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铸钢斗齿的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2-02  104


本实用新型涉及斗齿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铸钢斗齿的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斗齿是挖掘机上的重要部件,类似于人的牙齿,也是易损件,是由齿座和齿尖组成的组合斗齿,二者靠销轴连接,由于斗齿磨损失效部分是齿尖,只要更换齿尖即可。斗齿的齿尖在加工时,采用浇铸成型工艺,现有直接浇铸在齿形槽中,冷却成型后还需要在齿尖的上部开凿一个销轴用通孔,这样加工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耐磨铸钢斗齿的压铸模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耐磨铸钢斗齿的压铸模具,包括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设有上模腔,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设有下模腔,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构成完整的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开口端设有芯模,所述芯模的尾端与成型腔的开口端密封连接,且在所述芯模的两侧设有可在外力作用下断开的销孔柱。

优选的,所述芯模的两侧设有第一磁铁,所述销孔柱靠近芯模的一端设有第二磁铁。

优选的,所述芯模的两侧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插接于销孔柱端部的第二连接孔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为木杆或蜡杆。

优选的,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的两侧均设有与销孔柱相配合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均设有冷却水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上模具和下模具均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便于将芯模安装于成型腔内,同时在芯模两侧设有销孔柱,该销孔柱通过磁铁或连接杆与芯模相连,这样既便于销轴孔的成型,也便于在外力作用下使芯模与销孔柱脱离,进而实现了芯模的脱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上模具的仰视图;

图3为下模具的俯视图;

图4为芯模与成型腔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芯模与成型腔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为上模具,2为下模具,3为上模腔,4为下模腔,5为成型腔,6为芯模,7为销孔柱,8为液压缸,9为第一磁铁,10为第二磁铁,11为第一连接孔,12为连接杆,13为第二连接孔,14为凹槽,15为冷却水道,16为浇注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零部件、结构、机构或传感器等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包括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上模具1和下模具2,上模具1的下表面设有上模腔3,下模具2的上表面设有下模腔4,当上模具1与下模具2完成和模后,上模腔3和下模腔4构成完整的成型腔5,成型腔5的右端开口;在成型腔5的开口端设有芯模6,芯模6的尾端(右端)与成型腔5的开口端密封连接,且在芯模6的两侧设有可在外力作用下断开的销孔柱7。

在本实施例中,上模具1和下模具2在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是现有技术,在次不再一一赘述,同时芯模6的尾端也可连接一驱动机构,比如液压缸8,用以带动芯模6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同时也可以用于芯模6的脱模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浇注成型作业模式时,上模具1上设有浇筑口16,采用压铸成型作业模式时,下模具2上设有压注口。

本实施例中,销孔柱7与芯模6的可断开连接是这样实现的:芯模6的两侧设有第一磁铁9,销孔柱7靠近芯模6的一端设有第二磁铁10,通过第一磁铁9和第二磁铁10的磁力作用,使销孔柱7连接于芯模6的两侧。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销孔柱7与芯模6的可断开连接是这样实现的:芯模6的两侧设有第一连接孔11,第一连接孔11内设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另一端插接于销孔柱7端部的第二连接孔13内,该连接杆12为木杆或蜡杆,连接杆12采用木杆或蜡杆原因有二:一是便于在外力作用下使连接杆12折断;二是销孔柱7与芯模6断开后,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13易清空。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销孔柱7与斗齿的分离,在上模腔3和下模腔4的两侧均设有与销孔柱7相配合的凹槽14;脱模后,只需要将销孔柱7从销孔内顶出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快斗齿的成型效率,在上模具1和下模具2上均设有冷却水道15,该冷却水道15呈s型紧贴上模腔3和下模腔4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斗齿成型时,需要在上模腔3、下模腔4、芯模6和销孔柱7上涂抹脱模剂,同时芯模6和销孔柱7应为隔热材质,或者设有隔热层。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磨铸钢斗齿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设有上模腔,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设有下模腔,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构成完整的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开口端设有芯模,所述芯模的尾端与成型腔的开口端密封连接,且在所述芯模的两侧设有可在外力作用下断开的销孔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铸钢斗齿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的两侧设有第一磁铁,所述销孔柱靠近芯模的一端设有第二磁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铸钢斗齿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的两侧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插接于销孔柱端部的第二连接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磨铸钢斗齿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木杆或蜡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铸钢斗齿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的两侧均设有与销孔柱相配合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铸钢斗齿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均设有冷却水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斗齿模具技术领域的一种耐磨铸钢斗齿的压铸模具,包括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设有上模腔,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设有下模腔,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构成完整的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开口端设有芯模,所述芯模的尾端与成型腔的开口端密封连接,且在所述芯模的两侧设有可在外力作用下断开的销孔柱。本实用新型中上模具和下模具均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便于将芯模安装于成型腔内,同时在芯模两侧设有销孔柱,该销孔柱通过磁铁或连接杆与芯模相连,这样既便于销轴孔的成型,也便于在外力作用下使芯模与销孔柱脱离,进而实现了芯模的脱模。

技术研发人员:胡鹏;范军周;张伟峰;王中军;孙玉红;王鹏微;何小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波阿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