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2-06  108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通常用于海洋油污吸附清理的方法是人工使用吸油泵对海面上的油污进行抽离;然而人工使用吸油泵对海面上的油污进行抽离使用中发现,设备较多,操作较繁琐,并且成本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备较少,操作较简单,成本造价较低,同时提高了清理海面油污的效果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包括清污船本体、两组侧板、顶板、第一连接板、三组转轴、三组传送轮、传送带、电机、固定板、收集槽板和排油管,清污船本体下侧设置有液压装置,两组侧板通过顶板连接,两组侧板上设置有冷却装置,第一连接板安装在两组侧板右下侧,顶板和第一连接板顶端均与液压装置连接,三组转轴分别可转动安装在两组侧板之间,三组传送轮分别安装在三组转轴上,三组传送轮通过传送带可同步传动,传送带外侧均匀设置有多组支撑杆,多组支撑杆上均设置有吸附板,电机安装在前侧侧板的前端,并且上侧转轴前端穿过前侧侧板与电机输出端连接,上侧转轴与前侧侧板可转动连接,固定板倾斜安装在两组侧板之间,固定板左下侧均匀可转动设置有多组刮板,多组刮板与传送带右上侧的多组吸附板接触,多组刮板上分别设置有多组弹簧,多组弹簧上均设置有调整装置,并且调整装置安装在固定板上,收集槽板倾斜安装在两组侧板之间,并且收集槽板位于传送带内侧,收集槽板位置与固定板位置对应,排油管输入端与收集槽板右下侧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站、两组油缸推杆和两组液压管,液压站安装在顶板顶端,左侧油缸推杆安装在顶板顶端,右侧油缸推杆安装在第一连接板顶端,并且两组油缸推杆顶端均与清污船本体下侧连接,液压站输出端分别与两组液压管输入端连接,两组液压管输出端分别与两组油缸推杆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冷却装置包括固定仓、冷却仓、冷凝管、第一导气管、气泵、第二导气管和分气管,固定仓安装在两组侧板上,固定仓顶端和底端均连通设置有通孔,传送带左端穿过两组通孔在固定仓内进行传动,传送带左侧的多组支撑杆和多组吸附板则跟随传送带通过两组通孔在固定仓内传动,冷却仓安装在固定仓左端,冷却仓内部设置有冷却腔,冷却仓左端下侧连通设置有进气口,冷凝管安装在冷却腔内,第一导气管输入端穿过冷却仓顶端与冷却腔相通,第一导气管输出端与气泵输入端连接,气泵安装在固定仓左端,气泵输出端与第二导气管输入端连接,第二导气管输出端穿过固定仓左端伸至固定仓内部与分气管连通,分气管安装在固定仓内壁,分气管右下侧连通倾斜设置有多组喷头。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调整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板、螺杆、转动盘和滑杆,第二连接板安装在弹簧顶端,螺杆安装在第二连接板上,螺杆顶端穿过固定板伸至固定板上侧,并且螺杆与固定板螺装连接,转动盘安装在螺杆顶端,滑杆底端穿过固定板安装在第二连接板顶端,并且滑杆与固定板可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调整装置还包括螺栓,螺栓与固定板螺装。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还包括多组挡板,多组挡板均安装在固定板左下侧,并且多组挡板与多组刮板位置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还包括连接仓和多组加热管,连接仓安装在收集槽板左下侧,多组加热管均匀安装在连接仓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还包括排水管和排水阀,排水管输入端穿过冷却仓底端与冷却腔相通,排水阀安装在排水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还包括过滤网,过滤网安装在进气口外侧的冷却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打开液压装置,使液压装置带动顶板和第一连接板向下运动,当传送带下侧与海面接触时,关闭液压装置,然后打开电机,使电机带动上侧转轴转动,上侧转轴带动上侧传送轮转动,上侧传送轮带动传送带传动,传送带则使三组传送轮同步转动,传送带下侧的多组吸附板对海面上的油污进行吸附,然后多组吸附板跟随传送带传动被多组刮板进行刮除,被多组刮板刮除掉的油污落至收集槽板内,然后油污通过排油管排至清污船本体内,被多组刮板刮除干净的多组吸附板跟随传送带传动,然后打开冷却装置,使冷却装置对干净的多组吸附板进行冷却,从而使冷却后的多组吸附板可以降低海面油污的流动性,便于将油污吸附在多组吸附板上,然后重复上述操作,使多组吸附板对海面的油污进行吸附,设备较少,操作较简单,成本造价较低,同时提高了清理海面油污