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衰变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全自动控制医院放射性废水并联式衰变池。
背景技术: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便开始把放射性同位素用于医疗诊断和治理疾病上,应用放射性同位素诊断、治疗过程中患者服用和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后所产生的排泄物等排放的放射性废水必须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废水的放射性降低到国家规定的安全值以下方可排入城市市政污水管道。医院里作为诊断及治疗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其特点是核素的半衰期一般较短,毒性较低。处理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废水的常见方法之一为贮存衰变法,衰变池便是贮存衰变法的工作场所,
目前的医院衰变池多数采用串联式,没有自动控制与记录功能,也没有辐射强度的监控功能,无法及时得知排放时是否符合安全值,在系统发生故障时,检修人员无法得知辐射强度,容易导致检修人员暴露在辐射环境中,且现有的衰变池大多为单泵抽送,在泵故障无法工作时,易导致放射废水堆积和泄露。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全自动控制医院放射性废水并联式衰变池,采用并联式衰变池,放射性废水完全衰变到安全值再排放,具有自动控制与记录功能,可感应辐射强度值,避免故障时,检修人员要暴露在辐射环境中维修,解决排放时不清楚是否符合安全值的问题,具有双泵工作,解决泵故障时无法工作导致放射性废水泄漏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全自动控制医院放射性废水并联式衰变池,包括化粪池、衰变池、电器房和控制台,化粪池包括一级化粪池、二级化粪池和三级化粪池,一级化粪池和二级化粪池以及二级化粪池和三级化粪池之间均由第一控制阀连通,衰变池至少设有两个,三级化粪池通过第一输送管道与两个衰变池连通,第一输送管道连接有第一提升泵,通过第一提升泵与第一输送管道的配合,可将三级化粪池内的污水分别输送至两个衰变池内,且位于三级化粪池和两个衰变池内的第一输送管道上均设有第二控制阀,一级化粪池内通过第二输送管道与两个衰变池连通,一级化粪池内的污水可通过第二输送管输送至两个衰变池内,且位于一级化粪池的第二输送管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两个衰变池内均设有向外伸出的出水管,出水管上位于衰变池内的一端均设有第四控制阀,出水管的另一端通过并联的方式连接有第三输送管,第三输送管通过第二提升泵将衰变池内符合辐射要求的污水向外排除,两个衰变池内均设有用于感应辐射强度的辐射强度感应器,电器房设有用于给控制台供电的电柜,并通过电柜与控制台电连接,控制台设有控制面板和主控芯片,主控芯片设有自动控制模块、手动切换模块、记录模块、感应模块和故障报警模块,自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第一提升泵和第二提升泵的开关,手动切换模块用于将自动控制切换为手动控制,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废水输送及排放的每个操作,感应模块与辐射强度感应器连接,实时将测得的辐射强度通过控制面板显示,故障报警模块用于对故障做出及时警报。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两个衰变池内均设有水位高度感应器。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提升泵以及第二提升泵均设有两个,其中一个作为备用泵。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提升泵与第一输送管道连接处设有第一止回阀,第二提升泵与第三输送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止回阀。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均设有两个,一个为电磁蝶阀,一个手动蝶阀,电磁蝶阀可由自动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手动蝶阀可手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将出水管采用并联式,衰变池之间可单独排放废水,相互不受影响,减少因其中一个出现故障,影响其他衰变池的废水排放;
2、通过设置自动控制模块和手动切换模块,当自动控制发生故障时会进行自动报警,并可切换到手动模式工作;
3、通过设置辐射强度感应器,感应到放射性废水完全衰变到安全值再排放,解决放射性废水没有经过充分衰变即排放的问题以及排放时不清楚是否符合安全值的问题;并在发生故障时,通过辐射强度感应器能够检测辐射强度值,避免检修人员暴露在辐射环境中维修;
问题和放射性废水泄漏问题;
4、通过设置记录模块,记录系统用于记录废水输送及排放的每个操作,遭遇故障时,方便追溯故障原因;
