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水面拦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2-07  100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水面拦污装置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水面污染物的拦污装置,属于水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对河道上游冲过来的污染物进行拦截清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闸门前或者部分桥洞前方,都会设置拦截网,进行拦截,防止这些个漂浮的污染物堵塞在闸门或桥洞,影响闸门或者桥洞的泄洪使用,拦截网虽然在日常的时候,可以起到拦截作用,这些拦截网的高度是固定的,在雨情较多的时候,随着河面水上涨,拦截网的高度就需要提升,否则就起不到拦截上游污染物的作用,其次,在上游水量较多的时候,会进行泄洪,上游冲下来的污染物,也会不断积聚,加上上游冲下来的树枝等杂物共同冲击拦截网,尤其是一些上游冲下来的大树,即便现有的拦截网能够暂时挡住这些断树的冲击,但是如果不进行清理,还是会造成桥洞损坏,或者闸门前方的损伤,最终影响桥梁安全使用。

公告号cn108411873a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利的拦污装置,包括有第一底座、第一箱体、第一轴承、丝杆、螺母、第二轴承、第一旋转轮等;第一底座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大通孔,第一底座的顶部连接有第一箱体,第一箱体与第一大通孔为相错式设置,该拦污结构在河面水流暴涨的时候,就起到不到应有的拦截作用,同时也无法对上游冲过来的断树或者杂物进行拦截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水面拦污装置提供了一种能够对河道上游冲过来的污染物进行拦截清理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水面拦污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水面拦污装置由主体装置和拦污装置组成,主体装置由升降架、定滑轮、导向杆、支撑脚、固定耳和穿线槽组成,两个导向杆一端分别垂直置于两个支撑脚上,两个所述导向杆相平行,升降架两端分别和两个导向杆另一端相连接,两组固定耳分别置于升降架两端,一组所述固定耳由两个固定耳组成,两个定滑轮分别通过轮轴和两组固定耳相连接,两个穿线槽分别置于升降架靠近两端处,所述穿线槽贯穿升降架;

拦污装置由钢丝绳、卷绳机、一号转架、牵引绳、拦污架、绕绳辊、摇杆、二号转架、吊钩、铰接轴和滑动套组成,拦污架置于两个导向杆之间,两个滑套分别通过连接板置于拦污架两端,两个所述滑套分别可滑动的套置于对应的导向杆上,一号转架通过铰接轴和升降架架体相铰接,二号转架通过铰接轴和升降架架体相铰接,所述一号转架、二号转架分别位于拦污架两侧,所述一号转架、二号转架相对称,绕绳辊置于拦污架顶部,所述绕绳辊两端超过拦污架两端,绕绳辊两端均置有两根牵引绳,绕绳辊同一端的两根牵引绳分别和一号转架、二号转架相连接,摇杆置于绕绳辊一端上,两个吊钩置于绕绳辊中部,两个钢丝绳一端分别和两个吊钩相连接,两个钢丝绳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穿线槽,且绕过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卷绳机的卷绳轴相连接,所述绕绳辊上置有限位夹,所述摇杆上置有防护套。

有益效果。

一、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二、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三、能够对河道上游冲过来的污染物进行拦截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水面拦污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水面拦污装置拦污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水面拦污装置抬升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其中为:河岸1,升降架2,定滑轮3,导向杆4,钢丝绳5,卷绳机6,一号转架7,牵引绳8,拦污架9,绕绳辊10,摇杆11,支撑脚12,二号转架13,吊钩14,铰接轴15,垃圾16,滑动套17,固定耳18,穿线槽1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水面拦污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水面拦污装置由主体装置和拦污装置组成,主体装置由升降架2、定滑轮3、导向杆4、支撑脚12、固定耳18和穿线槽19组成,两个导向杆4一端分别垂直置于两个支撑脚12上,两个所述导向杆4相平行,升降架2两端分别和两个导向杆4另一端相连接,两组固定耳18分别置于升降架2两端,一组所述固定耳18由两个固定耳18组成,两个定滑轮3分别通过轮轴和两组固定耳18相连接,两个穿线槽19分别置于升降架2靠近两端处,所述穿线槽19贯穿升降架2;

