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用碎模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21  129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铸造用碎模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而现有的铸模在铸造完成后,常常需要人工敲开铸模,常常会浪费大量时间啊,且敲开之后的铸模废料很难收集,所以需要一种铸造用碎模分离装置进行批量加工并收集。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造用碎模分离装置,具备碎模分离等优点,解决了碎模费时和收集不易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碎模分离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用碎模分离装置,包括地面,所述地面上右侧设置有碎模装置,外壳左右两壁面开有开口,外壳上端内壁面固定安装液压装置,液压装置下壁面活动安装有液压杆,液压杆下壁面固定安装有锤库,锤库下壁面固定安装有锥形锤,外壳下端内壁面固定安装有正方体支架,正方体支架平面和内部固定安装有钢筋,正方体支架上表面固定安装传输载板一,传输载板一左右两端各活动安装有轴二,轴二两端外表面覆盖有传输带,传输载板一前后两壁面均固定安装有挡板,传输载板一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顶板,地面上的左侧放置有三角支撑架,三角支撑架两边均活动安装有轴一,两边的轴一外表面覆盖有链状传输带,链状传输带前后开设有圆孔,圆孔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地面上左侧设置有容器二,地面上左侧设置有容器一。

优选的,所述锥形锤呈三列三排形均匀分布在锤库下壁面上,锥形锤的数量可根据加工要求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三角支撑架左右各一个,且左侧的三角支撑架的高度比右侧的三角支撑架高度低二十厘米。

优选的,所述顶板与锤库和正方体支架上下对应,且顶板的上表面与传输带上端部分的下表面贴合,顶板与正方体支架、传输带、传输载板一和锤库的前后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圆孔贯穿了四条链带并且相对应,圆孔有五对,且五对圆孔均匀分布在链状传输带上。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造用碎模分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铸造用碎模分离装置,通过将包模零件放在传输带上,从而使传输带将包模零件送入碎模装置中,液压装置控制液压杆向下运动,液压杆带动锤库向下运动,锤库带动锥形锤向下运动,锥形锤与包模工件碰撞,而包模工件上的模是砂石制造,因此碰撞即碎,从而达到方便敲开铸模的效果。

2、该铸造用碎模分离装置,通过碎模装置加工过的模料与完整工件通过传输带被送出碎模装置,传输带将混合料送入链状传输带,工件通过链状传输带进入容器,而碎裂的模料通过链状传输带的间隙掉入容器二中,从而到达收集废料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碎模装置主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链状传输带主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锤库立体图。

图中:1地面、2容器一、3三角锥支撑架、4轴一、5圆孔、6容器二、7链状传输带、8轴二、9传输带、10挡板二、11液压杆、12液压装置、13矩形口、14外壳、15锤库、16锥形锤、17正方体支架、18钢筋、19连接杆、20顶板、21碎模装置、22传输载板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铸造用碎模分离装置,包括地面1,所述地面1上右侧设置有碎模装置21,碎模装置21包括:外壳14、液压装置12、液压杆11、锤库15、锥形锤16、正方体支架17、钢筋18、传输载板一22、顶板20、轴二8、传输带9以及挡板二10,所述外壳14左右两壁面开有开口13,开口13位于外壳14左右两壁面的中部,且左右开口13对应相通,外壳14上端内壁面固定安装液压装置12,液压装置1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液压装置12下壁面活动安装有液压杆11,液压杆11下壁面固定安装有锤库15,锤库15为矩形板,锤库15为生铁制造,生铁制造的锤库15韧性好、可塑性高以及不易被震断,锤库15下壁面固定安装有锥形锤16,锥形锤16呈三列三排形均匀分布在锤库15下壁面上,锥形锤16的数量可根据加工要求进行调整,锥形锤16下端为锥形,且锥形锤16为高碳钢材制成,具有硬度高的特性,外壳14下端内壁面固定安装有正方体支架17,且正方体支架17与锤库15上下对应,正方体支架17仅有正方体边框,无实际平面,正方体支架17平面和内部固定安装有钢筋18,钢筋18呈x型固定安装在正方体支架17的六个外表面上,且钢筋18交叉安装在正方体支架17的内部对角上,使得正方体支架17牢靠、耐冲击,正方体支架17上表面固定安装传输载板一22,传输载板一22左右两端各活动安装有轴二8,轴二8两端外表面覆盖有传输带9,传输带9为特种钢制带,且特种钢制带耐冲击、耐磨,传输载板一22前后两壁面均固定安装有挡板10,挡板10可防止模料四溅,传输载板一22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顶板20,顶板20与锤库15和正方体支架17上下对应,且顶板20的上表面与传输带9上端部分的下表面贴合,顶板20与正方体支架17、传输带9、传输载板一22和锤库15的前后长度相等,地面1上的左侧放置有三角支撑架3,三角支撑架3左右各一个,且左侧的三角支撑架3的高度比右侧的三角支撑架3高度低20cm,三角支撑架3两边均活动安装有轴一4,两边的轴一4外表面覆盖有链状传输带7,链状传输带7为四条链带,且四条链带之间的间隔相等,均为10cm,链状传输带7前后开设有圆孔5,圆孔5贯穿了四条链带并且相对应,圆孔5有五对,且五对圆孔5均匀分布在链状传输带7上,圆孔5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9,连接杆19有五根,五根连接杆19通过五个圆孔5将四条链带固定连接在一起,右侧的轴一4位于左侧的轴二8的正下方,且高度相差30cm,地面1上左侧放置有容器二6,且容器二6位于链状传输带7正下方,用于收集链状传输带7上掉落的模料废渣,地面1上左侧放置有容器一2,容器一2位于左侧轴一4的正下方,用于收集链状传输带7上的完整工件。

