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沉式液压垂直升降闸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2-13  137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沉式液压垂直升降闸门。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机械领域,通常会采用闸门对河道或池塘出水口进行拦截,闸门用于关闭和开放泄(放)水通道的控制设施。可用以拦截水流,控制水位、调节流量、排放泥沙和飘浮物等。现有的闸门结构复杂,通常采用钢丝绳式的升降装置来操控闸门本体升降,其在升降的过程中均存在升降行程不稳定的情况,且电机直接暴露在外界空气中,雨水的冲刷腐蚀会导致电机损坏,且采用钢丝绳来保持悬吊闸门本体的过程中,对钢丝绳的损耗极大,容易出现闸门本体坠落的现象,使用寿命短由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且使用寿命长的下沉式液压垂直升降闸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下沉式液压垂直升降闸门,包括位于出水口上方的支撑板以及位于支撑板底部两侧固定连接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下沉启闭出水口的闸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顶部设置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闸门本体升降的升降控制组件,所述升降控制组件包括间隔平行设置在驱动箱内底部的支撑座、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座之间的转动轴以及设置在支撑座一侧的驱动电机,所述转动轴一端贯穿支撑座后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动轴上且沿支撑板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钢丝绳盘,两个钢丝绳盘上分别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驱动箱以及支撑板上且位于两个钢丝绳盘下方对应设置有上下通孔,两根钢丝绳下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与闸门本体上表面连接,所述闸门本体左右两侧侧壁上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柱上下两侧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滑套上均设置有用于配合支撑柱定位固定闸门本体的定位固定组件,所述定位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滑套顶部的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朝向支撑柱侧壁上的沿横向开设的滑槽以及滑动设置在滑槽中的插杆,所述固定座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开设有与滑槽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插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与插杆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出螺纹孔连接有转盘,所述支撑柱朝向固定座的侧壁上沿高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供插杆插入定位固定闸门本体的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由驱动电机驱动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的转动轴旋转,带动设置在转动轴上且沿支撑板中心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钢丝绳盘转动,通过连接在两个钢丝绳盘上的钢丝绳拉动闸门本体上升,在闸门本体上升的过程中,在闸门本体左右两侧侧壁上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套,滑套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柱上下两侧侧壁固定连接,在闸门本体左右两个滑套配合两根滑杆的导向作用下,同时两根钢丝绳左右对称牵引闸门本体升降,升降稳定可靠,在两个滑套上均设置有用于配合支撑柱定位固定闸门本体的定位固定组件,闸门本体向上升降到需要的位置后,驱动电机停止运行,此时,操作转动转盘,带动螺杆旋转,使螺杆一端连接的插杆穿出滑槽后插入到支撑柱朝向固定座的侧壁上设置的插孔中,对闸门本体进行左右配合固定,可以减小两根钢丝绳的损耗,并且也可以有效的避免闸门本体出现坠落的情况,需要对闸门本体高度进行调节时,再分别转动操作转盘,将螺杆旋转出来,带动插杆从插孔中拔出,停止对闸门本体固定后,再由驱动电机运行驱动闸门本体升降,使用方便实用,支撑板顶部设置有驱动箱,升降控制组件设置在驱动箱内部,由此对升降控制组件进行保护,相对于现有技术,避免了雨水的冲刷腐蚀,提高了升降控制组件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且使用寿命长的下沉式液压垂直升降闸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箱左右两侧侧壁上对称设置有若干横向的通风长条孔,所述通风长条孔处且位于驱动箱外侧壁上设置有倾斜的若干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远离驱动箱的一端向下倾斜且若干防护板相互平行,所述驱动箱左侧内壁上下间隔设置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支撑连接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风扇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避免驱动箱内部升降控制组件运行而产生大量的热量造成驱动电机过热而出现问题,在驱动箱左右两侧侧壁上对称设置有若干横向的通风长条孔,驱动箱左侧内壁上下间隔设置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支撑连接板,支撑板上设置有风扇组件,利用风扇组件从左侧抽风入驱动箱内部,并通过右侧的若干横向的通风长条孔排出,带走驱动箱内部产生的热量,通风长条孔处且位于驱动箱外侧壁上设置有倾