拦污装置由钢丝绳5、卷绳机6、一号转架7、牵引绳8、拦污架9、绕绳辊10、摇杆11、二号转架13、吊钩14、铰接轴15和滑动套17组成,拦污架9置于两个导向杆4之间,两个滑套分别通过连接板置于拦污架9两端,两个所述滑套分别可滑动的套置于对应的导向杆4上,一号转架7通过铰接轴15和升降架2架体相铰接,二号转架13通过铰接轴15和升降架2架体相铰接,所述一号转架7、二号转架13分别位于拦污架9两侧,所述一号转架7、二号转架13相对称,绕绳辊10置于拦污架9顶部,所述绕绳辊10两端超过拦污架9两端,绕绳辊10两端均置有两根牵引绳8,绕绳辊10同一端的两根牵引绳8分别和一号转架7、二号转架13相连接,摇杆11置于绕绳辊10一端上,两个吊钩14置于绕绳辊10中部,两个钢丝绳5一端分别和两个吊钩14相连接,两个钢丝绳5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穿线槽19,且绕过两个定滑轮3和两个卷绳机6的卷绳轴相连接,所述绕绳辊10上置有限位夹,所述摇杆11上置有防护套。

使用时,首先将拦污架9放置在河道内,可以设置在闸门前或者部分桥洞前方,将两个支撑脚12分别固定在闸门或者河道两侧,将两个卷绳机6固定在河道两侧靠近支撑脚12处,完成装置的安装固定;

根据雨情情况,可以通过转动摇杆11,摇杆11带动卷绳机6对其上的钢丝绳5进行卷收,然后启动卷绳机6,卷绳机6的卷绳轴卷收其上的钢丝绳5,与卷绳机6连接的钢丝绳5通过吊钩14拉动拦污架9抬升,就可以是拦污架9根据水位高低进行调节;

在上游水量较多的时候,上游冲下来的树枝等杂物共同冲击拦污架9的时候,就可以根据需要,一号转架7上的钢丝绳5卷收拉动一号转架7绕拦污架9转动,二号转架13上的钢丝绳5卷收拉动二号转架13绕拦污架9转动,使得一号转架7、二号转架13分别配合拦污架9对拦污架9附近的垃圾16挤压夹持抬离水面,不断抬升拦污架9,然后进行清理。

根据需要,在泄洪或者洪水来临的时候,拦污架9重复设置,就能够有效保护断树冲击对桥洞损坏,或者闸门造成的损伤,保证桥梁安全使用,所述绕绳辊10上置有限位夹的设计,能够对绕绳辊10进行限位,以根据实际河道情况调整一号转架7、二号转架13与拦污架9之间的夹角,以便对垃圾16的包裹夹持;

达到能够对河道上游冲过来的污染物进行拦截清理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水面拦污装置,其特征是:由主体装置和拦污装置组成,主体装置由升降架、定滑轮、导向杆、支撑脚、固定耳和穿线槽组成,两个导向杆一端分别垂直置于两个支撑脚上,两个所述导向杆相平行,升降架两端分别和两个导向杆另一端相连接,两组固定耳分别置于升降架两端,一组所述固定耳由两个固定耳组成,两个定滑轮分别通过轮轴和两组固定耳相连接,两个穿线槽分别置于升降架靠近两端处,所述穿线槽贯穿升降架,拦污装置由钢丝绳、卷绳机、一号转架、牵引绳、拦污架、绕绳辊、摇杆、二号转架、吊钩、铰接轴和滑动套组成,拦污架置于两个导向杆之间,两个滑套分别通过连接板置于拦污架两端,两个所述滑套分别可滑动的套置于对应的导向杆上,一号转架通过铰接轴和升降架架体相铰接,二号转架通过铰接轴和升降架架体相铰接,所述一号转架、二号转架分别位于拦污架两侧,所述一号转架、二号转架相对称,绕绳辊置于拦污架顶部,所述绕绳辊两端超过拦污架两端,绕绳辊两端均置有两根牵引绳,绕绳辊同一端的两根牵引绳分别和一号转架、二号转架相连接,摇杆置于绕绳辊一端上,两个吊钩置于绕绳辊中部,两个钢丝绳一端分别和两个吊钩相连接,两个钢丝绳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穿线槽,且绕过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卷绳机的卷绳轴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水面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绳辊上置有限位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水面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上置有防护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水面拦污装置公开了一种能够对河道上游冲过来的污染物进行拦截清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导向杆一端分别垂直置于两个支撑脚上,两个所述导向杆相平行,升降架两端分别和两个导向杆另一端相连接,两组固定耳分别置于升降架两端,一组所述固定耳由两个固定耳组成,两个定滑轮分别通过轮轴和两组固定耳相连接,两个穿线槽分别置于升降架靠近两端处,所述穿线槽贯穿升降架,拦污架置于两个导向杆之间,两个滑套分别通过连接板置于拦污架两端,两个所述滑套分别可滑动的套置于对应的导向杆上。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春龙;卜庆生;尹萌;孙忠宁
技术研发日:2020.08.1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