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网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2-19  125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网。



背景技术:

护坡网的用途:护坡网是由优质低碳钢丝制成,此网结构坚固,表面平坦,广泛地用于边坡支护,路基加筋,喷浆挂网,基坑支护,山体岩面挂网喷浆,边坡植生(绿化),农业建筑及建筑行业。

水利工程护坡网一般设置在水边,用固定钉固定在河水边,但是在河水冲刷时,会带动护坡网发生轻微位移,长时间的河水冲刷,会带动护坡网与固定钉的连接处反复碰撞,甚至可能将固定钉从土中拉出,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网。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网,包括四个固定条,其中两个所述固定条固定连接在另外两个固定条之间,且四个所述固定条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网,四个所述固定条形成的框体四角处均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杆;

所述滑动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焊接固定板和钻头,所述固定板的焊接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滑动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与固定板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与固定条的上表面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滑动杆、固定板、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和底板的中轴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环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套环外表面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底部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环形槽。

优选的,所述环形槽设置在钻头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网,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水利工程护坡网,通过设置的滑动杆,将其插入到通孔后,通过钻头钻入地面后,将固定条和防护网有效的固定在水利工程的护坡上,同时通过设置的滑动杆、固定板、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底板和弹性件,在防护网受到河水冲击而带动发生位移时,固定条带动了底板和第二套环向上移动,同时压缩了弹性件,在弹性件收缩时吸收了大量的能量,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减少了固定条直接撞击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能量,减少了在河水反复冲刷下将滑动杆从泥土中带出的可能性。

2、该水利工程护坡网,通过设置在滑动杆底部的外表面上开设的环形槽,当钻头钻入到土中,泥土附着在环形槽上,对滑动杆起到了更好的固定作用,进一步减小钻头向外移动的可能性,通过设置的限位块和限位槽,从而避免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发生脱离的情况,同时避免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之间发生转动的情况,造成防护网发生缠绕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条;101、防护网;102、通孔;103、滑动杆;104、固定板;105、钻头;106、第一套环;107、第二套环;108、底板;109、弹性件;110、限位槽;111、限位块;112、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网,如图1-4所示,包括四个固定条1,其中两个固定条1固定连接在另外两个固定条1之间,且四个固定条1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网101,四个固定条1形成的框体四角处均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102,通孔102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03,通过设置的四个滑动杆103,从而对固定条1和防护网101起到更加有效的固定作用;

滑动杆10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焊接固定板104和钻头105,固定板104的焊接有第一套环106,第一套环10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环107,第二套环107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底板108,滑动杆103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弹性件109,且弹性件10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108的上表面与固定板104的下表面,首先将滑动杆103插入到通孔102后,通过钻头105钻入地面,从而使得滑动杆103插入到地面中,直至底板108与固定条1紧密贴合,分别将四个钻头105插入地面,从而将固定条1和防护网101有效的固定在水利工程的护坡上,在防护网101受到河水冲击而带动发生位移时,固定条1带动了底板108和第二套环107向上移动,同时压缩了弹性件109,河水冲刷结束后,弹性件109重新回弹,带动了底板108和第二套环107向下移动,使得固定条1的端部重新与地面贴合,回复至初始位置,且在弹性件109收缩时吸收了大量的能量,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减少了固定条1直接撞击第一套环106和第二套环107能量,减少了在河水反复冲刷下将滑动杆103从泥土中带出的可能性。

底板108的下表面与固定条1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滑动杆103、固定板104、第一套环106、第二套环107和底板108的中轴线相重合,从而使得装置更加稳定,使得固定条1和防护网101与地面更加贴合,对护坡起到了更加有效的防护作用。

第二套环107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10,第一套环106外表面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块111,且限位块111滑动连接在限位槽110的内壁上,通过设置的限位块111和限位槽110,从而避免了第一套环106和第二套环107发生脱离的情况,同时避免了第一套环106和第二套环107之间发生转动的情况,造成防护网101发生缠绕的情况。

滑动杆103的底部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环形槽112,环形槽112设置在钻头105的正上方,通过设置在滑动杆103底部的外表面上开设的环形槽112,当钻头105钻入到土中,泥土附着在环形槽112上,对滑动杆103起到了更好的固定作用,进一步减小钻头105向外移动的可能性。

工作原理:首先将滑动杆103插入到通孔102后,通过钻头105钻入地面,从而使得滑动杆103插入到地面中,直至底板108与固定条1紧密贴合,分别将四个钻头105插入地面,从而将固定条1和防护网101有效的固定在水利工程的护坡上,在防护网101受到河水冲击而带动发生位移时,固定条1带动了底板108和第二套环107向上移动,同时压缩了弹性件109,河水冲刷结束后,弹性件109重新回弹,带动了底板108和第二套环107向下移动,使得固定条1的端部重新与地面贴合,回复至初始位置,且在弹性件109收缩时吸收了大量的能量,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减少了固定条1直接撞击第一套环106和第二套环107能量,减少了在河水反复冲刷下将滑动杆103从泥土中带出的可能性。

同时通过设置在滑动杆103底部的外表面上开设的环形槽112,当钻头105钻入到土中,泥土附着在环形槽112上,对滑动杆103起到了更好的固定作用,进一步减小钻头105向外移动的可能性,通过设置的限位块111和限位槽110,从而避免了第一套环106和第二套环107发生脱离的情况,同时避免了第一套环106和第二套环107之间发生转动的情况,造成防护网101发生缠绕的情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网,包括四个固定条(1),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所述固定条(1)固定连接在另外两个固定条(1)之间,且四个所述固定条(1)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网(101),四个所述固定条(1)形成的框体四角处均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102),所述通孔(102)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03);

所述滑动杆(10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焊接固定板(104)和钻头(105),所述固定板(104)的焊接有第一套环(106),所述第一套环(10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环(107),所述第二套环(107)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底板(108),所述滑动杆(103)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弹性件(109),且所述弹性件(10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108)的上表面与固定板(104)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8)的下表面与固定条(1)的上表面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103)、固定板(104)、第一套环(106)、第二套环(107)和底板(108)的中轴线相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环(107)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10),所述第一套环(106)外表面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块(111),且所述限位块(111)滑动连接在限位槽(110)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103)的底部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环形槽(1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112)设置在钻头(105)的正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网,涉及水利工程领域。该水利工程护坡网,包括四个固定条,其中两个固定条固定连接在另外两个固定条之间,且四个固定条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网,四个固定条形成的框体四角处均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通孔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焊接固定板和钻头,固定板的焊接有第一套环,第一套环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环,第二套环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底板,滑动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弹性件,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与固定板的下表面。该水利工程护坡网,减少了固定条直接撞击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能量,减少了在河水反复冲刷下将滑动杆从泥土中带出的可能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超;张梦禹;郑伟;苏虎;李苗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超
技术研发日:2020.08.1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940.html