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顶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正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固定仓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固定板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清污船本体;2、侧板;3、顶板;4、第一连接板;5、转轴;6、传送轮;7、传送带;8、支撑杆;9、吸附板;10、电机;11、固定板;12、刮板;13、弹簧;14、收集槽板;15、排油管;16、液压站;17、油缸推杆;18、液压管;19、固定仓;20、冷却仓;21、进气口;22、冷凝管;23、第一导气管;24、气泵;25、第二导气管;26、分气管;27、喷头;28、第二连接板;29、螺杆;30、转动盘;31、滑杆;32、螺栓;33、挡板;34、连接仓;35、加热管;36、排水管;37、排水阀;38、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包括清污船本体1、两组侧板2、顶板3、第一连接板4、三组转轴5、三组传送轮6、传送带7、电机10、固定板11、收集槽板14和排油管15,清污船本体1下侧设置有液压装置,两组侧板2通过顶板3连接,两组侧板2上设置有冷却装置,第一连接板4安装在两组侧板2右下侧,顶板3和第一连接板4顶端均与液压装置连接,三组转轴5分别可转动安装在两组侧板2之间,三组传送轮6分别安装在三组转轴5上,三组传送轮6通过传送带7可同步传动,传送带7外侧均匀设置有多组支撑杆8,多组支撑杆8上均设置有吸附板9,电机10安装在前侧侧板2的前端,并且上侧转轴5前端穿过前侧侧板2与电机10输出端连接,上侧转轴5与前侧侧板2可转动连接,固定板11倾斜安装在两组侧板2之间,固定板11左下侧均匀可转动设置有多组刮板12,多组刮板12与传送带7右上侧的多组吸附板9接触,多组刮板12上分别设置有多组弹簧13,多组弹簧13上均设置有调整装置,并且调整装置安装在固定板11上,收集槽板14倾斜安装在两组侧板2之间,并且收集槽板14位于传送带7内侧,收集槽板14位置与固定板11位置对应,排油管15输入端与收集槽板14右下侧连通;通过打开液压装置,使液压装置带动顶板3和第一连接板4向下运动,当传送带7下侧与海面接触时,关闭液压装置,然后打开电机10,使电机10带动上侧转轴5转动,上侧转轴5带动上侧传送轮6转动,上侧传送轮6带动传送带7传动,传送带7则使三组传送轮6同步转动,传送带7下侧的多组吸附板9对海面上的油污进行吸附,然后多组吸附板9跟随传送带7传动被多组刮板12进行刮除,被多组刮板12刮除掉的油污落至收集槽板14内,然后油污通过排油管15排至清污船本体1内,被多组刮板12刮除干净的多组吸附板9跟随传送带7传动,然后打开冷却装置,使冷却装置对干净的多组吸附板9进行冷却,从而使冷却后的多组吸附板9可以降低海面油污的流动性,便于将油污吸附在多组吸附板9上,然后重复上述操作,使多组吸附板9对海面的油污进行吸附,设备较少,操作较简单,成本造价较低,同时提高了清理海面油污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站16、两组油缸推杆17和两组液压管18,液压站16安装在顶板3顶端,左侧油缸推杆17安装在顶板3顶端,右侧油缸推杆17安装在第一连接板4顶端,并且两组油缸推杆17顶端均与清污船本体1下侧连接,液压站16输出端分别与两组液压管18输入端连接,两组液压管18输出端分别与两组油缸推杆17输入端连接;通过打开液压站16,使两组油缸推杆17带动顶板3和第一连接板4整体向下运动,从而使吸附板9与海面接触,起对海面油污吸附清理的关键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冷却装置包括固定仓19、冷却仓20、冷凝管22、第一导气管23、气泵24、第二导气管25和分气管26,固定仓19安装在两组侧板2上,固定仓19顶端和底端均连通设置有通孔,传送带7左端穿过两组通孔在固定仓19内进行传动,传送带7左侧的多组支撑杆8和多组吸附板9则跟随传送带7通过两组通孔在固定仓19内传动,冷却仓20安装在固定仓19左端,冷却仓20内部设置有冷却腔,冷却仓20左端下侧连通设置有进气口21,冷凝管22安装在冷却腔内,第一导气管23输入端穿过冷却仓20顶端与冷却腔相通,第一导气管23输出端与气泵24输入端连接,气泵24安装在固定仓19左端,气泵24输出端与第二导气管25输入端连接,第二导气管25输出端穿过固定仓19左端伸至固定仓19内部与分气管26连通,分气管26安装在固定仓19内壁,分气管26右下侧连通倾斜设置有多组喷头27;通过打开气泵24,使空气通过进气口21进入到冷却腔内,然后打开冷凝管22,使冷凝管22对冷却腔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冷却后的空气则通过第一导气管23、气泵24、第二导气管25和分气管26由多组喷头27喷出,喷头27喷出的冷气对左侧传送带7上的多组吸附板9进行冷却,从而可以使海面上的油污流动性较低,避免吸附在吸附板9上的油污又掉落至海内。