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用阻燃B1级耐火铠装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2-06  9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阻燃b1级耐火铠装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电缆线路敷设环境多在地下,敷设时地沟凸凹不平,电缆的起伏、高低落差悬殊,安装时或安装后靠近电缆施工容易造成电缆机械损伤甚至折断而造成各种类型的故障,埋下安全隐患。常规阻燃电缆(za、zb、zc等)主要考核电缆在燃烧过程中火焰蔓延的高度(即炭化高度),而对电缆的热释放及产烟情况不做考核。而轨道交通用电缆对阻燃、无卤、抑烟的要求更高,常规阻燃电缆无法满足轨道交通用电缆的要求。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轨道交通用动控复合阻燃防火防水防鼠蚁软电缆”,其公开号cn207097479u,包括直流电力电缆缆芯和至少两根控制线芯,所述控制线芯同心绞合在直流电力电缆缆芯外构成控制线芯层;所述直流电力电缆缆芯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导体、乙丙橡胶绝缘层、阻水层、阻燃层、内护套层;所述控制线芯层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绕包层、隔氧层、铠装层、外护套层,所述控制线芯由控制线芯导体、乙丙橡胶绝缘层、纵包铝塑复合带屏蔽层构成,所述控制线芯与绕包层之间空隙设置填充层。此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燃耐火电缆,但是耐火、耐热、燃烧性能不足,难以满足轨道交通用电缆各项指标达到阻燃燃烧性能等级b1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电缆阻燃燃烧性能不足,难以满足轨道交通用电缆指标的问题,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阻燃b1级耐火铠装控制电缆,满足轨道交通用电缆高阻燃、耐火、耐扭转、抗拉伸、安全环保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交通用阻燃b1级耐火铠装控制电缆,包括若干导体,每根导体外包设有耐火层和绝缘层形成绝缘线芯,若干绝缘线芯整体外包设有第一耐火复合带层,所述第一耐火复合带层外包设有隔氧内护层,所述隔氧内护层外包设有编织铠装层,所述编织铠装层外包设有第二耐火复合带层,所述第二耐火复合带层外包设有外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在导体外包裹耐火层,使电缆有良好的耐火性、耐酸碱性特性,绝缘层使电缆具有稳定的绝缘性能,铠装层使电缆具备良好的扭转、机械拉伸和抗干扰性能,绝缘线芯外采用内外两层耐火复合带,中间挤包隔氧内护层,最外层设置外护套提升阻燃燃烧性能,可以使电缆遇火时燃烧被大大抑制,使得外护套烧蚀量较小、缆芯内部由于隔离层的防护基本不参与燃烧,故电缆的发热量、发烟量也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能有效的保护电路,达到阻燃环保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线芯与第一耐火复合带层之间之间设有阻燃填充层,阻燃填充层采用无机矿物纸绳填充绳。

作为优选,所述耐火层采用两层金云母带重叠绕包。

耐火层采用两层金云母带重叠绕包,每层搭盖率不小于30%,针对阻燃b1级的无卤要求,电缆耐火层采用不含卤族元素的金云母带,其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耐酸碱性和抗电晕、抗辐射的特性,且有很好柔软性及拉伸强度。在温度840℃、电压1000v的条件下可保证90min不发生击穿。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层采用105℃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绝缘料。

将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料挤塑后,在105℃下辐照交联形成低烟无卤阻燃绝缘层,具有低烟无卤阻燃环保性能,可保证导体长期工作温度达到105℃,其燃烧时不释放腐蚀性气体及有毒气体,不会产生二次危害。具有稳定的绝缘性能;优异的阻燃性能;优良的无卤、低烟、低毒、环保性能;耐温等级高,载流量大,过载保护性能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耐火复合带层和第二耐火复合带层均由两层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重叠绕包而成。

采用内外两层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每层为搭盖率不小于30%双层重叠绕包,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在火灾情况下“陶瓷化”坚硬的壳体可以起到很好的阻燃、耐火、防火、隔火的作用,最高可达3000℃,有效保障线路的畅通。

作为优选,所述隔氧内护层由无卤低烟高阻燃隔氧材料挤包而成。

采用复合隔氧层使电缆具有不延燃、无卤、低毒、低释放性等特性。

作为优选,所述编织铠装层采用镀锌钢丝编织而成。

轨道交通电缆线路敷设环境多在地下,电缆在安装施工中易收外界机械损伤。采用镀锌钢丝编织作为铠装层,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扭转和机械拉伸,不仅起到了抗拉加强抵御机械损伤作用,还具有屏蔽作用,增加电缆的抗干扰性能,相比其他铠装方式电缆的弯曲性能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外护套采用陶瓷化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料。

