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施工的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施工smw工法桩时用于插入h型钢的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中,下挖基坑时,需要施工支护和防水体系。最传统的做法是,绕基坑四周打下一圈支护桩,作为主要的支护结构,并施工好其它辅助支护机构如压顶梁和各个标高内支撑等,构成基坑支护体系,且在支护桩外围浇注一圈水泥土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当然,为提高工效,缩短工期,近来也出现了一种将支护桩和止水帷幕两者整合的施工方法,即smw工法桩的施工方法,如先施工一排连续咬合的水泥土搅拌桩,然后再根据设计要求,在合适的单根水泥土搅拌桩的中心插入h型钢,如在每根水泥土搅拌桩中心插入,或每间隔一根如在第二、第四、第六根……水泥土搅拌桩中心插入,又或每间隔两根如在第三、第六、第九根……水泥土搅拌桩插入,以形成既能挡土支护、承载土体侧压力又能防水止水的支护防水一体结构。
现有技术插入h型钢的过程为,用吊机将h型钢吊运至插入位置,即设计要求的水泥搅拌桩的中心,然后,由工人用绳套套住并牵引h型钢底端,使之大致保持竖直,再由振动锤击打h型钢顶端,将其振入。上述现有技术插入h型钢的过程存在一个缺陷,即工人用绳套牵引的方式精确度较低,且人工成本高,很难保证h型钢的竖直下插,故导致h型钢的水泥土保护层厚度不均匀,进而影响到整个smw工法桩的挡土支护及防水止水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动牵引扶正h型钢,确保其竖直下插的施工smw工法桩时用于插入h型钢的辅助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施工smw工法桩时用于插入h型钢的辅助设备,它包括由两横梁和两纵梁连接成的底框;底框四角设有四个支腿;每根横梁上设有一个x向驱动副,每个x向驱动副的活动部设有一个x向扶正板;每根纵梁上设有一个y向驱动副,每个y向驱动副的活动部设有一个y向扶正板;上述的y向扶正板与x向扶正板高度相互错开。
采用以上结构的施工smw工法桩时用于插入h型钢的辅助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将该设备移动至待插h型钢的水泥土搅拌桩上方,用吊机将h型钢吊运到位,先驱动两个x向驱动副,利用两个x向扶正板夹住h型钢下端,使其沿x向扶正,然后驱动两个y向驱动副,利用两个y向扶正板夹住h型钢下端,使其沿y向扶正;且上述两组扶正板高度相互错开,确保彼此独立运作,避免相互干涉触碰。通过该设备,能保证h型钢精准竖直下插,操作精度高,且省略了用绳套牵引扶正的人工,降低了人工成本,且保证成桩后h型钢的水泥土保护层厚度均匀,进而确保整个smw工法桩的挡土支护及防水止水的性能。
x向驱动副优选为,每个x向驱动副包括一根x向导向杆和一个电动机,电动机输出轴连接有x向丝杠,每个x向扶正板设有螺纹孔和通孔,x向扶正板的螺纹孔与x向丝杠旋合,x向扶正板的通孔与x向导向杆滑动配合;这样,通过驱动电动机,经丝杠驱动且经导向杆限位,使得x向扶正板能稳定平顺的运动,从x向夹紧扶正h型钢。
作为x向驱动副的进一步优选,每个纵梁的内侧面设有x向燕尾导轨,每个x向扶正板的两侧各设一个x向燕尾凹坑,每个x向扶正板每一侧的x向燕尾凹坑与同侧的x向燕尾导轨滑动配合;这样,考虑到x向扶正板属于细长构件,为避免沿x向运动时卡住,在x向扶正板两侧增加了两个约束和导向,使其移动更加平顺可靠。
y向驱动副优选为,每个y向驱动副包括一个y向油缸,y向油缸的缸体经安装支架与纵梁固定,y向扶正板就固定在y向油缸的活塞杆上;上述结构装配方便,且运行稳定可靠。
作为进一步优选,每块x向扶正板的顶面设有一根y向燕尾导轨,每根y向燕尾导轨上设有两个承压块,每个承压块的下部设有y向燕尾凹坑,每个承压块经y向燕尾凹坑与y向燕尾导轨滑动配合,每个承压块上部设有开口向上的x向卡槽,每个承压块经x向卡槽与一根y向扶正板的下侧边滑动配合;这样,承压块实质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细长的y向扶正板两端获得持续稳定的支撑,进而使得y向驱动副的运动更加稳定平顺;而且,由于每个承压块兼具x向卡槽和y向燕尾凹坑,与y向扶正板和x向扶正板均是滑动配合,不会干扰到y向扶正板和x向扶正板的正常运动,保证其夹紧扶正h型钢的正常功能。