斜的若干防护板,防护板远离驱动箱的一端向下倾斜且若干防护板相互平行,用于在通风的同时,进一步防止外界的雨水从若干通风长条孔处进入到驱动箱内部腐蚀升降控制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固定在支撑连接板内壁上的驱动马达以及连接在驱动马达输出端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远离驱动马达的一端贯穿支撑连接板中部连接有若干扇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由固定在支撑连接板内壁上的驱动马达驱动输出端的连接轴旋转,带动连接轴远离驱动马达的一端连接的若干扇叶旋转,从驱动箱左侧的通风长条孔抽风入驱动箱内部,并通过右侧的若干横向的通风长条孔排出,带走驱动箱内部产生的热量,实用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插孔沿高度方向依次等距离间隔设置在支撑柱朝向固定座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便于对闸门本体的定位固定,将若干插孔沿高度方向依次等距离间隔设置在支撑柱朝向固定座的侧壁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种下沉式液压垂直升降闸门,包括位于出水口上方的支撑板1以及位于支撑板1底部两侧固定连接的支撑柱2,所述支撑板1下方设置有下沉启闭出水口的闸门本体3,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1顶部设置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闸门本体3升降的升降控制组件,所述升降控制组件包括间隔平行设置在驱动箱3内底部的支撑座4、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座4之间的转动轴5以及设置在支撑座4一侧的驱动电机6,所述转动轴5一端贯穿支撑座4后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6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动轴5上且沿支撑板1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钢丝绳盘7,两个钢丝绳盘7上分别设置有钢丝绳8,所述驱动箱以及支撑板1上且位于两个钢丝绳盘7下方对应设置有上下通孔9,两根钢丝绳8下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9与闸门本体3上表面连接,所述闸门本体3左右两侧侧壁上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套10,所述滑套10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柱2上下两侧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滑套10上均设置有用于配合支撑柱2定位固定闸门本体3的定位固定组件,所述定位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滑套10顶部的固定座21、设置在固定座21朝向支撑柱2侧壁上的沿横向开设的滑槽22以及滑动设置在滑槽22中的插杆23,所述固定座21远离支撑柱2的一侧开设有与滑槽22连通的螺纹孔24,所述螺纹孔24中插设有螺杆25,所述螺杆25一端与插杆23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出螺纹孔24连接有转盘26,所述支撑柱2朝向固定座21的侧壁上沿高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供插杆23插入定位固定闸门本体3的插孔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由驱动电机6驱动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的转动轴5旋转,带动设置在转动轴5上且沿支撑板1中心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钢丝绳盘7转动,通过连接在两个钢丝绳盘7上的钢丝绳8拉动闸门本体3上升,在闸门本体3上升的过程中,在闸门本体3左右两侧侧壁上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套10,滑套10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11,滑杆11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柱2上下两侧侧壁固定连接,在闸门本体3左右两个滑套10配合两根滑杆11的导向作用下,同时两根钢丝绳8左右对称牵引闸门本体3升降,升降稳定可靠,在两个滑套10上均设置有用于配合支撑柱2定位固定闸门本体3的定位固定组件,闸门本体3向上升降到需要的位置后,驱动电机6停止运行,此时,操作转动转盘26,带动螺杆25旋转,使螺杆25一端连接的插杆23穿出滑槽22后插入到支撑柱2朝向固定座21的侧壁上设置的插孔27中,对闸门本体3进行左右配合固定,可以减小两根钢丝绳8的损耗,并且也可以有效的避免闸门本体3出现坠落的情况,需要对闸门本体3高度进行调节时,再分别转动操作转盘26,将螺杆25旋转出来,带动插杆23从插孔27中拔出,停止对闸门本体3固定后,再由驱动电机6运行驱动闸门本体3升降,使用方便实用,支撑板1顶部设置有驱动箱,升降控制组件设置在驱动箱内部,由此对升降控制组件进行保护,相对于现有技术,避免了雨水的冲刷腐蚀,提高了升降控制组件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且使用寿命长的下沉式液压垂直升降闸门。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箱左右两侧侧壁上对称设置有若干横向的通风长条孔31,所述通风长条孔31处且位于驱动箱外侧壁上设置有倾斜的若干防护板32,所述防护板32远离驱动箱的一端向下倾斜且若干防护板32相互平行,所述驱动箱左侧内壁上下间隔设置有支撑架33,两个支撑架33之间设置有支撑连接板34,所述支撑连接板34上设置有风扇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避免驱动箱内部升降控制组件运行而产生大量的热量造成驱动电机6过热而出现问题,在驱动箱左右两侧侧壁上对称设置有若干横向的通风长条孔31,驱动箱左侧内壁上上下间隔设置有支撑架33,两个支撑架33之间设置有支撑连接板34,支撑连接板34上设置有风扇组件,利用风扇组件从左侧抽风入驱动箱内部,并通过右侧的若干横向的通风长条