陶瓷化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材料在高温和火焰烧蚀下能转化成坚硬的陶瓷化物质,能够阻挡外界火焰与氧气进入电缆内部,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电缆的防火、耐火、阻燃性能,更加符合环保要求。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耐火层采用不含卤族元素的金云母带,其电缆有良好的耐火性、耐酸碱性特性;(2)绝缘层采用105℃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绝缘,使电缆具有稳定的绝缘性能,优异的阻燃性能,优良的无卤、低烟、低毒、环保性能;(3)铠装层采用镀锌钢丝编织,使电缆具备良好的扭转、机械拉伸和抗干扰性能;(4)结构设计简单,所选的材料,均具有火灾条件下低热释放量,无燃烧滴落物等特性,完全符合gb31247阻燃b1级燃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耐火层,3、绝缘层,4、阻燃填充层,5、第一耐火复合带层,6、隔氧内护层,7、编织铠装层,8、第二耐火复合带层,9、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轨道交通用阻燃b1级耐火铠装控制电缆,是多芯结构,包括若干导体1、耐火层2、绝缘层3、阻燃填充层4、第一耐火复合带层5、隔氧内护层6、编织铠装层7、第二耐火复合带层8、外护套9。

导体1按固定敷设和移动敷设条件选用硬结构导体和软结构导体,每根导体1外依次包设有耐火层2和绝缘层3形成绝缘线芯;耐火层2采用两层金云母带重叠绕包,每层搭盖率不小于30%;绝缘层3采用105℃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绝缘料,若干绝缘线芯外包设有第一耐火复合带层5,绝缘线芯和第一耐火复合带层5之间设有阻燃填充层4,阻燃填充层4采用无机矿物纸绳填充绳;第一耐火复合带层5外包设有由无卤低烟高阻燃隔氧层内护套材料挤包而成的隔氧内护层6,其氧指数不小于40%,之外包设有编织铠装层7,采用直径0.2mm镀锌钢丝编织组成,其编织密度不小于90%;编织铠装层7外包设有第二耐火复合带层8,第一、第二耐火复合带层均由两层0.2mm厚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重叠绕包组成,绕包搭盖率不小于30%;第二耐火复合带层8外包设的外护套9采用陶瓷化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料。

本专利采用了的不含卤族元素的金云母带耐火层材料、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绝缘料、多层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层、镀锌钢丝编织铠装层、高阻燃无卤低烟隔氧层和新型环保陶瓷化聚烯烃材料外护层,结构设计简单,所选的材料,均具有火灾条件下低热释放量,无燃烧滴落物等特性,完全符合gb31247阻燃b1级燃烧要求。满足轨道交通用电缆高阻燃、耐扭转、抗拉伸、安全环保的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交通用阻燃b1级耐火铠装控制电缆,包括若干导体(1),其特征是,每根导体(1)外包设有耐火层(2)和绝缘层(3)形成绝缘线芯,若干绝缘线芯整体外包设有第一耐火复合带层(5),所述第一耐火复合带层(5)外包设有隔氧内护层(6),所述隔氧内护层(6)外包设有编织铠装层(7),所述编织铠装层(7)外包设有第二耐火复合带层(8),所述第二耐火复合带层(8)外包设有外护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阻燃b1级耐火铠装控制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绝缘线芯与第一耐火复合带层(5)之间设有阻燃填充层(4),阻燃填充层(4)采用无机矿物纸绳填充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阻燃b1级耐火铠装控制电缆,其特征是,所述耐火层(2)采用两层金云母带重叠绕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阻燃b1级耐火铠装控制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绝缘层(3)采用105℃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绝缘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阻燃b1级耐火铠装控制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耐火复合带层(5)和第二耐火复合带层(8)均由两层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重叠绕包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阻燃b1级耐火铠装控制电缆,其特征是,所述隔氧内护层(6)由无卤低烟高阻燃隔氧材料挤包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阻燃b1级耐火铠装控制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编织铠装层(7)采用镀锌钢丝编织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阻燃b1级耐火铠装控制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外护套(9)采用陶瓷化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料。

技术总结
一种轨道交通用阻燃B1级耐火铠装控制电缆,包括若干导体,每根导体外包设有耐火层和绝缘层形成绝缘线芯,若干绝缘线芯整体外包设有第一耐火复合带层,所述第一耐火复合带层外包设有隔氧内护层,所述隔氧内护层外包设有编织铠装层,所述编织铠装层外包设有第二耐火复合带层,所述第二耐火复合带层外包设有外护套。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所选的材料,均具有火灾条件下低热释放量,无燃烧滴落物等特性,完全符合GB31247阻燃B1级燃烧要求。满足轨道交通用电缆高阻燃、耐扭转、抗拉伸、安全环保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飞;陶杏;吴丹阳;张光武;李金堂;杨小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