作为进一步优选,每个支腿为一根z向油缸,底框上安装有水平仪;这样,可以根据水平仪测量出底框的倾斜度,并将测量结果汇报给主控制器如plc芯片,主控制器再针对性的调配四根z向油缸的伸缩量,使得该设备的底框自动调节水平,进一步确保对h型钢的扶正精度。
作为再进一步优选,底框上可转动安装有当z向油缸完全收缩时用于与地面支承的滚轮;这样,当一根水泥土搅拌桩的h型钢插入完成后,四个z向油缸同时收缩,使得滚轮着地,便于整个设备横向滚动至下一根待插型钢的水泥土搅拌桩上方,省略了用起吊设备吊运本申请的辅助设备的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施工smw工法桩时用于插入h型钢的辅助设备扶正h型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施工smw工法桩时用于插入h型钢的辅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施工smw工法桩时用于插入h型钢的辅助设备的承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横梁,2、纵梁,3、底框,4、x向扶正板,5、y向扶正板,6、x向导向杆,7、电动机,8、x向丝杠,9、x向燕尾导轨,10、x向燕尾凹坑,11、y向油缸,12、安装支架,13、y向燕尾导轨,14、承压块,15、y向燕尾凹坑,16、x向卡槽,17、z向油缸,18、水平仪,19、滚轮,20、安装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施工smw工法桩时用于插入h型钢的辅助设备,它包括由两横梁1和两纵梁2连接成的底框3;底框3四角设有四个支腿;每个支腿为一根z向油缸17。当然,若不设置成活动件,而将支腿设置成固定的支撑件也是可以的。
每根横梁1上设有一个x向驱动副,每个x向驱动副的活动部设有一个x向扶正板4;换句话说,底框3的左右横梁1上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x向驱动副。每个x向驱动副包括一根x向导向杆6和一个电动机7,本实施例中,左右两组x向驱动副共用一根x向导向杆6,该x向导向杆6两端分别与两根横梁1固定;两个电动机7分别经两个安装托架20固定在左右两根横梁1上。每个电动机7输出轴连接有一根x向丝杠8,每个x向扶正板4设有螺纹孔和通孔,每个x向扶正板4的螺纹孔与同一个x向驱动副的x向丝杠8旋合,x向扶正板4的通孔与x向导向杆6滑动配合。
作为增益,每个纵梁2的内侧面设有x向燕尾导轨9,每个x向扶正板4的两侧各设一个x向燕尾凹坑10,每个x向扶正板4每一侧的x向燕尾凹坑10与同侧纵梁2的x向燕尾导轨9滑动配合。
每根纵梁2上设有一个y向驱动副,换句话说,底框3的前后两个纵梁2上设有前后对称的两个y向驱动副。每个y向驱动副的活动部设有一个y向扶正板5;具体的讲,每个y向驱动副包括一个y向油缸11,y向油缸11的缸体经安装支架12与同侧的纵梁2固定,y向扶正板5就固定在y向油缸11的活塞杆上。
上述的y向扶正板5与x向扶正板4高度相互错开。且作为增益,每块x向扶正板4的顶面设有一根y向燕尾导轨13,每根y向燕尾导轨13上设有两个承压块14,每个承压块14的下部设有y向燕尾凹坑15,每个承压块14经y向燕尾凹坑15与y向燕尾导轨13滑动配合,每个承压块14上部设有开口向上的x向卡槽16,每个承压块14经x向卡槽16与一根y向扶正板5的下侧边滑动配合。换句话说,两个y向扶正板5与两个x向扶正板4从俯视方向看相互交叉产生了四个节点,上述四个节点经四个承压块14过渡支承。