5、采用双泵工作,解决单泵故障时,无法工作导致放射性废水泄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10-一级化粪池,11-二级化粪池,12-三级化粪池,13-第一输送管,14-第一提升泵,15-第一止回阀,16-第二控制阀,17-第二输送管道,18-第三控制阀,20-衰变池,21-出水管,22-第四控制阀,23-第三输送管,24-第二提升泵,25-第二止回阀,26-辐射强度感应器,27-水位高度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如图1-2所示,全自动控制医院放射性废水并联式衰变池,包括化粪池、衰变池20、电器房和控制台,化粪池包括一级化粪池10、二级化粪池11和三级化粪池12,一级化粪池10和二级化粪池11以及二级化粪池11和三级化粪池12之间均由第一控制阀连通,衰变池20设有三个,三级化粪池12通过第一输送管13道与三个衰变池20连通,第一输送管13道连接有第一提升泵14,第一输送管13道与第一提升泵14连接处设有第一止回阀15,第一提升泵14设有两个,其中一个作为备用泵,解决单泵故障时,无法工作导致放射性废水泄漏问题,通过第一提升泵14与第一输送管13道的配合,可将三级化粪池12内的污水分别输送至三个衰变池20内,且位于三级化粪池12和三个衰变池20内的第一输送管13道上均设有第二控制阀16,一级化粪池10内通过第二输送管道17与三个衰变池20连通,一级化粪池10内的污水可通过第二输送管输送至三个衰变池20内,且位于一级化粪池10内的第二输送管道17上设有第三控制阀18,三个衰变池20内均设有向外伸出的出水管21,出水管21上位于衰变池20内的一端均设有第四控制阀22,出水管21的另一端通过并联的方式连接有第三输送管23,第三输送管23通过第二提升泵24将衰变池20内符合辐射要求的污水向外排除,第三输送管23与第二提升泵24连接处设有第二止回阀25,第二提升泵24设有两个,其中一个作为备用泵,解决单泵故障时,无法工作导致放射性废水泄漏问题,三个衰变池20内均设有用于感应辐射强度的辐射强度感应器26和用于感应污水水位高度的水位高度感应器27,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16、第三控制阀18和第四控制阀22均设有两个,一个为电磁蝶阀,一个手动蝶阀,电磁蝶阀可由自动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手动蝶阀可手动开关,电器房设有用于给控制台供电的电柜,并通过电柜与控制台电连接,控制台设有控制面板和主控芯片,主控芯片设有自动控制模块、手动切换模块、记录模块、感应模块和故障报警模块,自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16、第三控制阀18、第四控制阀22、第一提升泵14和第二提升泵24的开关,手动切换模块用于将自动控制切换为手动控制,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废水输送及排放的每个操作,感应模块与辐射强度感应器26连接,实时将测得的辐射强度通过控制面板显示,故障报警模块用于对故障做出及时警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1.全自动控制医院放射性废水并联式衰变池,包括化粪池、衰变池、电器房和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粪池包括一级化粪池、二级化粪池和三级化粪池,一级化粪池和二级化粪池以及二级化粪池和三级化粪池之间均由第一控制阀连通,衰变池至少设有两个,三级化粪池通过第一输送管道与两个衰变池连通,第一输送管道连接有第一提升泵,通过第一提升泵与第一输送管道的配合,可将三级化粪池内的污水分别输送至两个衰变池内,且位于三级化粪池和两个衰变池内的第一输送管道上均设有第二控制阀,一级化粪池内通过第二输送管道与两个衰变池连通,一级化粪池内的污水可通过第二输送管输送至两个衰变池内,且位于一级化粪池的第二输送管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两个衰变池内均设有向外伸出的出水管,出水管上位于衰变池内的一端均设有第四控制阀,出水管的另一端通过并联的方式连接有第三输送管,第三输送管通过第二提升泵将衰变池内符合辐射要求的污水向外排除,两个衰变池内均设有用于感应辐射强度的辐射强度感应器,电器房设有用于给控制台供电的电柜,并通过电柜与控制台电连接,控制台设有控制面板和主控芯片,主控芯片设有自动控制模块、手动切换模块、记录模块、感应模块和故障报警模块,自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第一提升泵和第二提升泵的开关,手动切换模块用于将自动控制切换为手动控制,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废水输送及排放的每个操作,感应模块与辐射强度感应器连接,实时将测得的辐射强度通过控制面板显示,故障报警模块用于对故障做出及时警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控制医院放射性废水并联式衰变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衰变池内均设有水位高度感应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控制医院放射性废水并联式衰变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泵以及第二提升泵均设有两个,其中一个作为备用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控制医院放射性废水并联式衰变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泵与第一输送管道连接处设有第一止回阀,第二提升泵与第三输送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止回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控制医院放射性废水并联式衰变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均设有两个,一个为电磁蝶阀,一个手动蝶阀,电磁蝶阀可由自动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手动蝶阀可手动开关。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