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调整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板28、螺杆29、转动盘30和滑杆31,第二连接板28安装在弹簧13顶端,螺杆29安装在第二连接板28上,螺杆29顶端穿过固定板11伸至固定板11上侧,并且螺杆29与固定板11螺装连接,转动盘30安装在螺杆29顶端,滑杆31底端穿过固定板11安装在第二连接板28顶端,并且滑杆31与固定板11可滑动连接;通过拧动转动盘30,使螺杆29与固定板11螺装,滑杆31则在固定板11上滑动,螺杆29运动则带动第二连接板28运动,第二连接板28则对弹簧13进行向下挤压,弹簧13则发生弹力变形,弹簧13则将压力传送给刮板12,然后刮板12则对吸附板9进行刮除,可以控制刮板12对吸附板9刮除的力度,提高可控性。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调整装置还包括螺栓32,螺栓32与固定板11螺装;通过设置螺栓32,当刮板12对吸附板9刮除的力度达到要求值时,使螺栓32与固定板11螺装至与螺杆29接触,从而来固定住螺杆29,提高螺杆29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还包括多组挡板33,多组挡板33均安装在固定板11左下侧,并且多组挡板33与多组刮板12位置对应;通过设置挡板33,可以避免刮板12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不能对吸附板9上的油污进行刮除。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还包括连接仓34和多组加热管35,连接仓34安装在收集槽板14左下侧,多组加热管35均匀安装在连接仓34内壁;通过设置连接仓34和加热管35,当油污掉落至收集槽板14内后,通过打开多组加热管35,使多组加热管35对收集槽板14进行加热,收集槽板14则对其内的油污进行加热,从而提高油污的流动性,使油污快速通过排油管15排入至清污船本体1内,提高清理油污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还包括排水管36和排水阀37,排水管36输入端穿过冷却仓20底端与冷却腔相通,排水阀37安装在排水管36上;通过设置排水管36和排水阀37,空气被冷凝管22冷却过程中会有些许的空气形成水滴,然后打开排水阀37,使水滴通过排水管36排出,可以使水滴及时排出,提高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还包括过滤网38,过滤网38安装在进气口21外侧的冷却仓20上;通过设置过滤网38,可以起到对空气进行过滤的作用,从而提高空气的纯净度。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打开液压站16,使两组油缸推杆17带动顶板3和第一连接板4整体向下运动,当传送带7下侧与海面接触时,关闭液压站16,然后打开电机10,使电机10带动上侧转轴5转动,上侧转轴5带动上侧传送轮6转动,上侧传送轮6带动传送带7传动,传送带7则使三组传送轮6同步转动,传送带7下侧的多组吸附板9对海面上的油污进行吸附,当吸附油污的多组吸附板9跟随传送带7传动到传送带7右上侧时,多组吸附板9上的油污被多组刮板12进行刮除,而被多组刮板12刮除掉的油污落至收集槽板14内,然后打开多组加热管35,使多组加热管35对收集槽板14进行加热,收集槽板14则对其内的油污进行加热,然后加热后的油污通过排油管15排至清污船本体1内,而被多组刮板12刮除干净的多组吸附板9跟随传送带7传动,之后打开气泵24,使空气经过过滤网38过滤后,通过进气口21进入到冷却腔内,然后打开冷凝管22,使冷凝管22对冷却腔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冷却后的空气则通过第一导气管23、气泵24、第二导气管25和分气管26由多组喷头27喷出,喷头27喷出的冷气对左侧传送带7上的多组吸附板9进行冷却,从而降低海面油污的流动性,然后重复上述操作,使多组吸附板9对海面的油污进行持续吸附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的清污船本体1、电机10、液压站16、油缸推杆17、冷凝管22、气泵24和加热管35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污船本体(1)、两组侧板(2)、顶板(3)、第一连接板(4)、三组转轴(5)、三组传送轮(6)、传送带(7)、电机(10)、固定板(11)、收集槽板(14)和排油管(15),清污船本体(1)下侧设置有液压装置,两组侧板(2)通过顶板(3)连接,两组侧板(2)上设置有冷却装置,第一连接板(4)安装在两组侧板(2)右下侧,顶板(3)和第一连接板(4)顶端均与液压装置连接,三组转轴(5)分别可转动安装在两组侧板(2)之间,三组传送轮(6)分别安装在三组转轴(5)上,三组传送轮(6)通过传送带