底框3上安装有水平仪18。本实施例中,水平仪18是经一个安装托架20固定在横梁1;该水平仪18是采用的市售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式的水平仪,能够感知底框3整个平面是否水平。当然,还可以采取最简单的单管式水平仪,如在两根横梁1和一根纵梁2上各安装一个单管式水平仪,逐一校对的方式去调节。上述三根单管式水平仪均与主控制器如plc芯片电连接,先通过第一单管式水平仪去调节找平左上角和右上角的两个z向油缸17;然后通过第二单管式水平仪去调节找平右上角和右下角的两个z向油缸17,最后通过第三单管式水平仪去调节找平右下角与左下角的两个z向油缸17,最终找平整个底框3平面。
底框3上可转动安装有当z向油缸17完全收缩时用于与地面支承的滚轮19。具体的说,z向油缸17的活塞杆向下,当z向油缸17的活塞杆收缩至上限位置,活塞杆底端高于滚轮19,而当到达预定位置,则向下伸出活塞杆,四根z向油缸17将底框3抬升,使得滚轮19与地面脱离。
由常识可知,该辅助设备的主控制器还与电动机7、y向油缸11、水平仪和z向油缸17信号连接。
1.一种施工smw工法桩时用于插入h型钢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两横梁(1)和两纵梁(2)连接成的底框(3);底框(3)四角设有四个支腿;每根横梁(1)上设有一个x向驱动副,每个x向驱动副的活动部设有一个x向扶正板(4);每根纵梁(2)上设有一个y向驱动副,每个y向驱动副的活动部设有一个y向扶正板(5);上述的y向扶正板(5)与x向扶正板(4)高度相互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smw工法桩时用于插入h型钢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x向驱动副包括一根x向导向杆(6)和一个电动机(7),电动机(7)输出轴连接有x向丝杠(8),每个x向扶正板(4)设有螺纹孔和通孔,x向扶正板(4)的螺纹孔与x向丝杠(8)旋合,x向扶正板(4)的通孔与x向导向杆(6)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smw工法桩时用于插入h型钢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纵梁(2)的内侧面设有x向燕尾导轨(9),每个x向扶正板(4)的两侧各设一个x向燕尾凹坑(10),每个x向扶正板(4)每一侧的x向燕尾凹坑(10)与同侧的x向燕尾导轨(9)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施工smw工法桩时用于插入h型钢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y向驱动副包括一个y向油缸(11),y向油缸(11)的缸体经安装支架(12)与纵梁(2)固定,y向扶正板(5)就固定在y向油缸(11)的活塞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smw工法桩时用于插入h型钢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每块x向扶正板(4)的顶面设有一根y向燕尾导轨(13),每根y向燕尾导轨(13)上设有两个承压块(14),每个承压块(14)的下部设有y向燕尾凹坑(15),每个承压块(14)经y向燕尾凹坑(15)与y向燕尾导轨(13)滑动配合,每个承压块(14)上部设有开口向上的x向卡槽(16),每个承压块(14)经x向卡槽(16)与一根y向扶正板(5)的下侧边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smw工法桩时用于插入h型钢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支腿为一根z向油缸(17),底框(3)上安装有水平仪(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smw工法桩时用于插入h型钢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底框(3)上可转动安装有当z向油缸(17)完全收缩时用于与地面支承的滚轮(19)。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