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及包含其的叠合墙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26  9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及包含其的叠合墙。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业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劳动力短缺、施工效率低、建筑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逐渐暴露,装配式施工方法以其建造效率高、质量可控、节约劳动力等的优点,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法。叠合墙因不需要套筒或浆锚连接,整体性好,板的两面光洁等特点,且综合了预制结构施工进度快及现浇结构整体性好的优点,受到市场青睐。

叠合墙制作的墙体保温系统目前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后贴式,即墙体主体部分施工完毕后,再在外立面后贴保温材料形成墙体保温系统。这种方式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现场湿作业多;另一种则是在工厂预制叠合墙部件时,在叠合墙其中的一侧以保温层(保温材料多为xps挤塑板或eps聚苯板)与外页板组合的结构代替原有的混凝土材料,再通过钢筋桁架与另一侧的模壳连结;这种形式虽然基本实现了保温结构一体化,但由于工厂预制叠合墙部件的结构及保温材料种类的影响,其整体厚度大幅增加,对建筑容积率、建筑实际使用面积、造价等均造成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及包含其的叠合墙。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其包括内模壳、外模壳和若干个连接筋,所述外模壳包括第一护面层、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和第一加强网架,所述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与所述内模壳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护面层连接于所述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中背向所述内模壳的一侧,所述第一加强网架设于所述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内,若干个所述连接筋均位于所述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与所述内模壳之间,且所述连接筋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内模壳和所述第一加强网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面层包括砂浆和加强层,所述砂浆连接于所述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所述加强层设于所述砂浆内。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层为钢网或者网格布。

进一步地,所述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还包括饰面层,所述饰面层连接于所述第一护面层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的材料为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的材料为含有硅质物、钙质物和聚苯乙烯材料的保温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的材料为硅墨烯保温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内模壳包括第二护面层、第二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和第二加强网架,所述第二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与所述外模壳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护面层连接于所述第二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中背向所述外模壳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强网架设于所述第二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模壳包括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和加强部,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层与所述外模壳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加强部设于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内,所述连接筋连接于所述加强部。

一种叠合墙,其包括混凝土层和如上所述的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所述混凝土层浇注于所述内模壳与所述外模壳之间,且所述混凝土层与所述内模壳、所述外模壳和若干个所述连接筋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工厂预制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能够满足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的结构强度要求以及保温性能;同时,显著减少了整体厚度,免去了施工过程中墙体支护系统的使用,进一步优化了预制工艺与施工工艺,更有利于叠合墙技术的有效应用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叠合墙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叠合墙的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叠合墙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叠合墙的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外模壳1

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11

第一加强网架12

第一护面层13

内模壳2

第二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21

第二加强网架22

第二护面层23

超高性能混凝土层24

加强部25

连接筋3

混凝土层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叠合墙,该叠合墙包括混凝土层10和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包括内模壳2、外模壳1和若干个连接筋3,外模壳1包括第一护面层13、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11和第一加强网架12,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11与内模壳2之间间隔设置,第一护面层13连接于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11中背向内模壳2的一侧,第一加强网架12设于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11内,若干个第一连接筋3均位于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11与内模壳2之间,且第一连接筋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内模壳2和第一加强网架12。

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通过工厂加工预制,在本实施例中,内模壳2、外模壳1和若干个连接筋3分别加工制作,之后通过若干个连接筋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内模壳2和外模壳1,从而实现工厂预制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混凝土层10浇注于内模壳2与外模壳1之间,且混凝土层10与内模壳2、外模壳1和若干个连接筋3相连接。

外模壳1通过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11能够满足叠合墙的防火保温性能,通过第一加强网架12能够满足叠合墙的结构强度要求。在满足保温性能的同时,取消了混凝土外墙板,在叠合墙的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浇注混凝土层10实现混凝土层10、内模壳2、外模壳1和若干个连接筋3一体化成型,实现了叠合墙一体化的目标。同时,显著减少了整体厚度,免去了施工过程中墙体支护系统的使用,进一步优化了预制工艺与施工工艺,更有利于叠合墙技术的有效应用及推广。

第一护面层13包括砂浆和加强层,砂浆连接于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11,加强层设于砂浆内。将加强层设于砂浆中能够增强第一护面层13的结构整体牢固度,且通过砂浆用以整平防护。加强层可以为钢网,加强层也可以为网格布,通过钢网或者网格布能够有效加强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的抗冲击强度与抗裂性能。其中,砂浆可以为聚合物抗裂砂浆,提高了叠合墙的安全稳定性。

