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钉机的铆接辅助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2-16  140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铆钉机的铆接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铆钉连接作为机械加工中的一种常用固定连接方式,具有成本低廉、连接紧固性高等优点。铆钉机是依据冷碾原理制成的一种铆接设备,能够用铆钉将物品铆接起来。现有技术对工件进行铆接时,通常需要人工将待铆接件放置在铆钉机的台面上,对准铆头位置之后,再用铆钉机进行铆接,因此当待铆接件有多个待铆接位置时,需人工将工件移动至合适位置,再进行铆接,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且容易产生不良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铆钉机的铆接辅助工装,包括工装本体和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区域,所述工装本体设置在底板的定位区域,所述工装本体包括放置部、承托部、抵推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所述承托部,所述承托部上设置有放置部和抵推部,且所述抵推部带动所述放置部在承托部上进行移动。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承托部包括导轨和限位块。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放置部包括滑块和限位槽,滑块与导轨相适配,限位槽和限位块相适配。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槽由抵推部所在侧朝另一侧延伸,且在抵推部所在一侧不贯穿所述放置部。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抵推部包括驱动源和丝杆,所述放置部一侧的承托部上安装有驱动源,所述驱动源传动连接丝杆,所述丝杆连接所述放置部。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放置部还包括丝杆槽,放置部通过丝杆槽与丝杆相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定位区域内设有与铆钉机铆头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工装本体与底板为机械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工装本体与底板为磁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铆钉机的铆接辅助工装,抵推部带动放置部在承托部上进行移动,实现工装铆接位置的移动,以完成工件的多点铆接,能够适用于有多个铆接位置的待铆接工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良品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工装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承托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放置部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放置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右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抵推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0是图9上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底板;101、安装孔;102、磁铁孔;20、安装部;201、槽孔;30、承托部;301、导轨;302、限位块;40、抵推部;401、驱动源;402、丝杆;50、放置部;501、滑块;502、限位槽;503、丝杆槽;504、仿形槽;60、待铆接工件;601、铆接位置a;602、铆接位置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1涉及的一种铆钉机的铆接辅助工装,包括底板10和工装本体,底板10上设有定位区域,工装本体设置在底板10的定位区域上,工装本体包括承托部30、放置部50、抵推部40和安装部20,其中承托部30设置在安装部20上,放置部50和抵推部40均设置在承托部30上,通过抵推部40带动放置部50在承托部30上进行移动,以完成工件的多点铆接。

基于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下面分别对工装本体包含的承托部30、放置部50、抵推部40和安装部2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阐述:

其中承托部30包括导轨301和限位块302,承托部30面对放置部50的一面设有导轨301和限位块302,更具体的说,在承托部30的两侧设置有导轨301,限位块302设于两侧的导轨301之间;

抵推部40包括驱动源401和丝杆402,放置部50一侧的承托部30上安装有驱动源401,驱动源401传动连接丝杆402,丝杆402连接放置部50;

放置部50包括滑块501、限位槽502和丝杆槽503,滑块501和限位槽502设于放置部50面对承托部30的一面,滑块501与导轨301相适配,限位槽502和限位块302相适配,丝杆槽503与丝杆402相适配,放置部50通过丝杆槽503与丝杆402相连接;

还有安装部20上设有多个槽孔201,承托部30通过槽孔201安装在安装部20上。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驱动源401优选气缸,气缸动作,通过丝杆402抵推放置部50进行移动,放置部50的滑块501沿着承托部30上的导轨301运动,并通过限位块302和限位槽502的配合进行限位,从而实现工装铆接位置的移动,以完成工件的多点铆接,能够适用于有多个铆接位置的待铆接工件60。

基于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限位块302可根据待铆接工件60的铆接位置设置多个,所述导轨301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非直线的轨迹。

基于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底板10上的定位区域设有安装孔101,能够使工装本体安装好之后,工件待铆接位置与铆钉机铆头相对应,用于实现工装本体的初步定位。

基于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放置部50远离承托部30的一面可以设置有仿形槽504,待铆接工件60放置在仿形槽504内进行定位,当然也还可以通过磁铁吸附、气囊等方式将待铆接工件60固定在放置部50上即可,能够适用于多种待铆接件,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底板10放置于铆钉机的台面上,使其定位区域能够与铆钉机台面配合,将工装本体通过安装部20安装于底板10上,将待铆接工件60放置于放置部50上,此时待铆接工件60的铆接位置a601与铆钉机的铆头(图中未示出)位置相对应,铆接完成后,驱动源动作,通过丝杆402抵推放置部50的滑块501沿着承托部30的导轨301运动,直至限位槽502的末端与限位块30抵触,此时待铆接工件60的铆接位置b602与铆钉机的铆头(图中未示出)位置相对应,铆接完成后,将工件取下即可。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另一种铆钉机的铆接辅助工装,其包括上述实施例1中的各个部件,且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该实施例在这里不再赘述。然而不同的是,参照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底板10与支撑板为磁性连接,具体表现为:底板10上的定位区域设有磁铁孔102,磁铁孔102可根据工装本体的尺寸设置多个,用于容纳磁铁,可将工装本体通过磁吸的方式固定在底板10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铆钉机的铆接辅助工装,底板上定位区域的设置,实现待铆接工件的初步定位,抵推部带动放置部在承托部上进行移动,实现工装铆接位置的移动,以完成工件的多点铆接,能够适用于有多个铆接位置的待铆接工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良品率高。

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1.铆钉机的铆接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本体和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区域,所述工装本体设置在底板的定位区域,所述工装本体包括放置部、承托部、抵推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所述承托部,所述承托部上设置有放置部和抵推部,且所述抵推部带动所述放置部在承托部上进行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钉机的铆接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包括导轨和限位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钉机的铆接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部包括滑块和限位槽,滑块与导轨相适配,限位槽和限位块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铆钉机的铆接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由抵推部所在侧朝另一侧延伸,且在抵推部所在一侧不贯穿所述放置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钉机的铆接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推部包括驱动源和丝杆,所述放置部一侧的承托部上安装有驱动源,所述驱动源传动连接丝杆,所述丝杆连接所述放置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铆钉机的铆接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部还包括丝杆槽,放置部通过丝杆槽与丝杆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钉机的铆接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定位区域内设有与铆钉机铆头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铆钉机的铆接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与底板为机械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铆钉机的铆接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与底板为磁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铆钉机的铆接辅助工装,包括工装本体和底板,底板上设有定位区域,工装本体设置在底板的定位区域,工装本体包括放置部、承托部、抵推部和安装部,安装部上设置有承托部,承托部上设置有放置部和抵推部,且抵推部带动放置部在承托部上进行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铆钉机的铆接辅助工装,通过底板的定位区域设置,以实现待铆接工件的初步定位,抵推部带动放置部在承托部上进行移动,实现工装铆接位置的移动,以完成工件的多点铆接,能够适用于有多个铆接位置的待铆接工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良品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欧玲钰;孙佩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