在使用时,通过将包模零件放在传输带9上,从而使传输带9将包模零件送入碎模装置21中,液压装置12控制液压杆11向下运动,液压杆11带动锤库15向下运动,锤库15带动锥形锤16向下运动,锥形锤16与包模工件碰撞,而包模工件上的模是砂石制造,因此碰撞即碎,经过碎模装置12加工过的模料与完整工件通过传输带9被送出碎模装置12,完整工件直径为15cm,传输带9将混合料送入链状传输带7,工件通过链状传输带7进入容器一2,而碎裂的模料通过链状传输带7的间隙掉入容器二6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铸造用碎模分离装置,包括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上右侧设置有碎模装置(21),外壳(14)左右两壁面开有开口(13),外壳(14)上端内壁面固定安装液压装置(12),液压装置(12)下壁面活动安装有液压杆(11),液压杆(11)下壁面固定安装有锤库(15),锤库(15)下壁面固定安装有锥形锤(16),外壳(14)下端内壁面固定安装有正方体支架(17),正方体支架(17)平面和内部固定安装有钢筋(18),正方体支架(17)上表面固定安装传输载板一(22),传输载板一(22)左右两端各活动安装有轴二(8),轴二(8)两端外表面覆盖有传输带(9),传输载板一(22)前后两壁面均固定安装有挡板(10),传输载板一(22)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顶板(20),地面(1)上的左侧放置有三角支撑架(3),三角支撑架(3)两边均活动安装有轴一(4),两边的轴一(4)外表面覆盖有链状传输带(7),链状传输带(7)前后开设有圆孔(5),圆孔(5)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9),地面(1)上左侧设置有容器二(6),地面(1)上左侧设置有容器一(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碎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3)位于外壳(14)左右两壁面的中部,且左右开口(13)对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碎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锤(16)呈三列三排形均匀分布在锤库(15)下壁面上,锥形锤(16)的数量可根据加工要求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碎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撑架(3)左右各一个,且左侧的三角支撑架(3)的高度比右侧的三角支撑架(3)高度低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碎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0)与锤库(15)和正方体支架(17)上下对应,且顶板(20)的上表面与传输带(9)上端部分的下表面贴合,顶板(20)与正方体支架(17)、传输带(9)、传输载板一(22)和锤库(15)的前后长度相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铸造用碎模分离装置,包括地面,地面上右侧设置有碎模装置,液压装置下壁面活动安装有液压杆,液压杆下壁面固定安装有锤库,锤库下壁面固定安装有锥形锤,外壳下端内壁面固定安装有正方体支架,正方体支架上表面固定安装传输载板一,传输载板一左右两端各活动安装有轴二,轴二两端外表面覆盖有传输带,传输载板一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顶板,通过将包模零件放在传输带上,从而使传输带将包模零件送入碎模装置中,液压装置控制液压杆向下运动,液压杆带动锤库向下运动,锤库带动锥形锤向下运动,锥形锤与包模工件碰撞,而包模工件上的模是砂石制造,因此碰撞即碎。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市载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