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深地下连续墙防漏预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建提速,地下连续墙基坑围护结构在地铁建设及深基坑施工越来越普遍,在地下连续墙维护结构施工完成开挖过程中,对于渗漏、管涌的预防及应急处理十分关键,处理不及时将导致基坑的渗漏、管涌、坑外侧出现空洞、基坑失稳等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发生渗水发生后,再进行排水、注浆工作,存在处理效率低、工时较长、施工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捷、高效、低成本的超深地下连续墙防漏预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超深地下连续墙防漏预埋装置,包括两侧地下连续墙和位于相邻地下连续墙之间的型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结构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根预埋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贯穿设置在型钢结构上,所述导流管一端安装有止回阀。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在地平面以下15-25m的高度进行安装。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间隔3-4m高度进行布置。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采用镀锌管。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为水平安装。
优选地,所述型钢结构为竖直安装。
优选地,所述型钢为工字钢结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针对地面下15-25m的重点渗水区域,预埋多根带止回阀的导流管,当某一接缝区域渗水严重时,可以实时接入注浆管道,处理速度快,效果好。
2、快速、有效阻止渗漏、管涌,比传统注浆方式效率高,且能节约混凝土材料,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标记及对应件为:1-连续墙,2-工字钢,3-止回阀,4-镀锌管,5-管,6-注浆泵,7-渗水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超深地下连续墙防漏预埋装置,包括两侧地下连续墙1和竖直安装于相邻地下连续墙1之间的工字钢2结构,所述工字钢2结构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根导流管,所述导流管采用水平安装的镀锌管4,镀锌管4两端贯穿工字钢2结构并在连接部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镀锌管4位于地下连续墙1迎土面的一端安装有止回阀3。
进一步地,所述镀锌管4在地平面以下15-25m的高度进行安装,所述镀锌管4间隔3-4m高度进行均匀布置,在本实施例中,共埋设有3根导流管。
由于地平面下15-25m的连续墙接缝处为渗水的集中区域,对地下连续墙1的工程质量起关键性影响,具体实施时,如在该靠近工字钢2的位置漏水,就会自预先埋设的镀锌管4上流出,当渗水现象严重时,通过注浆泵6与镀锌管4位于地下连续墙开挖面的一端进行管路5连接,通过高压向内部的渗水区7注入混凝土,由于止回阀3的设置,能有效避免所注入的混凝土以及渗水区内部水和泥土发生倒流,达到快速、高效封堵渗水区域的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1.超深地下连续墙防漏预埋装置,包括两侧地下连续墙和位于相邻地下连续墙之间的型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结构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根预埋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贯穿设置在型钢结构上,所述导流管位于地下连续墙迎土面的一端安装有止回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地下连续墙防漏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在地平面以下15-25m的高度进行安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深地下连续墙防漏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间隔3-4m高度进行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深地下连续墙防漏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采用镀锌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深地下连续墙防漏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为水平安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深地下连续墙防漏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采用竖直安装。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超深地下连续墙防漏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为工字钢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