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砂型表面浮砂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2-08  133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型清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砂型表面浮砂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3d砂型打印出来之后,砂型的内腔和外表面都会粘有大量的浮砂,为避免在浇筑时出现粘砂和浇筑产品外观尺寸质量问题,通常都需要将砂型内腔和外表面的浮砂清除。目前的3d打印砂型清砂技术都是通过压缩空气将砂型表面的浮砂吹落,或者通过压缩空气将容器内的砂粒喷出,通过砂粒之间的摩擦使砂型表面的浮砂脱落。

现有技术的缺点:工作环境不安全,压缩空气吹落浮砂时,浮砂四处飞溅,操作人员必须要佩戴全面的防护工具才能进行工作,否则浮砂极易飞入眼睛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且浮砂吹落后会大面积落在地面,需要人工去清理回收。工作效率低,压缩空气通过管道喷出,一次清理面积有限,需人工手持管道将砂型全身吹遍,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清砂效率低、效果差、工作环境不安全、劳动强度大且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一种清砂效率高、效果好的3d打印砂型表面浮砂清理装置,保证了工作环境的安全性,降低了劳动强度且节约了成本。

为此,本实用新型设有机架,机架的顶部设有砂仓,砂仓底部设有砂仓底板,砂仓底板上间隔设有均匀排布的通孔a;砂仓下方的机架上设有漏砂置物板,漏砂置物板上设有通孔c;漏砂置物板的下方设有振动筛,振动筛设有振动筛出料口;与振动筛相邻的机架后方设有斗提,斗提设有斗提进料口和斗提出料口,斗提进料口紧邻振动筛出料口并设于振动筛出料口的下方;斗提出料口朝向砂仓的顶部开口。

优选的,3d打印砂型表面浮砂清理装置还设有漏砂插板,漏砂插板上设有与砂仓底板上的通孔a排布位置相对一致的通孔b,漏砂插板通过限位机构可移动地设于砂仓底板底部并与砂仓底板底面紧密贴合,抽动或推动漏砂插板可使通孔b与通孔a的孔位对应或错开。

优选的,限位机构设有限位条,限位条设有两个,限位条相对设于砂仓底板底面两侧;限位条上均间隔贯穿设有多个限位螺栓,限位螺栓均通过限位螺母固定于限位条上;漏砂插板夹持在砂仓底板与限位螺母之间。

优选的,砂仓下方的机架上设有漏斗,漏斗的顶部开口正对砂仓底板,漏砂置物板设于漏斗的顶部开口处;振动筛正对漏斗的底部开口。

优选的,砂仓底部和漏斗顶部之间的机架的左、右、后三个方向均设有挡板;与后方挡板位置相对的前方机架上设有开合机构。

优选的,开合机构为双开门,双开门上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砂粒从上方落下时可全面覆盖3d打印砂型,通过连续的冲刷,来达到清砂的效果。将传统的点线成面的清砂方式改变为面线成体,大幅度提高了清砂效率,保证了清砂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3d打印砂型置于相对密闭的空间内,浮砂不会飞溅出来,保证了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砂粒与浮砂同时落入振动筛中筛选出砂粒后再通过斗提自动回收后循环利用,节约了成本;且不需要人工去清理,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砂仓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砂仓底板与漏砂插板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漏砂底板与漏斗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机架;11.挡板;12.双开门;121.把手;2.砂仓;21.砂仓底板;211.通孔a;22.限位条;221.限位螺栓;222.限位螺母;3.漏砂插板;31.通孔b;4.漏砂置物板;41.通孔c;5.漏斗;6.振动筛;61.振动筛出料口;7.斗提;71.斗提进料口;72.斗提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机架1,机架1的顶部设有砂仓2。砂仓2底部设有砂仓底板21,砂仓底板21上间隔设有均匀排布的通孔a211。砂仓底板21底面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分别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设有限位条22,两个限位条22位置相对设置;限位条22上左右方向均间隔贯穿设有多个限位螺栓221,限位螺栓221均通过限位螺母222固定于限位条22上。砂仓底板21下方可移动地设有漏砂插板3,漏砂插板3夹持在砂仓底板21与左右两侧限位条22的限位螺母222之间并与砂仓底板21底面紧密贴合;漏砂插板3上设有与砂仓底板21上的通孔a211排布位置相对一致的通孔b31,抽动或推动漏砂插板3可使通孔b31与通孔a211的孔位对应或错开。通孔a211与通孔b31均可使砂粒顺利通过。限位条22与限位螺栓221及限位螺母222也可置换为其他可使漏砂插板3与砂仓底板21底面紧密贴合并可实现抽动或推动的其他限位机构。

