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闸门槽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2-09  9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面闸门槽的改进结构,属于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采用槽内侧向支承的平面闸门,其门槽通常为矩形槽结构,且设置与闸门主支承、反向支承及侧向支承位置对应的下游主轨、上游反轨及侧向支承轨道,并在门槽设置固定上游反轨、下游主轨及侧向支承轨道的二期混凝土,因二期混凝土尺寸需满足安装闸门支承轨道要求,因此,门槽在顺水流向二期混凝土的尺寸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大于500mm以上,这对于有些短流道的水电工程,顺水流向二期混凝土的尺寸较大会造成门槽上游侧流道一期混凝土的厚度不能满足强度及稳定性的要求,需加大门槽上游侧流道的长度,但有时受地形和开挖难度限制,不易实现且增加投资较多,所以,现有技术还是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面闸门槽的改进结构,以解决顺水流向二期混凝土的尺寸较大会造成门槽上游侧流道一期混凝土的厚度不能满足强度及稳定性的要求,需加大门槽上游侧流道的长度,但有时受地形和开挖难度限制,不易实现且增加投资较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平面闸门槽的改进结构,包括闸门槽和闸门,闸门的相对两侧对称且间隔设置有简支式侧轮装置和悬臂式侧轮装置,闸门槽为设置于闸门相对两侧的凸型槽结构,且闸门槽包括外部大矩形槽和开设于外部大矩形槽底部的侧向小矩形槽,侧向小矩形槽内设置有用于简支式侧轮装置导向的侧向限位支承轨道,侧向小矩形槽的上下游面分别设置有与悬臂式侧轮装置对应的反向限位支承轨道,外部大矩形槽的下游侧设置有与主支承对应的主支承轨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侧向限位支承轨道及反向限位支承轨道固定在平面闸门槽侧面二期混凝土上,主支承轨道固定在平面闸门槽下游侧二期混凝土上,从而取消了传统平面闸门槽上游侧固定反向限位支承的二期混凝土,实现了顺水流向二期混凝土尺寸的有效减少,可较大程度的加大平面闸门槽上游侧流道一期混凝土的厚度,满足强度及稳定性的同时可节省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布置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平面事故闸门上游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平面事故闸门下游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侧视图。

图1~6中:1-闸门槽、2-闸门、3-简支式侧轮装置、4-悬臂式侧轮装置、6-外部大矩形槽、7-侧向小矩形槽、8-侧向限位支承轨道、9-反向限位支承轨道、10-主支承、11-主支承轨道、12-侧面二期混凝土、13-下游侧二期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平面闸门槽的改进结构,包括闸门槽1和闸门2,闸门2的相对两侧对称且间隔设置有简支式侧轮装置3和悬臂式侧轮装置4,闸门槽1为设置于闸门2相对两侧的凸型槽结构,且闸门槽1包括外部大矩形槽6和开设于外部大矩形槽6底部的侧向小矩形槽7,侧向小矩形槽7内设置有用于简支式侧轮装置3导向的侧向限位支承轨道8,侧向小矩形槽7的上下游面分别设置有与悬臂式侧轮装置4对应的反向限位支承轨道9,外部大矩形槽6的下游侧设置有与主支承10对应的主支承轨道11。

其施工方法如下:该方法是在施工闸门槽1上游侧混凝土后,施工闸门槽侧面二期混凝土12和闸门槽下游侧二期混凝土13,施工闸门槽侧面二期混凝土12时,在闸门2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外部大矩形槽6和侧向小矩形槽7,侧向小矩形槽7开设于外部大矩形槽6的底部,侧向小矩形槽7内设置有用于简支式侧轮装置3导向的侧向限位支承轨道8,侧向小矩形槽7的上下游面分别设置有与悬臂式侧轮装置4对应的反向限位支承轨道9,外部大矩形槽6的下游侧设置有与主支承10对应的主支承轨道11,侧向限位支承轨道8及反向限位支承轨道9固定在闸门槽侧面二期混凝土12上,主支承轨道11固定在闸门槽下游侧二期混凝土13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平面闸门槽的改进结构,包括闸门槽(1)和闸门(2),其特征在于:闸门(2)的相对两侧对称且间隔设置有简支式侧轮装置(3)和悬臂式侧轮装置(4),闸门槽(1)为设置于闸门(2)相对两侧的凸型槽结构,且闸门槽(1)包括外部大矩形槽(6)和开设于外部大矩形槽(6)底部的侧向小矩形槽(7),侧向小矩形槽(7)内设置有用于简支式侧轮装置(3)导向的侧向限位支承轨道(8),侧向小矩形槽(7)的上下游面分别设置有与悬臂式侧轮装置(4)位置对应的反向限位支承轨道(9),外部大矩形槽(6)的下游侧设置有与主支承(10)对应的主支承轨道(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面闸门槽的改进结构,闸门的相对两侧对称且间隔设置有简支式侧轮装置和悬臂式侧轮装置,闸门槽为设置于闸门相对两侧的凸型槽结构,且闸门槽包括外部大矩形槽和开设于外部大矩形槽底部的侧向小矩形槽,侧向小矩形槽内设置有用于简支式侧轮装置导向的侧向限位支承轨道,侧向小矩形槽的上下游面分别设置有与悬臂式侧轮装置对应的反向限位支承轨道,外部大矩形槽的下游侧设置有与主支承对应的主支承轨道。以解决顺水流向二期混凝土的尺寸较大会造成门槽上游侧流道一期混凝土的厚度不能满足强度及稳定性的要求,需加大门槽上游侧流道的长度,但有时受地形和开挖难度限制,不易实现且增加投资较多,属于水电站金属结构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