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轮支撑离心铸造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2-03  94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轮支撑离心铸造机。



背景技术:

随着离心设备的使用,尤其是大型离心棒料的铸造,基本上已经淘汰了原本的悬臂式离心铸造设备,而改为托轮式离心铸造,然而托轮与管模因为装配精度经常出现相对位移,尽管管模或托轮上设置了相应的凹槽定位,但是两者相对位移的趋势,仍然会加剧托辊轴承的损伤;

且由于离心转速要求,大型离心棒料的离心速度较高,经常出现托轮与管模打滑的现象,导致离心转速出现波动,进而影响棒料的成型。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合相关领域多年的设计及使用经验,辅以过强的专业知识,设计制造了一种托轮支撑离心铸造机,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托轮支撑离心铸造机,能够避免管模与托辊的相对位移,同时避免管模与托轮的打滑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托轮支撑离心铸造机,包括管模,所述管模侧壁上至少设有两道锥度凸环;

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管模底部两侧的主托轮组和辅托轮组,所述辅托轮组中心线高度略高于主托轮组中心线高度,所述主托轮组包括至少两个主托轮分别与锥度凸环位置对应,所述主托轮组一侧设有皮带轮,所述辅托轮组包括至少两个辅托轮,所述辅托轮分别与锥度凸环位置对应,所述主托轮和所述辅托轮的侧壁上均设有与所述锥度凸环外形匹配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辅托轮组中心线高度低于所述管模中心线高度。

优选的,所述管模两端分别设为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端设有进料卡扣盘与所述管模固连,所述进料卡扣盘外侧设有进料端盖,所述进料卡扣盘上设有若干进料离心卡扣,所述管模转动时进料离心卡扣端部可扣在进料端盖上;

所述出料口端也设有出料卡扣盘与所述管模固连,所述出料卡扣盘外侧设有出料端盖,所述出料卡扣盘上设有若干出料离心卡扣,所述管模转动时出料离心卡扣端部可扣在出料端盖上。

优选的,所述出料端盖中心设有出料通孔,所述进料端盖中心设有进料通孔,所述进料通孔设为锥度孔。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模侧壁上设置了若干道锥度凸环,同样的将底部辅托轮和主托轮设置成与锥度凸环外形匹配的结构,可以避免管模与主托轮组和辅托轮组的相对位移,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能够通过增加设备转速,得到更加致密的产品。

2.本实用新型管模重心与设备中心位置一致,避免了辅托轮和主托轮不均匀磨损,能够更好的控制产品的偏心问题,设备转动时,震动会减弱,便于制作重量更大、长度更长的产品。

3.管模转动时中心稳定,解决了传统悬臂式结构钢水飞溅问题,且管模受到均匀的支撑,解决了管模变形的风险。

4.设备整体体积变短,占用空间减小,投资费用降低。

5.本实用新型将原本固设的进料端盖设置成与出料口结构相似的结构,进料端盖拆卸难度大幅度下降,避免了钢水溢出后黏连进料端盖时,取料难的问题的发生。

6.本实用新型进料端盖可方便拆卸的结构,可以在粉刷涂料时将进料端盖和出料端盖均取下来,因此能够更好的目视到所有位置,粉刷涂料时能够确保均匀性,且在模具清理时,因为两面可贯通,能够更好的清理到各个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托轮支撑离心铸造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托轮支撑离心铸造机的主视图。

图中:1-管模,2-锥度凸环,3-主托轮,4-皮带轮,5-主托轮组,6-辅托轮组,7-辅托轮,8-进料卡扣盘,9-进料离心卡扣,10-出料卡扣盘,11-出料离心卡扣,12-出料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托轮支撑离心铸造机,包括管模1,管模1侧壁上至少设有两道锥度凸环2,其具体数量根据管模1的规格进行合理设置;