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还包括饰面层,饰面层连接于第一护面层13的外侧。通过在第一护面层13的外侧增加饰面层,使得叠合墙通过饰面层用来保护墙体、美化建筑,并满足使用要求,同时,实现一体化干法施工,实现加工工序更为简便,提高了施工效率。

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11的材料为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通过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能够确保在同样厚度的保温材料情况下,强度达到相关产品标准要求,且防火性能达到a2级,无需另复合无机类板材来加强其强度与防火性能。

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11的材料为含有硅质物、钙质物和聚苯乙烯材料的保温材料。有效保证了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的保温性能和防火性能,大大提高了叠合墙的安全稳定性。优选地,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11的材料为硅墨烯保温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内模壳2包括第二护面层23、第二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21和第二加强网架22,第二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21与外模壳1之间间隔设置,第二护面层23连接于第二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21中背向外模壳1的一侧,第二加强网架22设于第二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21内。

内模壳2通过第二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21能够进一步满足叠合墙的防火保温性能,通过第二加强网架22能够满足叠合墙的结构强度要求。实现叠合墙的结构强度以及防火保温性能满足要求;同时,显著减少了整体厚度,优化了预制工艺与施工工艺,更有利于叠合墙技术的有效应用及推广。

在本实施例中,内模壳2的具体结构与外模壳1的具体结构完全相同,且连接筋3的两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外模壳1和内模壳2。也就是外模壳1、内模壳2与若干个连接筋3为分体式结构,通过连接筋3的两端分别与外模壳1、内模壳2相连接才实行组装制作成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实现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在加工制作时无需区分,加工制作方便。其中,在外模壳1和内模壳2的一侧具有连接件,连接筋3可以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不再复述,仅描述不同的部分。如图3和图4所示,所示,在本实施例2中,内模壳2包括超高性能混凝土层24和加强部25,超高性能混凝土层24与外模壳1之间间隔设置,加强部25设于超高性能混凝土层24内,连接筋3连接于加强部25。超高性能混凝土层24是通过超高性能混凝土浇注而成,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和抗爆性能优良;将加强部25设置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24内进一步加强了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的整体结构强度,从而满足叠合墙结构强度要求。其中,加强部25可以为网架、钢网层等。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筋3与加强部25一体成型,在模具内浇注超高性能混凝土并形成超高性能混凝土层24时将加强部25内置于超高性能混凝土层24内,且连接筋3露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层24的外表面,之后将连接筋3与外模壳1的第一加强网架12相连接,从而实现了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的预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筋3也可以与外模壳1的第一加强网架12一体成型,之后连接筋3再与内模壳2的加强部25相连接。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模壳、外模壳和若干个连接筋,所述外模壳包括第一护面层、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和第一加强网架,所述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与所述内模壳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护面层连接于所述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中背向所述内模壳的一侧,所述第一加强网架设于所述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内,若干个所述连接筋均位于所述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与所述内模壳之间,且所述连接筋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内模壳和所述第一加强网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面层包括砂浆和加强层,所述砂浆连接于所述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所述加强层设于所述砂浆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为钢网或者网格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还包括饰面层,所述饰面层连接于所述第一护面层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的材料为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的材料为硅墨烯保温材料。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壳包括第二护面层、第二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和第二加强网架,所述第二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与所述外模壳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护面层连接于所述第二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中背向所述外模壳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强网架设于所述第二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内。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壳包括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和加强部,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层与所述外模壳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加强部设于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内,所述连接筋连接于所述加强部。

9.一种叠合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混凝土层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所述混凝土层浇注于所述内模壳与所述外模壳之间,且所述混凝土层与所述内模壳、所述外模壳和若干个所述连接筋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及包含其的叠合墙,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包括内模壳、外模壳和若干个连接筋,外模壳包括第一护面层、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和第一加强网架,第一护面层连接于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中背向内模壳的一侧,第一加强网架设于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内,若干个连接筋均位于第一A级防火保温材料层与内模壳之间,且连接筋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内模壳和第一加强网架。能够满足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的结构强度要求以及保温性能;同时,显著减少了整体厚度,免去了施工过程中墙体支护系统的使用,进一步优化了预制工艺与施工工艺,更有利于叠合墙技术的有效应用及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刘丙强;季良;刘念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圣奎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