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煤机电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耐磨高柔软型采煤机电缆。
背景技术:
采煤机电缆用于采煤机或类似设备的供电,工作时需跟随采煤机前后左右来回移动,采煤机电缆分为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目前使用的采煤机电缆多种多样,种类繁多,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般的高耐磨高柔软型采煤机电缆,耐磨效果不理想,以及电缆弯曲性能不理想,电缆容易受到损坏,影响使用,因此,我们提供一种高耐磨高柔软型采煤机电缆,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耐磨高柔软型采煤机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般的高耐磨高柔软型采煤机电缆,耐磨效果不理想,以及电缆弯曲性能不理想,电缆容易受到损坏,影响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耐磨高柔软型采煤机电缆,包括动力线芯导体、地线芯导体、防腐带和运线管,所述动力线芯导体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绝缘层,且第一绝缘层的外侧设置有半导电屏蔽层,所述半导电屏蔽层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纤维编织屏蔽层,且第一纤维编织屏蔽层的外侧设置有网状尼龙加强层,所述网状尼龙加强层的外侧安装有第二填充层,且网状尼龙加强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纤维编织屏蔽层,所述第二纤维编织屏蔽层的内部填充有第一填充层,且第一填充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内部安装有地线芯导体,所述第二填充层的外侧设置有防腐带,且防腐带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的外侧安装有第二加强层,且第二加强层的外侧设置有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凸槽,且固定凸槽的外侧安装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潮层,且防护层的内侧安装有运线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绝缘层与第二纤维编织屏蔽层之间通过第一填充层固定连接,且第一填充层位于第二填充层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网状尼龙加强层位于防腐带的内侧,且网状尼龙加强层呈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外护套的长度尺寸等于第二加强层的长度尺寸,且第二加强层由镀锌钢丝和镀锡铜丝混合束绞缠绕而成的。
优选的,所述固定凸槽在外护套上均匀分布,且固定凸槽的表面呈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的材质为玻璃纤维材质,并且防护层呈环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耐磨高柔软型采煤机电缆,提高了电缆的抗拉性能和柔软性能,以及提高了电缆的耐磨性,增加了线缆使用寿命;
1、第二填充层与第一纤维编织屏蔽层和第二纤维编织屏蔽层之间通过网状尼龙加强层固定连接,可以提高第二填充层的强度,进而提高电缆的整体抗拉性能,且半导电屏蔽层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和氢化丁晴橡胶组成的半导电橡皮,提高了电缆的柔软性;
2、运线管与防潮层之间通过防护层固定连接,从而将外界的水进行隔离,进而保证电缆不被含有腐蚀性的水侵蚀,且防护层的材质为玻璃纤维材质,能够起到预压的作用,防止外物掉落对运线管进行损坏;
3、固定凸槽在外护套上均匀分布,有效的防护了外护套的直接磨损,且外护套与固定凸槽之间构成固定连接,在拉动电缆时减少摩擦力,提高了外护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地线芯导体和第二纤维编织屏蔽层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力线芯导体;2、第一绝缘层;3、半导电屏蔽层;4、第一纤维编织屏蔽层;5、地线芯导体;6、第二绝缘层;7、第一填充层;8、第二纤维编织屏蔽层;9、网状尼龙加强层;10、第二填充层;11、防腐带;12、内护套;13、第二加强层;14、外护套;15、固定凸槽;16、防护层;17、防潮层;18、运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耐磨高柔软型采煤机电缆,包括动力线芯导体1、第一绝缘层2、半导电屏蔽层3、第一纤维编织屏蔽层4、地线芯导体5、第二绝缘层6、第一填充层7、第二纤维编织屏蔽层8、网状尼龙加强层9、第二填充层10、防腐带11、内护套12、第二加强层13、外护套14、固定凸槽15、防护层16、防潮层17和运线管18,动力线芯导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绝缘层2,且第一绝缘层2的外侧设置有半导电屏蔽层3,半导电屏蔽层3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纤维编织屏蔽层4,且第一纤维编织屏蔽层4的外侧设置有网状尼龙加强层9,网状尼龙加强层9的外侧安装有第二填充层10,且网状尼龙加强层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纤维编织屏蔽层8,第二纤维编织屏蔽层8的内部填充有第一填充层7,且第一填充层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绝缘层6,第二绝缘层6的内部安装有地线芯导体5,第二填充层10的外侧设置有防腐带11,且防腐带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内护套12,内护套12的外侧安装有第二加强层13,且第二加强层13的外侧设置有外护套14,外护套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凸槽15,且固定凸槽15的外侧安装有防护层16,防护层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潮层17,且防护层16的内侧安装有运线管18。
