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面板坝的新型生态流量结构型式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2-15  90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技术领域,通过采用一种新型生态流量结构型式,满足混凝土面板坝下游河道对水流需求,维持河道生态平衡。



背景技术:

混凝土面板坝依靠上游面板进行防渗,通过堆石主体进行挡水,不宜在坝体内埋设管道,破坏坝体整体性,故无法像混凝土坝在坝身设置有孔口流道进行生态流量下放,只能在坝体以外布置生态流量结构装置,不间断向下游下放生态需水量,保证下游河道长期处于有水状态,维持河道生态群落的稳定。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用于混凝土面板坝的新型生态流量结构型式,可以在不损坏坝体整体性的情况下,源源不断向面板坝下游进行生态流量的下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生态流量结构型式,在不损坏面板坝整体性的情况下,保证下游河道生态需水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凝土面板坝的新型生态流量结构型式,包括阀门室,该阀门室依托混凝土面板坝右岸泄洪洞进口处的取水塔而建;在该阀门室内布置生态流量管,该生态流量管进口设置在取水塔进口之前,出口设置在取水塔的工作闸门之后;同时,在前述的阀门室四周设有排水沟,排水沟与阀门室的排水管连通,该排水管设有逆止阀以防洪水倒灌入阀门室。

进一步的,在前述的阀门室顶部设有进人孔,进人孔顶部设置盖板,进人孔内壁设置爬梯。

进一步的,前述的阀门室边墙厚度为1.2m,净长度为5m,净宽度为4m,高度与取水塔顶部高程保持一致。

进一步的,前述的生态流量管采用dn500钢管,配套检修阀和工作阀,生态流量管通过检修阀和工作阀控制水流。

进一步的,前述的排水管设在阀门室下游侧壁底部,前述的排水管采用dn100钢管。

进一步的,前述的阀门室顶部进人孔(9)孔径为爬梯设在阀门室上游侧壁,爬梯采用多道c25钢筋构成,每道钢筋上下间距0.3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此种生态流量结构型式,可保证不损坏面板坝整体性,依托取水泄洪结构,充分发挥其向下游提供生态流量水的作用,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和取水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和取水塔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详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阀门室,2-生态流量管,3-检修阀,4-工作阀,5-排水沟,6-逆止阀,7-排水管,8-爬梯,9-进人孔,10-盖板,11-取水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混凝土、钢筋、钢管、检修阀3、工作阀4及逆止阀6形成一种新型生态流量结构型式,用于满足面板坝下游生态需水量。本实用新型易操作,结构相对简单且施工方便快捷,可轻松实现目的。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

(1)依托混凝土面板坝右岸泄洪洞进口处的取水塔11,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成一个阀门室1。

(2)在阀门室1内布置生态流量管2,管道进口设置在取水塔11进口之前,出口设置在取水塔11的工作闸门之后,生态流量管2通过检修阀3和工作阀4控制水流。

(3)在阀门室1四周设置排水沟5,将平时阀门室1内积水汇集,通过阀门室1内排水管7排放到下游,同时为防止面板坝泄洪时,洪水通过排水管7倒灌到阀门室1,排水管7前设置逆止阀6。

(4)在阀门室1顶部设置进人孔9,顶部设置盖板10,内壁设置爬梯8,保证专业人员定期对管道和阀门进行检修。

相关说明:(1)阀门室1边墙厚度为1.2m,净长度为5m,净宽度为4m,高度与取水塔11顶部高程保持一致;(2)生态流量管2采用dn500钢管,配套检修阀3和工作阀4;(3)阀门室1四周排水沟5宽度为0.2m,深度为0.2m;(4)阀门室1下游侧壁底部排水管7采用dn100钢管;(5)阀门室1顶部进人孔9为上游侧壁设置爬梯8,爬梯8采用c25钢筋,间距0.3m。

注意事项:(1)生态流量管2的阀门室1壁厚根据实际工程水深进行调整,确保结构安全;(2)检修阀3和工作阀4应定期巡视检查,防止长久运行出现故障。(3)平时保证逆止阀6处于开启状态,便于将阀门室1积水排出,当大坝通过取水塔11泄洪时,应提前关闭逆止阀6。(4)爬梯8钢筋应与阀门室1内壁牢固结合,保障检修人员安全。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面板坝的新型生态流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门室(1),该阀门室(1)依托混凝土面板坝右岸泄洪洞进口处的取水塔(11)而建;在该阀门室(1)内布置生态流量管(2),该生态流量管(2)进口设置在取水塔(11)进口之前,出口设置在取水塔(11)的工作闸门之后;同时,在所述阀门室(1)四周设有排水沟(5),排水沟(5)与阀门室(1)的排水管(7)连通,该排水管(7)设有逆止阀(6)以防洪水倒灌入阀门室(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面板坝的新型生态流量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门室(1)顶部设有进人孔(9),进人孔(9)顶部设置盖板(10),进人孔(9)内壁设置爬梯(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面板坝的新型生态流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室(1)边墙厚度为1.2m,净长度为5m,净宽度为4m,高度与取水塔(11)顶部高程保持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面板坝的新型生态流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流量管(2)采用dn500钢管,配套检修阀(3)和工作阀(4),生态流量管(2)通过检修阀(3)和工作阀(4)控制水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面板坝的新型生态流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7)设在阀门室(1)下游侧壁底部,所述排水管(7)采用dn100钢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面板坝的新型生态流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室(1)顶部进人孔(9)孔径为爬梯(8)设在阀门室(1)上游侧壁,爬梯(8)采用多道c25钢筋构成,每道钢筋上下间距0.3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面板坝的新型生态流量结构型式,包括阀门室,该阀门室依托混凝土面板坝右岸泄洪洞进口处的取水塔而建;在该阀门室内布置生态流量管,该生态流量管进口设置在取水塔进口之前,出口设置在取水塔的工作闸门之后;同时,在前述的阀门室四周设有排水沟,排水沟与闸门室的排水管连通,该排水管设有逆止阀以防洪水倒灌入闸门室。此种生态流量结构型式,可保证不损坏面板坝整体性,依托取水泄洪结构,充分发挥其向下游提供生态流量水的作用,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苗君;邱焕峰;程瑞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