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式变压器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28  120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美式变压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美式变压器是适用于商业中心,工业园区、居民小区、街道、机场、码头、羊站、地铁茂城市人口密集区,而且深人负荷中心,进行环网与双向供电,一次安装即可实现送电的变压器。具有全绝缘、全密封结构、可免维护、安装方便等特点。然而,正是因为美式变压器全密封的特点,导致了变压器箱内的热量难以散出,而散热难的问题导致了变压器箱内设备温度升高,进而影响了变压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美式变压器散热装置,能够在保证密封的情况下辅助变压器箱内的散热,降低变压器箱内的温度,变压器设备提供温度适宜的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美式变压器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管组件,所述散热管组件包括进水管、回水管、水平设置的进水分流管、竖直设置的散热细管和水平设置的回水聚流管,所述进水分流管和所述回水聚流管之间连通有多根并排的所述散热细管;所述进水分流管、散热细管和回水聚流管设于变压器箱内,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所述进水分流管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变压器箱底板与水泵连通,所述回水管一端与所述回水聚流管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变压器箱底板与散热板件连通,所述散热板件与水箱连通,所述水泵与所述水箱连通;

其中,所述散热板件包括多个s形散热板和连接管,所述s形散热板内部开有扁平的流道,多个所述s形散热板并排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s形散热板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管上下交错设置,最前端的所述s形散热板与所述回水管连通,最后端的所述s形散热板与所述水箱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变压器箱下端设有散热箱,所述散热板件、水箱和水泵均设于所述散热箱内。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箱内还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用于为所述散热板件吹风散热,所述散热箱的侧壁上开有多个通风孔。

进一步的,所述变压器箱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组所述散热管组件,两组所述散热管组件的所述进水管在所述散热箱内汇合后与所述水泵连通;两组所述散热管组件的所述回水管在所述散热箱内汇合后与所述散热板件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变压器箱内设有风扇。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美式变压器散热装置,包括安装在变压器箱内的散热组件,通过水泵将设置在变压器箱外的水箱中的水抽送至散热组件中,散热组件中的流动水可以不断带走变压器箱内的热量,具体的,散热管组件包括进水管、回水管、进水分流管、散热细管和回水聚流管,其中进水管和回水管分别用于供水和回水,进水管和回水管穿过变压器箱的底板时,与变压器箱底板之间密封连接,由此可保证变压器箱内的密封性能,防止灰尘进入,在变压器箱内,进水分流管可为多根散热细管供水,回水聚流管可将多根散热细管内的水汇集后通向回水管,采用多根散热细管,可有效增大散热细管的表面积,提高散热细管内的冷却水与变压器箱内的空气的热交换率,提高散热效率。由回水聚流管汇聚的热水由回水管导向散热板件内,散热板件包括有多个s形散热板和连接管,热水依次流过每一s形散热板,以此可以通过s形散热板充分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此将热量散去,回流后再可为变压器箱内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保证变压器箱内部密封的情况同时,对变压器箱内进行有效散热,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美式变压器散热装置安装在变压器箱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美式变压器散热装置安装在变压器箱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美式变压器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具体结构说明:1变压器箱、11风扇、2散热箱、21通风孔、3散热管组件、31进水分流管、32散热细管、33进水管、34回水聚流管、35回水管、4水泵、5水箱、6散热风扇、7散热板件、71连接管、72s形散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美式变压器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管组件3,所述散热管组件包括进水管33、回水管35、水平设置的进水分流管31、竖直设置的散热细管32和水平设置的回水聚流管34,所述进水分流管31和所述回水聚流管34之间连通有多根并排的所述散热细管32;所述进水分流管31、散热细管32和回水聚流管34设于变压器箱1内,所述进水管33一端与所述进水分流管31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变压器箱1底板与水泵4连通,所述回水管35一端与所述回水聚流管34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变压器箱1底板与散热板件7连通,所述散热板件7与水箱5连通,所述水泵4与所述水箱5连通;

其中,所述散热板件7包括多个s形散热板72和连接管71,所述s形散热板72内部开有扁平的流道,多个所述s形散热板72并排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s形散热板72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71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管71上下交错设置,最前端的所述s形散热板72与所述回水管35连通,最后端的所述s形散热板72与所述水箱5连通。

