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盘朝下式用于生产球墨铸铁管用承口砂芯的冷芯盒,属于冷芯盒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输水管道工程中常采用球墨铸铁管来实现水的输送,因此将球墨铸铁管应用于输水管道工程中需要保证两个管件衔接后的密封性能,进而对球墨铸铁管承口和插口的表面质量、尺寸和椭圆度要求较高,而承口砂芯是决定球墨铸铁管承口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而对承口砂芯一要尺寸准确、椭圆度小;二要表面光滑、无明显缺陷、砂芯紧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大盘朝下式用于生产球墨铸铁管用承口砂芯的冷芯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大盘朝下式用于生产球墨铸铁管用承口砂芯的冷芯盒,包括下模、模芯和外模,所述模芯和外模均与下模配合,所述下模、模芯和外模之间形成模腔,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模腔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所述冷芯盒还包括镶圈,所述镶圈安装在外模上、且镶圈位于模腔内,所述镶圈与外模之间存在用于排气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外模上设置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与间隙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模的顶端设置有射砂孔,所述射砂孔的下端形状为锥面。
进一步地,所述冷芯盒还包括通气塞和字码活块,所述通气塞安装在下模上,所述字码活块安装在外模上,所述通气塞和字码活块均位于模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冷芯盒还包括底座和导轨,所述外模包括左模和右模,所述下模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左模和右模均通过导轨安装在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冷芯盒还包括顶芯杆和顶芯板,所述顶芯杆的一端位于模腔内,所述顶芯杆的另一端与顶芯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芯和外模的上方设置有射砂头和吹气板,所述射砂头的下端安装有射砂板,所述射砂板上安装有射砂嘴,所述射砂嘴与射砂孔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模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镶圈上设置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呈直角结构设置,所述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均呈弧状结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上安装有字码活块,用于为砂芯刻字。
进一步地,所述镶圈与外模之间的间隙的距离小于砂子的粒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该冷芯盒在对砂芯进行加工时,可以通过镶圈与外模之间的间隙对注入到模腔内的砂子进行排气,以使得砂芯的紧实度得以提升,采用间隙排气与通气塞排气相结合,做到跑气不跑砂,砂芯饱满无缺陷。另外射砂孔与射砂嘴衔接采用锥密封,设计合理,确保砂芯紧实,砂芯强度高;吹气过流面积大,无死角,固化效果好,三乙胺、树脂用量少,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芯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芯盒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芯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底座1、下模2、模芯3、外模4、模腔5、镶圈6、通气塞7、字码活块8、导轨9、顶芯杆10、顶芯板11、排气通道12、射砂头13、射砂板14、射砂嘴15、射砂孔16、第一凸起17、第二凸起18、第三凸起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4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有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中的大盘朝下式用于生产球墨铸铁管用承口砂芯的冷芯盒,包括底座1、下模2、模芯3、外模4、通气塞7、字码活块8、导轨9、顶芯杆10和顶芯板11。
本实施例中的模芯3和外模4均与下模2配合,下模2、模芯3和外模4之间形成模腔5即承口砂芯,模腔5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冷芯盒还包括镶圈6,镶圈6安装在外模4上、且镶圈6位于模腔5内,镶圈6与外模4之间存在用于排气的间隙,镶圈6与外模4之间的间隙的距离小于砂子的粒径。
本实施例中的外模4上设置有排气通道12,排气通道12与间隙连通,外模4的顶端设置有射砂孔16,射砂孔16的下端形状为锥面,通气塞7安装在下模2上,字码活块8安装在外模4上,通气塞7和字码活块8均位于模腔5内。
