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接板及动触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27  106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接板及动触头。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

联接板是断路器的重要组件之一。如图1所示,为现有联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安装时,垫圈挤压弹簧,弹簧发生形变产生压力作用于联接板上,联接板受力与动触头接触,电流通过动触头与联接板,实现两者导通。然而,由于现有联结板接为单块折弯成型,与动触头相接触的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间距尺寸h不稳定,两个接触面与动触头装配完后可能会有一面存有间隙,导致只有一面接通,使得断路器背面温升较高,一致性较差,由此,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联接板及动触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联接板,包括联接板本体,所述联接板本体包括第一联接支座、第二联接支座,所述第一联接支座由水平布置的第一固定板及竖直布置的第一本体板构成,所述第一本体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且所述第一本体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端凸出形成有支撑部,所述第二联接支座由第二本体板及水平布置的第二固定板构成,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一端对应所述第一本体板的位置处设置有让位槽,且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重叠设置,所述第二本体板上对应第一安装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二本体板的下端设置有折弯部以调节第一本体板、第二本体板之间的距离,所述折弯部的底端由所述支撑部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对应的,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折弯部包括水平布置的底段、水平布置的顶段及竖直布置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上端与所述顶段相连,且所述连接段的下端与所述底段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本体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折弯部为一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本体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支撑部为一体结构。

一种动触头,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联接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联接板由重叠设置的第一联接支座、第二联接支座构成,装配时便于调整,进而能保证两个接触面均与动触头相接触,从而提高断路器温升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联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联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联接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固定板;2、第一本体板;3、第二固定板;4、第二本体板;5、支撑部;6、第二安装孔;7、折弯部;8、第二固定孔;9、第一安装孔;10、第一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联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联接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于本实施例中,一种联接板,包括联接板本体,所述联接板本体包括第一联接支座、第二联接支座,所述第一联接支座由水平布置的第一固定板1及竖直布置的第一本体板2构成,所述第一本体板2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9,且所述第一本体板2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第二端凸出形成有支撑部5,所述第二联接支座由第二本体板4及水平布置的第二固定板3构成,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第一端对应所述第一本体板2的位置处设置有让位槽,且所述第二固定板3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重叠设置,所述第二本体板4上对应第一安装孔9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安装孔6,且所述第二本体板4的下端设置有折弯部7以调节第一本体板2、第二本体板4之间的距离,所述折弯部7的底端由所述支撑部5支撑。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1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0,对应的,所述第二固定板3上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10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固定孔8。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弯部7包括水平布置的底段、水平布置的顶段及竖直布置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上端与所述顶段相连,且所述连接段的下端与所述底段相连。

为了便于生产制造,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本体板4、所述第二固定板3、所述折弯部7为一体结构。

为了便于生产制造,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1、所述支撑部5为一体结构。

上述一种联接板由重叠设置的第一联接支座、第二联接支座构成,装配时便于调整,进而能保证两个接触面均与动触头相接触,从而提高断路器温升一致性。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动触头,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联接板。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联接板,包括联接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板本体包括第一联接支座、第二联接支座,所述第一联接支座由水平布置的第一固定板及竖直布置的第一本体板构成,所述第一本体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且所述第一本体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端凸出形成有支撑部,所述第二联接支座由第二本体板及水平布置的第二固定板构成,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一端对应所述第一本体板的位置处设置有让位槽,且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重叠设置,所述第二本体板上对应第一安装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二本体板的下端设置有折弯部以调节第一本体板、第二本体板之间的距离,所述折弯部的底端由所述支撑部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对应的,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固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包括水平布置的底段、水平布置的顶段及竖直布置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上端与所述顶段相连,且所述连接段的下端与所述底段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联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折弯部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联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支撑部为一体结构。

6.一种动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联接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联接板及动触头,该联接板包括联接板本体,联接板本体包括第一联接支座、第二联接支座,第一联接支座由水平布置的第一固定板及竖直布置的第一本体板构成,第一本体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本体板连接于第一固定板的第一端,第一固定板的第二端凸出形成有支撑部,第二联接支座由第二本体板及水平布置的第二固定板构成,第二固定板的第一端设置有让位槽,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重叠设置,第二本体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本体板的下端设置有折弯部。本实用新型的联接板由重叠设置的第一联接支座、第二联接支座构成,装配时便于调整,进而能保证两个接触面均与动触头相接触,从而提高断路器温升一致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栋炜;肖建新;徐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新宏泰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