孔31排出,带走驱动箱内部产生的热量,通风长条孔31处且位于驱动箱外侧壁上设置有倾斜的若干防护板32,防护板32远离驱动箱的一端向下倾斜且若干防护板32相互平行,用于在通风的同时,进一步防止外界的雨水从若干通风长条孔31处进入到驱动箱内部腐蚀升降控制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固定在支撑连接板34内壁上的驱动马达35以及连接在驱动马达35输出端的连接轴36,所述连接轴36远离驱动马达35的一端贯穿支撑连接板34中部连接有若干扇叶3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由固定在支撑连接板34内壁上的驱动马达35驱动输出端的连接轴36旋转,带动连接轴36远离驱动马达35的一端连接的若干扇叶37旋转,从驱动箱3左侧的通风长条孔31抽风入驱动箱内部,并通过右侧的若干横向的通风长条孔31排出,带走驱动箱内部产生的热量,实用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插孔27沿高度方向依次等距离间隔设置在支撑柱2朝向固定座21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便于对闸门本体3的定位固定,将若干插孔27沿高度方向依次等距离间隔设置在支撑柱2朝向固定座21的侧壁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下沉式液压垂直升降闸门,包括位于出水口上方的支撑板(1)以及位于支撑板(1)底部两侧固定连接的支撑柱(2),所述支撑板(1)下方设置有下沉启闭出水口的闸门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顶部设置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闸门本体(3)升降的升降控制组件,所述升降控制组件包括间隔平行设置在驱动箱内底部的支撑座(4)、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座(4)之间的转动轴(5)以及设置在支撑座(4)一侧的驱动电机(6),所述转动轴(5)一端贯穿支撑座(4)后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6)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动轴(5)上且沿支撑板(1)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钢丝绳盘(7),两个钢丝绳盘(7)上分别设置有钢丝绳(8),所述驱动箱以及支撑板(1)上且位于两个钢丝绳盘(7)下方对应设置有上下通孔(9),两根钢丝绳(8)下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9)与闸门本体(3)上表面连接,所述闸门本体(3)左右两侧侧壁上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套(10),所述滑套(10)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柱(2)上下两侧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滑套(10)上均设置有用于配合支撑柱(2)定位固定闸门本体(3)的定位固定组件,所述定位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滑套(10)顶部的固定座(21)、设置在固定座(21)朝向支撑柱(2)侧壁上的沿横向开设的滑槽(22)以及滑动设置在滑槽(22)中的插杆(23),所述固定座(21)远离支撑柱(2)的一侧开设有与滑槽(22)连通的螺纹孔(24),所述螺纹孔(24)中插设有螺杆(25),所述螺杆(25)一端与插杆(23)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出螺纹孔(24)连接有转盘(26),所述支撑柱(2)朝向固定座(21)的侧壁上沿高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供插杆(23)插入定位固定闸门本体(3)的插孔(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沉式液压垂直升降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左右两侧侧壁上对称设置有若干横向的通风长条孔(31),所述通风长条孔(31)处且位于驱动箱外侧壁上设置有倾斜的若干防护板(32),所述防护板(32)远离驱动箱的一端向下倾斜且若干防护板(32)相互平行,所述驱动箱左侧内壁上下间隔设置有支撑架(33),两个支撑架(33)之间设置有支撑连接板(34),所述支撑连接板(34)上设置有风扇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沉式液压垂直升降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固定在支撑连接板(34)内壁上的驱动马达(35)以及连接在驱动马达(35)输出端的连接轴(36),所述连接轴(36)远离驱动马达(35)的一端贯穿支撑连接板(34)中部连接有若干扇叶(3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下沉式液压垂直升降闸门,其特征在于:若干插孔(27)沿高度方向依次等距离间隔设置在支撑柱(2)朝向固定座(21)的侧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沉式液压垂直升降闸门,包括位于出水口上方的支撑板以及位于支撑板底部两侧固定连接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下沉启闭出水口的闸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顶部设置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闸门本体升降的升降控制组件,闸门本体左右两侧侧壁上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套,滑套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柱上下两侧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滑套上均设置有用于配合支撑柱定位固定闸门本体的定位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且使用寿命长的下沉式液压垂直升降闸门。

技术研发人员:俞嘉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俞嘉庆
技术研发日:2020.07.1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