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可靠的继电器骨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27  88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可靠的继电器骨架。



背景技术:

继电器,也称电驿,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在继电器的组成结构中,线圈骨架为继电器中的重要部件,而传统的线圈骨架不便于保护线圈骨架,导致线圈骨架受到损伤,线圈骨架在进行长度调节时,定位功能不稳定,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定位可靠的继电器骨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位可靠的继电器骨架,通过在两组绕线轴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软凸块和第二软凸块,可以对连接轴进行定位固定。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定位可靠的继电器骨架,包括防护板、底座和绕线轴,所述防护板和底座之间安装有两组绕线轴,所述防护板位于所述绕线轴的上面,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绕线轴的底部,所述防护板上安装有防撞条,所述防护板的顶部中央开设有通孔,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凹槽,且底座两侧底端均安装有防护盒,所述防护盒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推板,且防护盒的内部安装有纤维棒,所述纤维棒贯穿所述推板,且推板的顶部设有减震弹簧,所述推板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安装有引针,位于引针下方的防护盒上设有引针出孔,所述引针出孔上安装有硅胶套,所述底座顶端两侧开设有散热槽,两组所述绕线轴之间滑动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滑块,所示绕线轴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匹配的第一滑槽,所述连接轴的两端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绕线轴的内壁上进行移动。

进一步改进在于:位于所述绕线轴开口的一端上设有限位块来对第二滑块进行限位。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绕线轴内壁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滑块长度的一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轴的中间设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的两端安装有卡扣,两组所述绕线轴相对的一侧上设有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卡槽。

进一步改进在于:两组绕线轴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软凸块和第二软凸块,所述第一软凸块位于靠近绕线轴开口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软凸块位于远离绕线轴开口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组绕线轴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软凸块和第二软凸块,可以对连接轴进行定位固定,从而能够在调节绕线轴的长度的同时,提高绕线轴的稳定性能,通过在连接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使绕线轴在连接轴上滑动时,不会出现转动现象,从而加固了绕线轴的强度,提高了稳定性能,通过在两组绕线轴的相对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卡槽,在定位圈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卡扣,可以将两组绕线轴通过定位圈紧密贴合,在绕线的过程中,使线一直绕在两组绕线轴上,从而提高了骨架的稳定性能,通过设置推板和减震弹簧,便于引针的安装,便于后期的收缩,防止引针受到外界挤压而折断,通过设置防护板和防撞条,便于保护骨架,防止骨架受到损伤,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绕线轴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轴剖视图。

其中:1-防护板,2-底座,3-绕线轴,4-防撞条,5-通孔,6-凹槽,7-防护盒,8-推板,9-纤维棒,10-减震弹簧,11-支撑柱,12-引针,13-硅胶套,14-散热槽,15-连接轴,16-第一滑块,17-第一滑槽,18-第二滑块,19-限位块,20-定位圈,21卡扣,22-卡槽,23-第一软凸块,24-第二软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根据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定位可靠的继电器骨架,包括防护板1、底座2和绕线轴3,所述防护板1和底座2之间安装有两组绕线轴3,所述防护板1位于所述绕线轴3的上面,所述底座2位于所述绕线轴3的底部,所述防护板1上安装有防撞条4,所述防护板1的顶部中央开设有通孔5,所述底座2的底部开设有凹槽6,且底座2两侧底端均安装有防护盒7,所述防护盒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推板8,且防护盒7的内部安装有纤维棒9,所述纤维棒9贯穿所述推板8,且推板8的顶部设有减震弹簧10,所述推板8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的底部安装有引针12,位于引针12下方的防护盒7上设有引针出孔,所述引针出孔上安装有硅胶套13,所述底座2顶端两侧开设有散热槽14,两组所述绕线轴3之间滑动安装有连接轴15,所述连接轴15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滑块16,所示绕线轴3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16相匹配的第一滑槽17,所述连接轴15的两端设有第二滑块18,所述第二滑块18在所述绕线轴3的内壁上进行移动,位于所述绕线轴3开口的一端上设有限位块19来对第二滑块18进行限位,所述绕线轴3内壁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滑块16长度的一半,所述连接轴15的中间设有定位圈20,所述定位圈20的两端安装有卡扣21,两组所述绕线轴3相对的一侧上设有与所述卡扣21相匹配的卡槽22,两组绕线轴3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软凸块23和第二软凸块24,所述第一软凸块23位于靠近绕线轴3开口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软凸块24位于远离绕线轴3开口的内壁上。

