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基防坍塌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2-03  95


本实用新型属于支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基防坍塌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但是现有的地基结构牢固性不强,基本都是在用钢筋制作成支架对基坑进行围护,使得支撑性较差,并且,受到外部强烈压力时,容易造成地基的塌陷,从而容易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地基防坍塌支撑结构。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基防坍塌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框体,所述支撑框体底部两侧连接有若干套筒,若干所述套筒呈矩形均匀布置在支撑框体底部,所述套筒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自由端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安装在安装腔内,所述按压板顶部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顶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顶部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底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底部连接有导向框,所述压杆底部贯穿导向框并延伸至其下侧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底部两侧连接有第一摩擦板,所述导向框底部两侧连接有第二摩擦板,所述导向板底部连接有套块,所述套块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自由端与支撑框体底面相连接,所述承重板顶部连接有承重块,两侧所述承重块顶部连接有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底部连接有支撑顶块,所述支撑顶块底部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内设有装配腔,所述支撑顶块安装在装配腔内,所述装配腔内安装有非牛顿流体球,所述支撑顶块底部与非牛顿流体球相接触,所述支撑底座底部连接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两侧连接有抗震装置。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摩擦板与第二摩擦板相接触,所述第一摩擦板与第二摩擦板的接触面均设有摩擦纹。这样的结构设计增加第一摩擦板与第二摩擦板的摩擦力。

进一步限定,所述套块底部设有弹簧固定槽,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在弹簧固定槽内。这样的结构设计使第二弹簧安装更稳定。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大小型号相同。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购买和更换。

进一步限定,所述抗震装置包括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顶部与支撑框体底面相连接,所述上安装板设有若干凹槽,若干所述凹槽均匀布置在上安装板上,两个相邻所述凹槽之间间距相等,若干所述凹槽内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底部连接有下安装板,所述下安装板底部与支撑底板表面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使抗震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顶板,通过将支撑框体放入地基坑内,并浇灌水泥,使浇灌的水泥沉淀在支撑顶板上,使得支撑顶板受力推动下侧的支撑顶块,使支撑顶块对非牛顿流体球产生压力并对其进行挤压,同时支撑顶板向两侧的承重块进行施压,使得两侧的承重块推动承重板,使承重板推动撑杆和压杆,使得撑杆推动按压板,使按压板对第一弹簧进行挤压,使压杆推动导向板,导向板推动套块和两侧的第一摩擦板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摩擦板在向下移动的同时与第二摩擦板产生摩擦,减缓下降的速度增加一定的支撑力,同时第二弹簧受力压缩,通过水泥对支撑顶板的按压,使得支撑顶板与支撑框体形成框槽,使得水泥凝固形成地基,使得对地基的支撑更加稳定,防止地基防坍塌;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抗震装置,在支撑底板设的若干个减震装置,可提高支撑框体的稳定性,并且具有抗震的效果,减弱外部压力对地基压迫,提高安全性能,增加地基了牢固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地基防坍塌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地基防坍塌支撑结构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地基防坍塌支撑结构的抗震装置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4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支撑框体1、套筒2、安装腔3、第一弹簧4、按压板5、撑杆6、安装块7、承重板8、压杆9、导向框10、导向板11、第一摩擦板12、第二摩擦板13、套块14、第二弹簧15、承重块16、支撑顶板17、支撑顶块18、支撑底座19、装配腔20、非牛顿流体球21、支撑底板22、抗震装置23、弹簧固定槽24、上安装板25、第三弹簧26、下安装板2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基防坍塌支撑结构,支撑框体1底部两侧连接有若干套筒2,若干套筒2呈矩形均匀布置在支撑框体1底部,套筒2内设有安装腔3,安装腔3内安装有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的自由端连接有按压板5,按压板5安装在安装腔3内,按压板5顶部连接有撑杆6,撑杆6顶部连接有安装块7,安装块7顶部连接有承重板8,承重板8底部连接有压杆9,压杆9底部连接有导向框10,压杆9底部贯穿导向框10并延伸至其下侧连接有导向板11,导向板11底部两侧连接有第一摩擦板12,导向框10底部两侧连接有第二摩擦板13,导向板11底部连接有套块14,套块14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的自由端与支撑框体1底面相连接,承重板8顶部连接有承重块16,两侧承重块16顶部连接有支撑顶板17,支撑顶板17底部连接有支撑顶块18,支撑顶块18底部连接有支撑底座19,支撑底座19内设有装配腔20,支撑顶块18安装在装配腔20内,装配腔20内安装有非牛顿流体球21,支撑顶块18底部与非牛顿流体球21相接触,支撑底座19底部连接有支撑底板22,支撑底板22两侧连接有抗震装置23。