散热管组件3包括进水管33、回水管35、进水分流管31、散热细管32和回水聚流管34,其中进水管33和回水管35分别用于供水和回水,进水管33和回水管35穿过变压器箱1的底板时,与变压器箱1底板之间密封连接,由此可保证变压器箱1内的密封性能,防止灰尘进入,在变压器箱1内,进水分流管31可为多根散热细管32供水,回水聚流管34可将多根散热细管32内的水汇集后通向回水管35,采用多根散热细管32,可有效增大散热细管32的表面积,提高散热细管32内的冷却水与变压器箱1内的空气的热交换率,提高散热效率。由回水聚流管34汇聚的热水由回水管35导向散热板件7内,散热板件7包括有多个s形散热板72和连接管71,热水依次流过每一s形散热板72,以此可以通过s形散热板72充分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此将热量散去,回流后再可为变压器箱1内进行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变压器箱1下端设有散热箱2,所述散热板件7、水箱5和水泵4均设于所述散热箱2内。设置散热箱2,能够对变压想1下方的散热部件进行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箱2内还设有散热风扇6,所述散热风扇6用于为所述散热板件7吹风散热,所述散热箱2的侧壁上开有多个通风孔21。在散热箱2内设置散热风扇6,能够用于加快s形散热板72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使s新散热板72的热量能够快速散去。

进一步的,所述变压器箱1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组所述散热管组件3,两组所述散热管组件3的所述进水管33在所述散热箱2内汇合后与所述水泵4连通;两组所述散热管组件3的所述回水管35在所述散热箱2内汇合后与所述散热板件7连通。在变压器箱内左右均设置散热管组件3,能够保证左右两侧的空气都能得到散热,同时散热管组件3在变压器箱1内占用空间小。

进一步的,所述变压器箱1内设有风扇11。在变压器箱1内设置风扇11,能够加快变压器箱1内的空气流动速度,使热空气能够迅速与散热细管32接触进行散热。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但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美式变压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管组件(3),所述散热管组件包括进水管(33)、回水管(35)、水平设置的进水分流管(31)、竖直设置的散热细管(32)和水平设置的回水聚流管(34),所述进水分流管(31)和所述回水聚流管(34)之间连通有多根并排的所述散热细管(32);所述进水分流管(31)、散热细管(32)和回水聚流管(34)设于变压器箱(1)内,所述进水管(33)一端与所述进水分流管(31)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变压器箱(1)底板与水泵(4)连通,所述回水管(35)一端与所述回水聚流管(34)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变压器箱(1)底板与散热板件(7)连通,所述散热板件(7)与水箱(5)连通,所述水泵(4)与所述水箱(5)连通;

其中,所述散热板件(7)包括多个s形散热板(72)和连接管(71),所述s形散热板(72)内部开有扁平的流道,多个所述s形散热板(72)并排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s形散热板(72)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71)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管(71)上下交错设置,最前端的所述s形散热板(72)与所述回水管(35)连通,最后端的所述s形散热板(72)与所述水箱(5)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美式变压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箱(1)下端设有散热箱(2),所述散热板件(7)、水箱(5)和水泵(4)均设于所述散热箱(2)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美式变压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2)内还设有散热风扇(6),所述散热风扇(6)用于为所述散热板件(7)吹风散热,所述散热箱(2)的侧壁上开有多个通风孔(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美式变压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箱(1)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组所述散热管组件(3),两组所述散热管组件(3)的所述进水管(33)在所述散热箱(2)内汇合后与所述水泵(4)连通;两组所述散热管组件(3)的所述回水管(35)在所述散热箱(2)内汇合后与所述散热板件(7)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美式变压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箱(1)内设有风扇(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美式变压器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管组件,所述散热管组件包括进水管、回水管、水平设置的进水分流管、竖直设置的散热细管和水平设置的回水聚流管,所述进水分流管和所述回水聚流管之间连通有多根并排的所述散热细管;所述进水分流管、散热细管和回水聚流管设于变压器箱内,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所述进水分流管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变压器箱底板与水泵连通,所述回水管一端与所述回水聚流管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变压器箱底板与散热板件连通,所述散热板件与水箱连通,所述水泵与所述水箱连通。能够在保证密封的情况下辅助变压器箱内的散热,降低变压器箱内的温度,变压器设备提供温度适宜的工作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詹勋波;李尚林;张梅娇;李冬林;詹国银;翁孟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特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