本实施例中的外模4包括左模和右模,下模2安装在底座1上,左模和右模均通过导轨9安装在底座1上,顶芯杆10的一端位于模腔5内,顶芯杆10的另一端与顶芯板11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模芯3和外模4的上方设置有射砂头13和吹气板,射砂头13的下端安装有射砂板14,射砂板14上安装有射砂嘴15,射砂嘴15与射砂孔16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外模4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凸起17和第二凸起18,镶圈6上设置有第三凸起19,第一凸起17呈直角结构设置,第二凸起18和第三凸起19均呈弧状结构设置,第一凸起17上安装有字码活块8,用于为砂芯刻字。
具体的说,通过安装在射砂板14上的射砂嘴15,穿过射砂孔16向模腔5内射砂,射砂过程中由于射砂孔16的下端形状为锥面,两者间锥面贴合,密封好,可有效的避免砂子反向流出,同时采用呈锥面设置的射砂嘴15与射砂孔16配合进行射砂,砂芯无废梗,锥面密封好,射嘴寿命长。
同时可通过字码活块8在砂芯的外壁进行刻字,无需人工写字,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间隙排气与通气塞7排气相结合,做到跑气不跑砂,砂芯饱满无缺陷。注砂完成后,左、右模通过导轨9打开,通过顶芯杆10和顶芯板11将砂芯取出,通过设置第一凸起17、第二凸起18和第三凸起19可对应在砂芯上形成对应的凹槽,以使得两个管件紧密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模芯3的数量可根据砂芯的直径来确定,作为优选模芯3的数量为1-3个。
排气方式设计合理,采用间隙排气与通气塞排气相结合,做到跑气不跑砂,砂芯饱满无缺陷。
射砂吹气口设计合理,确保砂芯紧实,砂芯强度高;吹气过流面积大,无死角,固化效果好,三乙胺、树脂用量少,生产效率高。
制作工艺优良、成熟。型腔易损、积气部位采用镶嵌式结构;各移动导轨采用低碳合金钢材质,经渗碳淬火处理,做到面硬芯韧,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
采用锥面射砂嘴射砂,砂芯无废梗,锥面密封好,射嘴寿命长。
型腔外模上设有由气缸驱动的活块,满足在砂芯承口端面刻字要求。
我公司设计制造的dn80~2600承口砂芯芯盒,专业用于球墨铸铁管生产厂家。由此芯盒产出的承口砂芯是决定球墨铸铁管承口尺寸、承口表面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砂芯饱满紧实强度高、表面光滑无缺陷、尺寸精确稳定是砂芯主要质量指标。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大盘朝下式用于生产球墨铸铁管用承口砂芯的冷芯盒,包括下模(2)、模芯(3)和外模(4),所述模芯(3)和外模(4)均与下模(2)配合,所述下模(2)、模芯(3)和外模(4)之间形成模腔(5),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芯盒还包括镶圈(6),所述镶圈(6)安装在外模(4)上、且镶圈(6)位于模腔(5)内,所述镶圈(6)与外模(4)之间存在用于排气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盘朝下式用于生产球墨铸铁管用承口砂芯的冷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5)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所述外模(4)上设置有排气通道(12),所述排气通道(12)与间隙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盘朝下式用于生产球墨铸铁管用承口砂芯的冷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4)的顶端设置有射砂孔(16),所述射砂孔(16)的下端形状为锥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盘朝下式用于生产球墨铸铁管用承口砂芯的冷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芯盒还包括通气塞(7)和字码活块(8),所述通气塞(7)安装在下模(2)上,所述字码活块(8)安装在外模(4)上,所述通气塞(7)和字码活块(8)均位于模腔(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盘朝下式用于生产球墨铸铁管用承口砂芯的冷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芯盒还包括底座(1)和导轨(9),所述外模(4)包括左模和右模,所述下模(2)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左模和右模均通过导轨(9)安装在底座(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盘朝下式用于生产球墨铸铁管用承口砂芯的冷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芯盒还包括顶芯杆(10)和顶芯板(11),所述顶芯杆(10)的一端位于模腔(5)内,所述顶芯杆(10)的另一端与顶芯板(1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盘朝下式用于生产球墨铸铁管用承口砂芯的冷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3)和外模(4)的上方设置有射砂头(13)和吹气板,所述射砂头(13)的下端安装有射砂板(14),所述射砂板(14)上安装有射砂嘴(15),所述射砂嘴(15)与射砂孔(16)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盘朝下式用于生产球墨铸铁管用承口砂芯的冷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圈(6)与外模(4)之间的间隙的距离小于砂子的粒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