使用时,工作人员在地面上挖出地基坑,然后将支撑框体1放入地基坑内,并浇灌水泥,使浇灌的水泥沉淀在支撑顶板17上,使得支撑顶板17受力推动下侧的支撑顶块18,使支撑顶块18对非牛顿流体球21产生压力并对其进行挤压,同时支撑顶板17向两侧的承重块16进行施压,使得两侧的承重块16推动承重板8,使承重板8推动撑杆6和压杆9,使得撑杆6推动按压板5,使按压板5对第一弹簧4进行挤压,使压杆9推动导向板11,导向板11推动套块14和两侧的第一摩擦板12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摩擦板12在向下移动的同时与第二摩擦板13产生摩擦,减缓下降的速度增加一定的支撑力,同时第二弹簧15受力压缩,通过抗震装置23使得支撑框体1具有抗震效果,加强了支撑力。

优选第一摩擦板12与第二摩擦板13相接触,第一摩擦板12与第二摩擦板13的接触面均设有摩擦纹。这样的结构设计增加第一摩擦板12与第二摩擦板13的摩擦力。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第一摩擦板12与第二摩擦板13其他的结构形状。

优选套块14底部设有弹簧固定槽24,第二弹簧15安装在弹簧固定槽24内。这样的结构设计使第二弹簧15安装更稳定。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套块14其他的结构形状。

优选第一弹簧4与第二弹簧15大小型号相同。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购买和更换。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第一弹簧4与第二弹簧15其他的结构形状。

优选抗震装置23包括上安装板25,上安装板25顶部与支撑框体1底面相连接,上安装板25设有若干凹槽,若干凹槽均匀布置在上安装板25上,两个相邻凹槽之间间距相等,若干凹槽内连接有第三弹簧26,第三弹簧26底部连接有下安装板27,下安装板27底部与支撑底板22表面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使抗震效果更佳。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抗震装置23其他的结构形状。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地基防坍塌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体(1)底部两侧连接有若干套筒(2),若干所述套筒(2)呈矩形均匀布置在支撑框体(1)底部,所述套筒(2)内设有安装腔(3),所述安装腔(3)内安装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的自由端连接有按压板(5),所述按压板(5)安装在安装腔(3)内,所述按压板(5)顶部连接有撑杆(6),所述撑杆(6)顶部连接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顶部连接有承重板(8),所述承重板(8)底部连接有压杆(9),所述压杆(9)底部连接有导向框(10),所述压杆(9)底部贯穿导向框(10)并延伸至其下侧连接有导向板(11),所述导向板(11)底部两侧连接有第一摩擦板(12),所述导向框(10)底部两侧连接有第二摩擦板(13),所述导向板(11)底部连接有套块(14),所述套块(14)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15),所述第二弹簧(15)的自由端与支撑框体(1)底面相连接,所述承重板(8)顶部连接有承重块(16),两侧所述承重块(16)顶部连接有支撑顶板(17),所述支撑顶板(17)底部连接有支撑顶块(18),所述支撑顶块(18)底部连接有支撑底座(19),所述支撑底座(19)内设有装配腔(20),所述支撑顶块(18)安装在装配腔(20)内,所述装配腔(20)内安装有非牛顿流体球(21),所述支撑顶块(18)底部与非牛顿流体球(21)相接触,所述支撑底座(19)底部连接有支撑底板(22),所述支撑底板(22)两侧连接有抗震装置(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防坍塌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板(12)与第二摩擦板(13)相接触,所述第一摩擦板(12)与第二摩擦板(13)的接触面均设有摩擦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基防坍塌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块(14)底部设有弹簧固定槽(24),所述第二弹簧(15)安装在弹簧固定槽(2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基防坍塌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4)与第二弹簧(15)大小型号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基防坍塌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装置(23)包括上安装板(25),所述上安装板(25)顶部与支撑框体(1)底面相连接,所述上安装板(25)设有若干凹槽,若干所述凹槽均匀布置在上安装板(25)上,两个相邻所述凹槽之间间距相等,若干所述凹槽内连接有第三弹簧(26),所述第三弹簧(26)底部连接有下安装板(27),所述下安装板(27)底部与支撑底板(22)表面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基防坍塌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框体,支撑框体底部两侧连接有若干套筒,若干套筒呈矩形均匀布置在支撑框体底部,套筒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自由端连接有按压板,按压板安装在安装腔内,按压板顶部连接有撑杆,撑杆顶部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顶部连接有承重板,承重板顶部连接有承重块,两侧承重块顶部连接有支撑顶板,支撑顶板底部连接有支撑顶块,支撑顶块底部连接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内设有装配腔,支撑顶块安装在装配腔内,装配腔内安装有非牛顿流体球,支撑顶块底部与非牛顿流体球相接触,支撑底座底部连接有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两侧连接有抗震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孔垂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孔垂鹏
技术研发日:2020.07.3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