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保温冒口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2-09  110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保温冒口。



背景技术:

保温冒口是用低导热材料制作的冒口,冒口就是铸型内供储存铸件补缩用熔融金属,并有排气、集渣作用的空腔,为避免铸件出现缺陷而附加在铸件上方或侧面的补充部分。对于凝固过程中体积收缩不大的合金(如灰铸铁),或不产生集中缩孔的合金(如锡青铜),冒口的作用主要是排放型腔中的气体和收集液流前沿混有夹杂物或氧化膜的金属液,以减少铸件上的缺陷。这种冒口多置于内浇口的对面,其尺寸也不必太大。对于要求控制显微组织的铸件,冒口可以收集液流前沿已冷却的金属液,避免铸件上出现过冷组织。对于凝固期间体积收缩量大而且趋向于形成集中缩孔的合金(如铸钢、锰黄铜及铝青铜等),冒口的主要作用是补偿金属液在型腔中的液态收缩和铸件凝固过程中的收缩,以获得没有缩孔的致密铸件。铸件在铸型中冷却时,最薄的部位先凝固,其收缩可由附近较厚的部分补偿;较厚部分凝固时,又可由最厚部分得到补偿;最厚部分凝固时,如得不到外来的补偿,该处就会形成大缩孔。现有的补缩冒口模具依然存在着补缩效率慢,补缩不均匀,冒口固定不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温且能控制补缩压力的碳纤维保温冒口。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纤维保温冒口,用于容纳向铸型补缩的金属熔液,包括:

冒口本体,所述冒口本体的内部设有的补缩空腔,其由内向外依次为基体层、加热层以及碳纤维保温层;

加压管,所述加压管通过密封装置连接在所述冒口本体上端出口,所述加压管上设有控制阀;以及

压力泵,所述压力泵的输出口与所述加压管相连通。

所述碳纤维保温层包覆在所述加热层外表面,所述加热层内嵌设有电炉丝。

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上压环、下压环、拉紧机构以及密封垫;所述加压管的端部设有上法兰,所述冒口本体的上端部设有下法兰;所述密封垫设置在所述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所述上压环和下压环夹持在所述上法兰、下法兰外侧,所述拉紧机构将所述上压环和下压环进行固定。

所述拉紧机构包括沿所述上压环和下压环周向分布的紧固螺栓。

所述控制阀采用铜质金属阀,且控制阀的表面包裹有耐火棉。

所述压力泵采用手动增压,利用活塞与单向通气阀实现气体的单向输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碳纤维保温冒口通过碳纤维保温层进行保温、加热层加热以延长金属熔液的冷却时间,再通过加压的方式使补缩进行得更加彻底。提高了铸型的充型能力,减少缩孔、夹渣,改善了获得铸件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冒口本体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碳纤维保温冒口,用于容纳向铸型补缩的金属熔液,包括:冒口本体1、加压管2以及压力泵4。

所述冒口本体1的内部设有的补缩空腔,其由内向外依次为基体层11、加热层12以及碳纤维保温层13;所述碳纤维保温层13包覆在所述加热层12外表面,所述加热层12内嵌设有电炉丝14。

所述加压管2通过密封装置3连接在所述冒口本体1上端出口,所述加压管2上设有控制阀5;所述密封装置3包括上压环31、下压环32、拉紧机构34以及密封垫33;所述加压管2的端部设有上法兰,所述冒口本体1的上端部设有下法兰;所述密封垫33设置在所述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所述上压环31和下压环32夹持在所述上法兰、下法兰外侧,所述拉紧机构将所述上压环31和下压环32进行固定。

所述拉紧机构包括沿所述上压环31和下压环32周向分布的紧固螺栓。

所述压力泵4的输出口与所述加压管2相连通。

所述控制阀5采用铜质金属阀,且控制阀5的表面包裹有耐火棉。

所述压力泵4采用手动增压,利用活塞与单向通气阀实现气体的单向输送。

浇铸时,冒口本体1通过碳纤维保温层13进行保温、加热层12加热以延长金属熔液的冷却时间。冒口本体1的上端口与加压管2通过密封装置3进行固定,再开启控制阀5,压力泵4输出设定压力的惰性气体,在压力下补缩进行得更加彻底。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中心”、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碳纤维保温冒口,用于容纳向铸型补缩的金属熔液,其特征在于,包括:

冒口本体,所述冒口本体的内部设有的补缩空腔,其由内向外依次为基体层、加热层以及碳纤维保温层;

加压管,所述加压管通过密封装置连接在所述冒口本体上端出口,所述加压管上设有控制阀;以及

压力泵,所述压力泵的输出口与所述加压管相连通;

所述碳纤维保温层包覆在所述加热层外表面,所述加热层内嵌设有电炉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纤维保温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上压环、下压环、拉紧机构以及密封垫;所述加压管的端部设有上法兰,所述冒口本体的上端部设有下法兰;所述密封垫设置在所述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所述上压环和下压环夹持在所述上法兰、下法兰外侧,所述拉紧机构将所述上压环和下压环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碳纤维保温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机构包括沿所述上压环和下压环周向分布的紧固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纤维保温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采用铜质金属阀,且控制阀的表面包裹有耐火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纤维保温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泵采用手动增压,利用活塞与单向通气阀实现气体的单向输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保温冒口,用于容纳向铸型补缩的金属熔液,包括:冒口本体、加压管以及压力泵,所述冒口本体的内部设有的补缩空腔,其由内向外依次为基体层、加热层以及碳纤维保温层;所述加压管通过密封装置连接在所述冒口本体上端出口,所述加压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压力泵的输出口与所述加压管相连通。通过碳纤维保温层进行保温、加热层加热以延长金属熔液的冷却时间,再通过加压的方式使补缩进行得更加彻底。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门峡阳光铸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