如图2中第二绝缘层6与第二纤维编织屏蔽层8之间通过第一填充层7固定连接,且第一填充层7位于第二填充层10的内侧,提高了电缆的耐弯曲性,如图2中网状尼龙加强层9位于防腐带11的内侧,且网状尼龙加强层9呈环形结构,进而提高电缆的整体抗拉性能。
如图3中外护套14的长度尺寸等于第二加强层13的长度尺寸,且第二加强层13由镀锌钢丝和镀锡铜丝混合束绞缠绕而成的,对电缆进行防护,如图2中固定凸槽15在外护套14上均匀分布,且固定凸槽15的表面呈弧形结构,有效的防护了外护套14的直接磨损,如图4中防护层16的材质为玻璃纤维材质,并且防护层16呈环形结构,防止外物掉落对运线管18进行损坏。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高耐磨高柔软型采煤机电缆时,首先通过第一绝缘层2对动力线芯导体1进行绝缘处理,且半导电屏蔽层3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和氢化丁晴橡胶组成的半导电橡皮,第二绝缘层6对地线芯导体5进行绝缘处理,且第二纤维编织屏蔽层8对第二绝缘层6进行包裹以及防护,用第一填充层7对剩下的空间进行填充,网状尼龙加强层9在挤出第二填充层10时能够很好的与第二填充层10结合成一体,可以提高第二填充层10的强度,进而提高电缆的整体抗拉性能,外护套14与内护套12对电缆进行防护,且第二加强层13由镀锌钢丝和镀锡铜丝混合束绞缠绕而成的,固定凸槽15对外护套14进行耐磨防护,固定凸槽15的表面呈弧形结构,对于拉动电缆时减少摩擦力,有效的防护了外护套14的直接磨损,防潮层17能够将外界的水进行隔离,从而保护电缆不会被含有腐蚀性的水侵蚀,防护层16是玻璃纤维材质,能够起到预压的作用,防止外物掉落对运线管18进行损坏,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这就是方便高耐磨高柔软型采煤机电缆使用的整个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高耐磨高柔软型采煤机电缆,包括动力线芯导体(1)、地线芯导体(5)、防腐带(11)和运线管(18),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线芯导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绝缘层(2),且第一绝缘层(2)的外侧设置有半导电屏蔽层(3),所述半导电屏蔽层(3)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纤维编织屏蔽层(4),且第一纤维编织屏蔽层(4)的外侧设置有网状尼龙加强层(9),所述网状尼龙加强层(9)的外侧安装有第二填充层(10),且网状尼龙加强层(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纤维编织屏蔽层(8),所述第二纤维编织屏蔽层(8)的内部填充有第一填充层(7),且第一填充层(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绝缘层(6),所述第二绝缘层(6)的内部安装有地线芯导体(5),所述第二填充层(10)的外侧设置有防腐带(11),且防腐带(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内护套(12),所述内护套(12)的外侧安装有第二加强层(13),且第二加强层(13)的外侧设置有外护套(14),所述外护套(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凸槽(15),且固定凸槽(15)的外侧安装有防护层(16),所述防护层(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潮层(17),且防护层(16)的内侧安装有运线管(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磨高柔软型采煤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6)与第二纤维编织屏蔽层(8)之间通过第一填充层(7)固定连接,且第一填充层(7)位于第二填充层(10)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磨高柔软型采煤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尼龙加强层(9)位于防腐带(11)的内侧,且网状尼龙加强层(9)呈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磨高柔软型采煤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4)的长度尺寸等于第二加强层(13)的长度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磨高柔软型采煤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槽(15)在外护套(14)上均匀分布,且固定凸槽(15)的表面呈弧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磨高柔软型采煤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16)的材质为玻璃纤维材质,并且防护层(16)呈环形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