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套筒搓管机施工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圆砾石地质条件下全套筒搓管机施工法的排土装置。
背景技术:
圆砾石地质条件下地层承载力较高,使用传统套管钻孔灌注咬合桩机施工桩基的工法无法成桩,需要使用全套筒搓管机施工法,即利用旋挖钻机上安装套管驱动器,利用转动液压装量,使钢套管与土层间摩阻力大大减少,边转动边压入,然后用旋挖钻机钻头挖掘取土成孔。在钻机就位后,吊装第一节套管连接至钻机液压驱动器上,调正套管垂直度后,正反旋转驱动器磨压套管,第一节套管完全压入后连接第二节套管,同上述工序直至达到设计孔深,然后用螺杆从套管内旋挖取土。套管压土前及全部压土中后,检测垂直度,如超标则进行纠编,垂直度合格后,再安装下一节套管下压。
实际施工时,全套筒搓管机施工法存在的问题是螺杆带出来的泥土堆积在孔口,需要人工铲除,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圆砾石地质条件下全套筒搓管机施工法的排土装置,能够自动收集泥土,省时省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圆砾石地质条件下全套筒搓管机施工法的排土装置,包括内筒、外筒和支撑杆;所述内筒上下贯通,其内径大于所述全套筒搓管机施工法所使用旋挖钻机的螺旋杆的外径0-10cm;所述外筒套于内筒外侧,其顶部开口,底部为倾斜的底板,内筒穿过并连接底板,底板的底部处的外筒侧壁设有泥土出口;所述外筒的底部设有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内筒套在孔口处,旋挖钻机的螺旋杆带上来的泥土上升至内筒顶部,掉落在外筒的底板上,然后在倾斜的底板上向下滑落至泥土出口。施工时,在泥土出口下方设置推车,泥土掉落在推车内,方便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内筒;2、外筒;3、支撑杆;4、推车;5、泥土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为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通过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内筒1、外筒2和支撑杆3;所述内筒1上下贯通,其内径大于所述全套筒搓管机施工法所使用旋挖钻机的螺旋杆的外径0-10cm;所述外筒2位于内筒1外侧,其顶部开口,底部为倾斜的底板,底板底部处的外筒2侧壁设有泥土出口5;所述外筒2的底部周向设有若干个支撑杆3。
施工时,在旋挖钻机从套管内旋挖取土时,将内筒放置于孔口上,旋挖钻机的螺旋杆带上来的泥土上升至内筒顶部,掉落在外筒的底板上,然后在倾斜的底板上向下滑落至泥土出口。在泥土出口下方设置推车,泥土掉落在推车内,方便清理。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用于圆砾石地质条件下全套筒搓管机施工法的排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1)、外筒(2)和支撑杆(3);所述内筒(1)上下贯通,其内径大于所述全套筒搓管机施工法所使用旋挖钻机的螺旋杆的外径0-10cm;所述外筒(2)位于内筒(1)外侧,其顶部开口,底部为倾斜的底板,底板底部处的外筒(2)侧壁设有泥土出口(5);所述外筒(2)的底部周向设有若干个支撑杆(3)。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