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管模1底部两侧的主托轮组5和辅托轮组6,辅托轮组6中心线高度略高于主托轮组5中心线高度,辅托轮组6中心线高度低于管模1中心线高度,该结构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挤死现象的发生,加快启动速度,其次管模1的重心会向主托轮组5一侧偏移,这样会增大主托轮组5和管模1之间的摩擦力,有效减少了打滑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主托轮组5包括至少两个主托轮3分别与锥度凸环2位置对应,主托轮组5一侧设有皮带轮4,辅托轮组6包括至少两个辅托轮7,辅托轮7分别与锥度凸环2位置对应,主托轮3和辅托轮7的侧壁上均设有与锥度凸环2外形匹配的凹槽,该结构可以避免管模1与主托轮组5和辅托轮组6的相对位移,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能够通过增加设备转速,得到更加致密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改进,使得管模1重心与设备中心位置一致,避免了辅托轮7和主托轮3不均匀磨损,能够更好的控制产品的偏心问题,设备转动时,震动会减弱,便于制作重量更大、长度更长的产品,另外,管模1转动时中心稳定,解决了传统悬臂式结构钢水飞溅问题,且管模1受到均匀的支撑,解决了管模1变形的风险,且设备整体体积变短,占用空间减小,投资费用降低。

本实用新型管模1两端分别设为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端设有进料卡扣盘8与管模1固连,进料卡扣盘8外侧设有进料端盖,进料卡扣盘8上设有若干进料离心卡扣9,管模1转动时进料离心卡扣9端部可扣在进料端盖上;出料口端也设有出料卡扣盘10与管模1固连,出料卡扣盘10外侧设有出料端盖12,出料卡扣盘10上设有若干出料离心卡扣11,管模1转动时出料离心卡扣11端部可扣在出料端盖12上。本实用新型将原本固设的进料端盖设置成与出料口结构相似的结构,进料端盖拆卸难度大幅度下降,避免了钢水溢出后黏连进料端盖时,取料难的问题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出料端盖12中心设有出料通孔,进料端盖中心设有进料通孔,进料通孔设为锥度孔,方便倾倒铁水。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托轮支撑离心铸造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模,所述管模侧壁上至少设有两道锥度凸环;

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管模底部两侧的主托轮组和辅托轮组,所述辅托轮组中心线高度略高于主托轮组中心线高度,所述主托轮组包括至少两个主托轮分别与锥度凸环位置对应,所述主托轮组一侧设有皮带轮,所述辅托轮组包括至少两个辅托轮,所述辅托轮分别与锥度凸环位置对应,所述主托轮和所述辅托轮的侧壁上均设有与所述锥度凸环外形匹配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轮支撑离心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托轮组中心线高度低于所述管模中心线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轮支撑离心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模两端分别设为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端设有进料卡扣盘与所述管模固连,所述进料卡扣盘外侧设有进料端盖,所述进料卡扣盘上设有若干进料离心卡扣,所述管模转动时进料离心卡扣端部可扣在进料端盖上;

所述出料口端也设有出料卡扣盘与所述管模固连,所述出料卡扣盘外侧设有出料端盖,所述出料卡扣盘上设有若干出料离心卡扣,所述管模转动时出料离心卡扣端部可扣在出料端盖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托轮支撑离心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端盖中心设有出料通孔,所述进料端盖中心设有进料通孔,所述进料通孔设为锥度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托轮支撑离心铸造机,它属于铸造领域,包括管模,所述管模侧壁上至少设有两道锥度凸环;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管模底部两侧的主托轮组和辅托轮组,所述辅托轮组中心线高度略高于主托轮组中心线高度,所述主托轮组包括至少两个主托轮分别与锥度凸环位置对应,所述主托轮组一侧设有皮带轮,所述辅托轮组包括至少两个辅托轮,所述辅托轮分别与锥度凸环位置对应,所述主托轮和所述辅托轮的侧壁上均设有与所述锥度凸环外形匹配的凹槽。

技术研发人员:张绍森;王文家;冯显英;张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永和精工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