砂仓2下方的机架1上设有如图7所示的漏斗5,漏斗5的顶部开口正对砂仓底板21。漏斗5的顶部开口处固定设有漏砂置物板4,漏砂置物板4用来放置3d打印砂型,漏砂置物板4上设有通孔c41,通孔c41可使砂粒及3d打印砂型表面的浮砂顺利通过。

砂仓2底部和漏斗5顶部之间的机架1的左、右、后三个方向均设有挡板11;与后方挡板11位置相对的前方机架1上设有双开门12,双开门12上设有把手121,方便双开门12的开合;双开门12闭合时与挡板11围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避免工作时3d打印砂型表面的浮砂飞溅出来。

正对漏斗5底部开口的下方设有振动筛6,振动筛6连接有电机(图中未示出)。振动筛6呈l型,围设于后方机架1底部;振动筛6设有振动筛出料口61,振动筛出料口61设于指向机架1的振动筛6的侧方。

与振动筛6相邻的机架1后方设有斗提7,斗提7连接有电机(图中未示出)。斗提7设有斗提进料口71和斗提出料口72,斗提进料口71紧邻振动筛出料口61并设于振动筛出料口61的下方;斗提出料口72朝向砂仓2的顶部开口。

本实用新型中的振动筛6和斗提7均为现有技术,此不赘述。

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时(初始状态为通孔b31与通孔a211孔位错开),将3d打印砂型置于漏砂置物板4上,关闭双开门12,将砂粒从砂仓2的顶部开口投入,砂粒落到砂仓底板21上;抽动漏砂插板3使通孔b31与通孔a211的孔位对应,砂粒通过通孔a211和通孔b31漏下对3d打印砂型进行冲刷,通过砂粒之间的摩擦使3d打印砂型表面的浮砂脱落,落下的砂粒和浮砂从漏砂置物板4的通孔c41漏下通过漏斗5落到振动筛6的筛网(图中未示出)上,筛选后的砂粒运送至振动筛出料口61,通过振动筛出料口61排出并通过斗提进料口71进入到斗提7内,向上输送,然后从斗提出料口72排出通过砂仓2顶部开口进入砂仓2内部,此为一个循环。循环过程实现了对3d打印砂型的连续冲刷,达到了良好的清砂效果,且砂粒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3d打印砂型表面浮砂清理装置,设有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砂仓,所述砂仓底部设有砂仓底板,所述砂仓底板上间隔设有均匀排布的通孔a;所述砂仓下方的机架上设有漏砂置物板,所述漏砂置物板上设有通孔c;所述漏砂置物板的下方设有振动筛,所述振动筛设有振动筛出料口;与所述振动筛相邻的机架后方设有斗提,所述斗提设有斗提进料口和斗提出料口,所述斗提进料口紧邻所述振动筛出料口并设于所述振动筛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斗提出料口朝向所述砂仓的顶部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砂型表面浮砂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砂型表面浮砂清理装置还设有漏砂插板,所述漏砂插板上设有与所述砂仓底板上的所述通孔a排布位置相对一致的通孔b,所述漏砂插板通过限位机构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砂仓底板底部并与所述砂仓底板底面紧密贴合,抽动或推动所述漏砂插板可使所述通孔b与所述通孔a的孔位对应或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砂型表面浮砂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设有两个,所述限位条相对设于所述砂仓底板底面两侧;所述限位条上均间隔贯穿设有多个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均通过限位螺母固定于所述限位条上;所述漏砂插板夹持在所述砂仓底板与所述限位螺母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砂型表面浮砂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仓下方的机架上设有漏斗,所述漏斗的顶部开口正对所述砂仓底板,所述漏砂置物板设于所述漏斗的顶部开口处;所述振动筛正对所述漏斗的底部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打印砂型表面浮砂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仓底部和所述漏斗顶部之间的机架的左、右、后三个方向均设有挡板;与后方所述挡板位置相对的前方所述机架上设有开合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打印砂型表面浮砂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为双开门,所述双开门上设有把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打印砂型表面浮砂清理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清砂效率低、效果差,工作环境不安全,劳动强度大且成本高等问题。其设有机架,机架的顶部设有砂仓,砂仓底部设有砂仓底板,砂仓底板上间隔设有均匀排布的通孔A;砂仓下方的机架上设有漏砂置物板,漏砂置物板上设有通孔C;漏砂置物板的下方设有振动筛,振动筛设有振动筛出料口;与振动筛相邻的机架后方设有斗提,斗提设有斗提进料口和斗提出料口,斗提进料口紧邻振动筛出料口并设于振动筛出料口的下方;斗提出料口朝向砂仓的顶部开口。本实用新型可用于3D打印砂型表面浮砂的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冯帆;梁栋;赵辉;刘海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冀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