(7)可同步传动,传送带(7)外侧均匀设置有多组支撑杆(8),多组支撑杆(8)上均设置有吸附板(9),电机(10)安装在前侧侧板(2)的前端,并且上侧转轴(5)前端穿过前侧侧板(2)与电机(10)输出端连接,上侧转轴(5)与前侧侧板(2)可转动连接,固定板(11)倾斜安装在两组侧板(2)之间,固定板(11)左下侧均匀可转动设置有多组刮板(12),多组刮板(12)与传送带(7)右上侧的多组吸附板(9)接触,多组刮板(12)上分别设置有多组弹簧(13),多组弹簧(13)上均设置有调整装置,并且调整装置安装在固定板(11)上,收集槽板(14)倾斜安装在两组侧板(2)之间,并且收集槽板(14)位于传送带(7)内侧,收集槽板(14)位置与固定板(11)位置对应,排油管(15)输入端与收集槽板(14)右下侧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站(16)、两组油缸推杆(17)和两组液压管(18),液压站(16)安装在顶板(3)顶端,左侧油缸推杆(17)安装在顶板(3)顶端,右侧油缸推杆(17)安装在第一连接板(4)顶端,并且两组油缸推杆(17)顶端均与清污船本体(1)下侧连接,液压站(16)输出端分别与两组液压管(18)输入端连接,两组液压管(18)输出端分别与两组油缸推杆(17)输入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装置包括固定仓(19)、冷却仓(20)、冷凝管(22)、第一导气管(23)、气泵(24)、第二导气管(25)和分气管(26),固定仓(19)安装在两组侧板(2)上,固定仓(19)顶端和底端均连通设置有通孔,传送带(7)左端穿过两组通孔在固定仓(19)内进行传动,传送带(7)左侧的多组支撑杆(8)和多组吸附板(9)则跟随传送带(7)通过两组通孔在固定仓(19)内传动,冷却仓(20)安装在固定仓(19)左端,冷却仓(20)内部设置有冷却腔,冷却仓(20)左端下侧连通设置有进气口(21),冷凝管(22)安装在冷却腔内,第一导气管(23)输入端穿过冷却仓(20)顶端与冷却腔相通,第一导气管(23)输出端与气泵(24)输入端连接,气泵(24)安装在固定仓(19)左端,气泵(24)输出端与第二导气管(25)输入端连接,第二导气管(25)输出端穿过固定仓(19)左端伸至固定仓(19)内部与分气管(26)连通,分气管(26)安装在固定仓(19)内壁,分气管(26)右下侧连通倾斜设置有多组喷头(2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板(28)、螺杆(29)、转动盘(30)和滑杆(31),第二连接板(28)安装在弹簧(13)顶端,螺杆(29)安装在第二连接板(28)上,螺杆(29)顶端穿过固定板(11)伸至固定板(11)上侧,并且螺杆(29)与固定板(11)螺装连接,转动盘(30)安装在螺杆(29)顶端,滑杆(31)底端穿过固定板(11)安装在第二连接板(28)顶端,并且滑杆(31)与固定板(11)可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装置还包括螺栓(32),螺栓(32)与固定板(11)螺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挡板(33),多组挡板(33)均安装在固定板(11)左下侧,并且多组挡板(33)与多组刮板(12)位置对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仓(34)和多组加热管(35),连接仓(34)安装在收集槽板(14)左下侧,多组加热管(35)均匀安装在连接仓(34)内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管(36)和排水阀(37),排水管(36)输入端穿过冷却仓(20)底端与冷却腔相通,排水阀(37)安装在排水管(36)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网(38),过滤网(38)安装在进气口(21)外侧的冷却仓(20)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型海洋油污吸附清理装置,其设备较少,操作较简单,成本造价较低,同时提高了清理海面油污的效果;还包括清污船本体、两组侧板、顶板、第一连接板、三组转轴、三组传送轮、传送带、电机、固定板、收集槽板和排油管,清污船本体下侧设置有液压装置,两组侧板通过顶板连接,两组侧板上设置有冷却装置,第一连接板安装在两组侧板右下侧,顶板和第一连接板顶端均与液压装置连接,三组转轴分别可转动安装在两组侧板之间,并且调整装置安装在固定板上,收集槽板倾斜安装在两组侧板之间,并且收集槽板位于传送带内侧,收集槽板位置与固定板位置对应,排油管输入端与收集槽板右下侧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平;黄平;杨令康;张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州市金海运船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