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池目前是比较前沿的发展方向,由于电池放电过程是化学反应过程,因此电池放电是会伴随有发热现象,然而发热进一步会带来危害,过多的热量会使得电池容易自燃,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陷。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包括电池箱,电池箱内设有若干隔层,隔层内安装电池组,电池箱内设有多个分流管和管接头,多个分流管之间使用管接头进行连通,电池箱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电池箱外固定设有温度调节装置,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温度调节装置连通。
优选的,电池箱内设有若干隔条,隔条将电池箱分隔有若干隔层,分流管沿着隔条分布。
优选的,分流管外表面上固定设有弹性铜片,弹性铜片上s型分布毛细管,毛细管与分流管连通。
优选的,弹性铜片贴合安装在隔层内的电池组的外表面。
优选的,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空气压缩机和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位于出气口处,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和空气压缩机电性连接,空气压缩机与进气口连通。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包括电池箱,电池箱内设有若干隔层,隔层内安装电池组,电池箱内设有多个分流管和管接头,多个分流管之间使用管接头进行连通,电池箱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电池箱外固定设有温度调节装置,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温度调节装置连通,此设计的结构,通过分流管和管接头对电池组进行散热,保证电池组运行在适温的环境运行,防止电池过热燃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内部管路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00、电池箱;110、隔层;120、隔条;130、电池组;140、分流管;150、管接头;160、进气口;170、出气口;180、弹性铜片;190、毛细管;
200、温度调节装置;210、温度传感器;220、空气压缩机;23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包括电池箱100,电池箱100内设有若干隔层110,隔层110内安装电池组130,电池箱100内设有多个分流管140和管接头150,多个分流管140之间使用管接头150进行连通,电池箱100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160和出气口170,电池箱100外固定设有温度调节装置200,进气口160和出气口170均与温度调节装置200连通,此设计的结构,通过分流管140和管接头150对电池组130进行散热,保证电池组130运行在适温的环境运行,防止电池过热燃烧。
本实施例的电池箱100内设有若干隔条120,隔条120将电池箱100分隔有若干隔层110,分流管140沿着隔条120分布,此设计的结构,分流管140沿着隔条120分布,使得电池箱100内处处均匀散热,散热效果好。
本实施例的分流管140外表面上固定设有弹性铜片180,弹性铜片180上s型分布毛细管190,毛细管190与分流管140连通,此设计的结构,弹性铜片180吸收电池箱100内的热量,毛细管190内的空气流动带走热量,进一步降低弹性铜片180的温度,此设计,更高效的散热。
本实施例的弹性铜片180贴合安装在隔层110内的电池组130的外表面,贴合传导热量,效率更高。
本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装置200包括温度传感器210、空气压缩机220和控制器230,温度传感器210位于出气口170处,控制器230与温度传感器210和空气压缩机220电性连接,空气压缩机220与进气口160连通,此设计的结构,通过控制器230和温度传感器210实时根据温度的高低来选择是否进行降温。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100),所述电池箱(100)内设有若干隔层(110),所述隔层(110)内安装电池组(130),所述电池箱(100)内设有多个分流管(140)和管接头(150),所述多个分流管(140)之间使用管接头(150)进行连通,所述电池箱(100)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160)和出气口(170),所述电池箱(100)外固定设有温度调节装置(200),所述进气口(160)和出气口(170)均与温度调节装置(20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100)内设有若干隔条(120),所述隔条(120)将电池箱(100)分隔有若干隔层(110),所述分流管(140)沿着隔条(120)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140)外表面上固定设有弹性铜片(180),所述弹性铜片(180)上s型分布毛细管(190),所述毛细管(190)与分流管(14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铜片(180)贴合安装在隔层(110)内的电池组(130)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200)包括温度传感器(210)、空气压缩机(220)和控制器(230),所述温度传感器(210)位于出气口(170)处,所述控制器(230)与温度传感器(210)和空气压缩机(220)电性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220)与进气口(160)连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