所述渗水层(5)可采用渗水砖等构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防止雨水渗积的建筑基坑,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网(6)为钢筋网,所述加固网(6)与所述基坑(1)内壁浇筑连接,所述防渗层(7)与所述加固网(6)浇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防止雨水渗积的建筑基坑,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8)与所述防渗层(7)浇筑连接,所述基坑(1)上方一侧设置有水泵(9),所述水泵(9)一侧壁上设置有抽水管(10),所述水泵(9)远离所述抽水管(10)一侧壁上设置有输水管(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防止雨水渗积的建筑基坑,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10)以及所述输水管(11)均与所述水泵(9)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抽水管(10)伸入所述基坑(1)内部,所述抽水管(10)远离所述水泵(9)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过滤头(12),所述过滤头(12)底端中部内嵌有过滤网(13)。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