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串筒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要借助串筒进行灌注水下混凝土,目前常用的串筒规格大多数为2-3米一节,直径为30cm,串筒两端预设有螺纹,两个串筒中间通过圆形法兰连接。由于串筒直径过大,通过法兰连接后,两个串筒相连部位还是会出现松动现象,无法进一步紧固法兰,给桩基坑附近的人员设施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提供一种混凝土串筒的紧固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串筒紧固装置,包括紧固钳圆形法兰6,所述紧固钳包括弧形卡钳1和摇臂2,所述弧形卡钳1一端设置有卡齿4,弧形卡钳1另一端与所述摇臂2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法兰6上开设有若干卡孔7。
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弧形卡钳1接近卡齿4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弹性带5。
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弹性带5远离卡齿4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卡钳1接近摇臂2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为,圆形法兰6的内径与串筒的内径相适应,弧形卡钳1的内径与圆形法兰6的内径相适应。
进一步的方案为,卡齿4的内径与卡孔7的内径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性。
(2)通过在圆形法兰上开设卡孔,可将卡齿固定在卡孔内,通过转动摇臂实现紧固圆形法兰,避免了两个串筒连接处的松动现象,进一步杜绝了桩基坑附近施工人员的安全隐患。
(3)通过弹性带的设置,可进一步固定紧固钳和圆形法兰,在紧固圆形法兰过程中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紧固钳圆形法兰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弧形卡钳、2摇臂、3螺栓、4卡齿、5弹性带、6圆形法兰、7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串筒紧固装置,包括紧固钳圆形法兰6,紧固钳又包括弧形卡钳1和摇臂2,弧形卡钳1一端设置有卡齿4,弧形卡钳1另一端与所述摇臂2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法兰6上开设有若干卡孔7。其中,述弧形卡钳1接近卡齿4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弹性带5,并且弧形卡钳1的内径与圆形法兰6的内径相适应,卡齿4的内径与卡孔7的内径相适应。
如图2所示。在使用过程中,首先解开弹性带5可拆卸的一端,将圆形法兰6初步固定在两个串筒中间,然后将卡齿4固定在卡孔7内,然后将弹性带沿重新固定在螺栓3出,通过转动摇臂2实现进一步紧固圆形法兰6,避免了两个串筒连接处的松动现象,进一步杜绝了桩基坑附近施工人员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混凝土串筒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钳圆形法兰(6),所述紧固钳包括弧形卡钳(1)和摇臂(2),所述弧形卡钳(1)一端设置有卡齿(4),弧形卡钳(1)另一端与所述摇臂(2)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法兰(6)上开设有若干卡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串筒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卡钳(1)接近卡齿(4)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弹性带(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串筒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5)远离卡齿(4)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卡钳(1)接近摇臂(2)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串筒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圆形法兰(6)的内径与串筒的内径相适应,弧形卡钳(1)的内径与圆形法兰(6)的内径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串筒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卡齿(4)的内径与卡孔(7)的内径相适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