使用者将继电器骨架放置在所需的位置,推板8通过减震弹簧10的挤压作用将支撑柱11底端的引针12从引针出孔引出,并且便于后期的收缩,防止引针12受到外界压迫而折断,通过散热槽14排引针12使用时产生的热量,当绕线较多时,可以将两组绕线轴3相对拉动,连接轴15在两组绕线轴3上滑动,第一滑块16越过第二软凸块24时,停止拉动,通过限位块19和第一软凸块23固定第二滑块18,此时骨架为最长,当绕线较少时,将两组绕线轴3向内推,连接轴15在两组绕线轴3上滑动,第二滑块18越过第二软凸块24时并卡合固定时,停止向内推,此时骨架为最短,同时,第二滑块18还可以卡在第一软凸块23和第二软凸块24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组绕线轴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软凸块23和第二软凸块24,可以对连接轴15进行定位固定,从而能够在调节绕线轴3的长度的同时,提高绕线轴的稳定性能,通过在连接轴15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16,使绕线轴3在连接轴15上滑动时,不会出现转动现象,从而加固了绕线轴3的强度,提高了稳定性能,通过在两组绕线轴3的相对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卡槽22,在定位圈20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卡扣21,可以将两组绕线轴3通过定位圈20紧密贴合,在绕线的过程中,使线一直绕在两组绕线轴3上,从而提高了骨架的稳定性能,通过设置推板8和减震弹簧10,便于引针12的安装,便于后期的收缩,防止引针12受到外界挤压而折断,通过设置防护板1和防撞条4,便于保护骨架,防止骨架受到损伤,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定位可靠的继电器骨架,包括防护板(1)、底座(2)和绕线轴(3),所述防护板(1)和底座(2)之间安装有两组绕线轴(3),所述防护板(1)位于所述绕线轴(3)的上面,所述底座(2)位于所述绕线轴(3)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上安装有防撞条(4),所述防护板(1)的顶部中央开设有通孔(5),所述底座(2)的底部开设有凹槽(6),且底座(2)两侧底端均安装有防护盒(7),所述防护盒(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推板(8),且防护盒(7)的内部安装有纤维棒(9),所述纤维棒(9)贯穿所述推板(8),且推板(8)的顶部设有减震弹簧(10),所述推板(8)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的底部安装有引针(12),位于引针(12)下方的防护盒(7)上设有引针出孔,所述引针出孔上安装有硅胶套(13),所述底座(2)顶端两侧开设有散热槽(14),两组所述绕线轴(3)之间滑动安装有连接轴(15),所述连接轴(15)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滑块(16),所示绕线轴(3)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16)相匹配的第一滑槽(17),所述连接轴(15)的两端设有第二滑块(18),所述第二滑块(18)在所述绕线轴(3)的内壁上进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可靠的继电器骨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绕线轴(3)开口的一端上设有限位块(19)来对第二滑块(18)进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可靠的继电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轴(3)内壁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滑块(16)长度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可靠的继电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5)的中间设有定位圈(20),所述定位圈(20)的两端安装有卡扣(21),两组所述绕线轴(3)相对的一侧上设有与所述卡扣(21)相匹配的卡槽(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可靠的继电器骨架,其特征在于:两组绕线轴(3)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软凸块(23)和第二软凸块(24),所述第一软凸块(23)位于靠近绕线轴(3)开口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软凸块(24)位于远离绕线轴(3)开口的内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定位可靠的继电器骨架,包括防护板、底座和绕线轴,所述防护板和底座之间安装有两组绕线轴,所述防护板位于所述绕线轴的上面,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绕线轴的底部,所述底座顶端两侧开设有散热槽,两组所述绕线轴之间滑动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滑块,所示绕线轴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匹配的第一滑槽,所述连接轴的两端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绕线轴的内壁上进行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组绕线轴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软凸块和第二软凸块,可以对连接轴进行定位固定,从而能够在调节绕线轴的长度的同时,提高绕线轴的稳定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宗斌;李仁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滁州市科信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